《壹周刊》今天宣布易主,這一本曾叱吒一時的時事雜誌,歷盡風光後,進入了另一個時代。「紙媒已死」再一次回歸輿論,加固人們對媒體未來的揣測。

《壹周刊》是壹傳媒旗下一本八卦新聞,2017年7月17日,壹傳媒接受由商人黃浩牽頭的財團「W Bros.Investments Limited」,以5億港元作價收購,但5億港元當中,3.2億元是付予壹傳媒的,另1.8億元是注入雜誌業務的。交易將出售集團內多本雜誌,包括《壹周刊 (香港)》、《壹周刊 (台灣)》、《Next+One》、《ME!》,以及已停刊的《忽然1周》、《FACE周刊》及《FACE周刊》的前身《壹本便利》,集團在雜誌市場上只保留《飲食男女》、《交易通/青雲路》三個品牌,而餘下3份雜誌會繼續轉型數碼雜誌。

《壹周刊》的風光與沒落

《壹周刊》 1990年3月15日在香港創刊後一度引發轟動,1991年憑着75,000份的發行量成為全港讀者人數最高的雜誌,讀者群達到315,000人。至1995年《壹周刊》發行量更增加超過一倍達162,521份,讀者高達106萬人。根據2006年AC尼爾森的調查,《壹周刊》讀者人數是繼同系刊物《忽然1周》後全香港第二高銷量的周刊,讀者有544,000人。

《壹周刊》經常報道香港傳媒不敢報道的內容,以「有料」和「大膽風格」為賣點,如政商界驚聞,對政府的批評等。 但其報道手法也多次引起爭議:屢次被批誇張失實、虛構新聞,曾多次被政府否認及指有關說法是捏造。私人指控《壹周刊》誹謗的官司時有出現。而《壹周刊》狗仔隊偷拍藝人私生活的手法被指侵犯藝人隱私,備受批評。2005年以前,《壹周刊》還保有風月版,但之後為了保障兒童健康而取消。

《壹周刊》的輝煌到衰落,香港橫街小巷的賣報攤販,可能比讀者感受更深。以往一出刊便大賣,不愁賣不動。當年在「陳冠希艷照門」風波轟動全國時,《壹周刊》更是供不應求,一上架便火速售罄,需不斷追加。而近幾年《壹周刊》銷量下滑,個別報攤每星期連寥寥十數本都賣不出。

數字化浪潮 紙媒真的需要隨波而上?

想來也是,互聯網融入生活,信息快速橫行,大多數人都不再有上街購買信息的閑情雅緻,能第一時間打開手機得到圖文並茂的新聞八卦,何樂而不為?

看到了傳統媒體的滯後與沒落,廣告商也紛紛轉向網媒,在市場推動下,紙媒也展開網絡路線,開發各自的網站和APP,打通互聯網人群,與新時代受眾接軌,網絡打響第一槍後,紙媒逐漸被讀者、廣告和自己消解。

網絡媒體核心競爭在於影響力,而傳統媒體核心競爭在於文化質感。 傳統媒體,報紙,雜誌,具有的權威性和公信力或可轉移到數字平台,但其蘊含的文化質感,隨着互聯網興盛,鋒芒或被掩蓋一段時期,但網絡的快,與信息既得相輔相成,而紙媒的慢,與文化的張弛和內容的思想性珠聯璧合,如果紙媒強化自身原本的專業性,其深厚性和可讀性終會在互聯網時代大幅顯現,最終打贏這一場戰爭,在數字化中守住一畝方田。

雖然紙媒前路迷霧重重,但在這個慢不下來的時代轉盤上,人們所能預料到的,並非紙媒的死亡,而是低質文化的衰敗。

(Visited 11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