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叱咤風雲半個多世紀的華資企業,正面對著何去何從的時代選擇。馬雲、馬化騰等內地年輕一代巨賈崛起,國有中資企業大舉入港,挑戰香港的華資企業。在退與不退中糾纏的華資大佬,想不到在華資家族企業交棒時,正逢內地經濟蓬勃發展,中資企業在香港湧動。華資會因此在香港退潮嗎?

在剛剛過去的7月,李嘉誠三天內兩次登上報紙頭版。第一次,是7月27日,這位香港首富以412億港幣擬收購德國能源公司依斯塔,加倉歐洲。第二次,7月29日,即李超人89歲生日當天,他如願收到了一份大禮:以144.97億港幣的價格成交,成功出售和記環球電訊。

作為三十年來,特別是過去七年來這個世界最繁忙的資產交易者之一,李嘉誠這樣的動作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幾乎是同一時間,另一則有關他的消息也甚囂塵上:「超人」要退休了。

香港首富李嘉誠

對這引起城中熱議的話題,傳媒一擁而上,前往求證。李嘉誠本人表示,退休尚無明確時間表,屆時一定會宣布,原則上會交棒予長子李澤鉅。此外他還透露,很多年前已安排好公司交接事宜,退休後會繼續擔任集團高級顧問。不難預料,年屆90的李嘉誠,距離功成名就後的交棒應該不會太遠。

縱觀香港商業社會,上一代華商領軍人物普遍年事已高。除了李嘉誠,已經退位、半隱退或即將退位的,還有李兆基、呂志和、郭鶴年、何鴻燊、施子清等等商界大佬。把自己幾十年來打造的版圖,從政治領域到商業經營都逐漸交到二代手裏,成為他們日益迫切的現實需要。

他們所掌管的華資企業內部正經歷著新一輪權力交接,管理權從10後、20後轉移到50後、60後新生代手中。在大佬逐漸放權、新人慢慢上手的交替時期,恰逢中資大舉進港,來勢洶洶。坊間開始憂慮,未來的香港商業社會,新人能否守住華資地盤?華資是否會面臨退潮危機?

這是否標誌著,香港商業社會一個時代的終結,以及另一個時代的來臨?

香港頂級富豪普遍已屆耄耋之年

20年間,中國大陸先後湧現出一批依靠互聯網與新技術迅速累積財富的企業家。以BAT這些互聯網新貴的急速冒起為標誌,中國大陸的頂級富豪群體已經呈現年輕化趨勢。

同一時期的香港,富豪榜單卻始終被幾位「老面孔」佔據。李嘉誠、李兆基等傳統富豪的地位似乎牢牢不可撼動,幾乎沒有新的港資財團可以衝擊舊有的巨賈格局。

2017年《福布斯》華人富豪榜顯示,在前十名華人富豪中,大陸佔了六席,平均年齡為49.8歲,而香港佔四席,平均年齡是74.4歲。不同於大陸的商界巨擘大多正值青壯年,香港的頂級富豪群體普遍已進入耄耋之年。兩地富豪之間的年齡差,幾乎跨越了一代人。

正因為此,當王健林、馬雲、馬化騰等人野心勃勃大舉擴張其商業版圖之際,香港的華資大佬們正將自己積累數年、高度集中的財富與權力,在家族企業內部進行交接。

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長子李澤鉅,從21歲自斯坦福大學畢業就進入長實從基層幹起,早在1994年即擔任集團副主席,行事風格低調、穩健,有「小超人」之稱。2012年,李嘉誠對外披露自己巨額資產的分配方案;確定由李澤鉅接班,次子則給予資金讓其在家族企業外開拓。

財富分配容易,企業的經營繼承才是家族企業常青的關鍵。可以看到,最近幾年李嘉誠明顯放權,李澤鉅也一改過往隨侍父親的狀態,更多地在企業各種大型計劃中獨當一面,包括分拆港股掛牌的電能實業及長江基建等。加之2013年他當選全國政協常委,可以說「小超人」從企業經營到參政議政都已站到了第一線。

在李超人分家產的同年,新世界集團已由鄭裕彤長子鄭家純掌控。恆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則在2015年有了「交班」動作:時年87歲的李兆基從7月1日起離任旗下恒發公司主席以及董事總經理等職務,但保留公司執行董事一職,公司主席由小兒子、時年43歲的李家誠接任。

亦是在2015年,身為九龍倉及會德豐集團主席的吳光正正式宣布退休,並將交班兒子吳宗權。旗下零售業務與上市地產業務分別交由長女吳宗恩與次子吳宗權,兩人在負責領域有絕對決策權,其餘家族成員不得干涉。

雖然暫無退休計劃,但86歲的嘉華國際主席呂志和公佈的分家大計更為具體:澳門業務將會由長子呂耀東負責,次子呂耀南負責美國業務,幼子呂耀華負責本港業務,長女呂慧瑜將負責酒店業務,幼女呂慧玲負責公司行政工作。

無論是哪一種交班形式,我們不難從這些富豪的分家、傳位動作中窺見正在香港各大家族企業內部上演的傳承大戲。以上的種種跡象表明,各位華商大佬對退休早有準備,至於何時退居幕後,如何分家給後人,則是各有打算。

主動引退或從香港撤資

耄耋之年的香港首富李嘉誠,斷然不會想到,在晚年被扣上「跑路商人」的帽子。

但是,作為華人社會的商業巨頭,李嘉誠的一舉一動無疑被放在了顯微鏡前,稍有不慎即會站到風口浪尖。

兩年前一篇瘋傳網絡的文章喊著「別讓李嘉誠跑了」,直斥其撤資行為是「寧與友邦,不與家鄉」。

一時間,「跑路」的帽子被扣到他頭上,批評之聲如石子般落下,過去數十年間建立起的「愛國愛港」商人形象開始動搖,岌岌可危。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大量拋售內地資產開始,李嘉誠在海外收購近1479億港元。多數看客歸納出一條清晰可見的「李氏套路」:拋售中國大陸、香港資產,轉戰歐洲。

這樣的動作環環相扣,串連起來就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海外佈局。儘管李嘉誠一再否認從香港撤資,表示「生意規模大小會隨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經濟情況而作出決定」,但坊間義憤填膺的道德審視、唱衰中國的負面猜測、恐慌情緒的傳染效應,使得李嘉誠的操作變得十分敏感。

拋售中國資產,並不止李氏家族一家。7月10日,中國第一大航運企業中遠海聯合上港集團,以63億美金收購董氏家族的東方海外航運。

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家族經營了72年的家族企業易主,中遠海控不止掌握了香港最大船運命脈,還將一躍成為按運能計算全球第三大集裝箱運營企業。有媒體解讀,此次交易不僅標誌世界航運格局的變化,還顯示香港富豪一代的逐步退隱。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華人家族史研究學者鄭宏泰對此分析認為,華資大佬在交班前會有一些策略安排,其中資產的海外佈局也是一個重要部分。

「他們會根據歷史經驗,以及對香港未來發展趨勢的預判,選擇將投資多元化,進行全球化的佈局,以此來規避風險。」 鄭宏泰說。

中資來潮是「時代的必然」?

回歸二十週年,華資開始加快海外佈局節奏,香港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中資來潮。中資湧港氣勢如虹,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將此形容為「時代的必然」。

自1842年香港被英國強佔後,英資財團開始活躍,四大洋行怡和、太古、和記及會德豐幾乎壟斷香港的主要行業。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華資家族企業漸趨崛起,李嘉誠家族、郭炳湘兄弟家族、李兆基家族、鄭裕彤家族等等。

到了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這些華資家族財團相繼吞併了部分英資財團的重要上市公司,發展到可與英資財團平分天下。

鄭宏泰對《超訊》表示,80年代,英資已經將主權移交問題納入企業戰略發展的考量範疇,對未來不具備信心,因此開始轉為保守態度,較少再將資金投放到地產上。同時,因為華資的本土聯繫較強,並且得益於股市和樓市的發展,得以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之後,華資因回歸,借助中國大陸政策支持與廣闊市場,持續擴張。

「很難說當年是華資擠走了英資,準確說是英資在主權移交前,判斷未來有風險,因此不敢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地產當中,錯過了便宜地皮的開發,而只是守在香港島一些核心地段。英資主動撤離,這也給華資留下了發展空間。」

如今大陸經濟飛速發展,中資勢力崛起,在香港市場來勢洶洶。國企、民企齊頭並進,大舉在香港獵地建屋。梁振英在任時期,中資五年斥資422億來港搶地。在投資速度增長的同時,中資發展商的投地方式也逐步改變,過往主要與港資合作,現在則是獨資買地。

如此進取、瘋狂的投入,無非是看好香港這塊市場,希望在未來香港地產中分得一杯羹。然而,這看似龐大的投入卻僅僅佔到香港房地產市場的九牛一毛,並不足以撼動香港幾家本地大型地產商,畢竟後者已經佔山為王,留給中資的進入通道很窄。

香港資深傳媒人、愛佑慈善基金會總幹事郭一鳴接受《超訊》訪問時認為,中資在香港地產領域雖然動作頻繁,但目前說它會擠佔華資市場還言之過早。搶地是市場行為,但具體操作未必符合市場規律,中資的表現還有待觀察。

成功與否,現在斷言還太早。只是一點:中資企業一直沒放棄過在香港地產中分一杯羹的想法;雖然一開始其嘗試謹小慎微,中間也有過長期的停頓、摸索,但它正在向外界釋放過這一信號,即:他們會加速、大力地進入香港地產。

不過,中資在香港金融界實乃遍地開花、勢如破竹。九七主權移交後,香港從世界的自由港,成了中國的帳房。經過20年,中資企業、中資金融機構、中國人才,在香港形成緊密結構,在被譽為世界三大「紐約、倫敦、香港」的香港金融中心,逐漸掌握話語權。

回歸以來,香港十大IPO上市顧問投行從外商銀行主導,到今天前十大有九家是中資銀行。相較於港商及外商銀行放貸保守,中資銀行願意承擔高風險貸款,在香港的市佔率乘勢上升,一如30年前港資取代英資的情節,中資投行以低價搶下市佔率。

中國金融市場的產品發行、商業模式、交易結構,其變化之快,香港或其他市場都跟不上。許多華資銀行想要「小而美」地活著都成了奢望,最終難敵被收購的命運。如果再來歷數2010年之後的香港本地證券行被中資券商收購的案例,我們不難發現華資在金融業已經強敵環伺。

鄭宏泰分析,目前金融領域,中資收購、兼併華資是大勢所趨,比如說創興銀行、永隆銀行、大新銀行,這些均屬華人家族企業,後被國企收購。「未來金融業的發展,國家資本可能力量更大。比如說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一帶一路』的大項目時,沒有中國銀行等擁有的國家背景,也不能夠拿得到項目。」

如何對抗「富難過三代」傳統宿命

華人家族企業內部,亦需對抗自身的宿命:「富難過三代」。

接班人的選擇和培養,在華人家族企業的傳承過程中對企業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家族企業的成敗盛衰,很大程度上倚重於創業家長及其接班人的判斷、經驗、魄力、內部的親和力及外部的人際關係。

根據鄭宏泰的研究,「富不過三代」的佔了多數,因為要富過三代是「違背自然」。赤手空拳打下江山的大家長,往往在惡劣的環境裏飽經考驗,鍛煉出足夠的危機處理能力,並且大多天生具有領導力和企業家精神,這些都不是他們的兒孫天生能獲得。財富可以轉移,但人脈、商業網絡等無形資產難以完全轉移。因此,家族企業的傳承並非易事。

華人家族企業幾乎壟斷了香港包括地產、零售、船運在內的各行各業,但大多數家族難以接受將企業交到外人手中,因此這些企業的大家長早早開始培養接班人,部署企業傳承事宜。

據了解,李澤鉅、李澤楷八九歲時,即被安排在公司董事會上,靜坐一旁,作為學校之外的另一項重要課程。兩兄弟念中學時,就被父親帶到公司開會。李澤鉅在斯坦福大學念建築專業,也是遵從了父親的意見。言傳之外,還有身教,近年來李家越來越多「父子齊上陣」的場景。

為了給二代鋪設好政經網絡,每逢重要場合,或與高層會面,富一代們也常常帶著兒子前往。早在2003年,38位香港富豪受到國務院港澳辦的邀請赴京,受邀的香港富豪可攜帶一名家眷同行,伴隨富豪來京訪問的有不少是其衣缽接班人,包括呂志和和呂耀東、胡應湘和胡文新、曹光彪和曹其峰、李兆基和李家傑、李嘉誠和李澤鉅、李澤楷等。彼時的企業掌舵人已經著手讓子女建立自己的人脈,「父子團」成為這個鑽石級訪京團的又一別稱。

除了跟隨父親接觸他們的社會網絡與人脈關係,「富二代」們也有意識地搭建自己的平台,希望能跳出父輩的光環。前全國政協委員、恆通資源集團主席、著名書法家施子清博士之子施榮忻,2006年成為香港菁英會創會主席。這個被外界看作是聚集「富二代」的平台,在創立不到兩年便成功申辦博鰲青年論壇,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2008年,施榮忻又與與恆基兆業主席李兆基之子李家傑等人發起成立「百仁基金」,組織青年人從事慈善工作。

此外,他還擔任全國青聯副主席、深圳市政協委員。 2014年,尚未40歲的施榮忻被委任為「太平紳士」,這是施家除了父親施子清、二哥施榮懷以外的第三個太平紳士,施榮忻本人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光環和榮譽。

除了華人家族企業內部上下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之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地方在於,他們大多採取家族控股和僱用專業人士經營的模式。「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他們具有更強的危機感,對市場有更高的敏感度,上下緊密團結起來,煥發出很強的生命力。」鄭宏泰說 。

另一方面,中資國企、民企倚靠著內地巨大的市場、更多的人脈與平台,以及在「一帶一路」等戰略中所需要的國家資本力量,亦有足夠的動力與底氣來港爭奪地盤。

中資與華資在香港市場上的競爭尚未進入明朗期,坊間眾說紛紜。香港商業社會的新一代接班人表現尚待觀察,未來幾年雙方會以何種姿態戰場見真章,現在還難以斷言。不過有一點倒可以肯定: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當年華資取代英資的歷史正在重演。

 

(Visited 20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