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位於南海的油氣田[/caption] 針對中國近年來在南海的密集動作,馬來西亞武裝力量司令穆罕默德·金·祖爾費力在2015年出席香山論壇時表示,中國在南海爭議島嶼填海造地是「不必要的挑釁」。馬來西亞國家安全部長Shahidan Kassim表示,一旦發現有外國船隻進入馬國專屬經濟區域,馬方將採取法律行動。馬來西亞學術界對中國的「九段線」在國際法中的合法性提出質疑,有學者對「九段線」的具體坐標、中國漁民在此生活的歷史記錄等表示懷疑,要求中國提出漁民在此捕魚、停泊漁船的詳細證據。也有學者表示,在中馬之間有爭議的曾母暗沙,依據國際法是國際海域,中國船隻可以進入,但只有馬來西亞有此區域的經濟開發權利。 多年來馬來西亞對南海問題低調處理,最近幾年,隨著中國在南海的存在感加深,馬來西亞對南海問題的表態也日趨强硬,但總體而言,馬來西亞仍然主張和平解决南海問題,中馬之間在南海擦槍走火的可能性極小。 從馬來西亞的視角來分析馬方對南海問題的政策背景,有如下三方面值得考慮: 首先是馬來西亞視馬國的自身主權、安全與所在區域(東盟地區)的安全穩定同等重要。在東盟十國中,馬來西亞有意扮演領導者角色之一,重視東盟內部的雙邊關係發展,因此馬來西亞的外交總體呈現出「東盟中心」的特色。東盟推動《南海各方行爲宣言》,近期又在努力實現「南海行爲準則」的締結。 其次,馬來西亞視自身對外政策爲整體,相對的,也將中國的對馬政策視爲整體,不會將高層政治與低層政治完全分割。中馬關係因此與中日關係不同,後者的領土爭端會影響民間交流。同時,不同於中日關係的是,中馬之間並不存在複雜的歷史問題與情感因素。此外,主導馬來西亞國防政策的部門受制於國內政治結構。由於實行議會內閣制,內閣由議會選舉得票多數的執政陣營人士擔任要職,總理與國防部長均出自議會第一大黨巫統。上届大選後,執政陣營獲得的全國選票不過半,受到民間對其合法性的質疑,亟需通過良好的經濟表現與財政成績彌補合法性的不足。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外貿國,過去一年裏,中國國企的兩筆收購幫助馬來西亞解决了導致政治風波的1MDB債務的過半債務,有助於巫統及總理個人權力的穩定。因此,馬來西亞視與中國的南海問題爲馬中關係的一部分,在南海問題上不會貿然採取激烈行動,而會綜合考量政權利益與國家利益。

馬來西亞採取對沖戰略

在安全方面,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一致體現出對沖戰略的特色:與中國在內的各方面保持良好的經濟關係(如東盟內各國、日本、歐盟、美國、大洋洲兩國等),同時在安全上向美國靠近以牽制中國。馬來西亞最明顯的例證便是位於沙巴的軍艦港口,中美兩國軍艦均可停靠,但其中一方做出激烈行動時,馬方都會軍事上向另一方靠攏。今年3月,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希山慕丁在馬來西亞三軍參謀學院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馬方必須確保中國能够遵守不在南沙群島部署軍事設施的承諾,如果中國在南海島礁部署軍事設施,馬來西亞知道自己無法單獨阻止中國的行動,須得到東盟其他國家的支持,「這是東盟合力協作的方式」。在上個月結束的美國-東盟峰會上,美國有意將其與東盟各國領導人的會晤機制化、常態化,東盟國家也有意進一步拉近與美國的關係來牽制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勢力。 馬方究竟如何看待南海問題,主權問題在馬來西亞國內議程中的優先性究竟如何?馬來西亞總理納吉的前任政治秘書、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高級研究學者胡逸山博士對《超訊》表示:南海課題向來在馬來西亞國內不是很大的課題。「我們不像菲律賓或越南,跟中國過不去。我們沒有把它當作可以用來影響國內政治或社會的課題,從來沒有人因爲南海的島嶼上街示威,或跟其他國家有紛爭,這些在馬來亞西亞從來沒有發生過。會不會有人趁政局穩定,借南海撈取政治資本?這個很困難。這個課題在馬民衆心中從來就不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胡逸山認爲,馬來西亞對南海問題的取態,在很大程度上與鄧小平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十分相似。「馬來西亞會把整個南海的課題放在與中國的整體關係裏,當作一個環節,而不會把南海看成與中國交往的最大的一個問題。馬注重與中國的商貿往來。”但他也指出,近年來「馬方感到奇怪, 中國爲什麽會比以往更加assertive(堅定),堅定立場,填海、造島,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咄咄逼人的。」

擁有最多的南海鑽井平台

儘管對中國的「九段線」、造島等話題表態相對溫和,馬來西亞卻極看重對南海的油氣資源開發。南海漁業資源豐富,且在此範圍內,馬來西亞擁有18塊採油田、40塊天然氣田,在所有主權聲索國中擁有的南海鑽井平台也是最多的,馬來西亞在南海的石油年産量超過3000萬噸,天然氣近1.5億立方公尺,年獲利30多億美元(數據來自孫國祥:《馬來西亞、印尼、文萊的南海政策作爲》)由此處貢獻的油氣經濟産出佔大馬GDP約20%。相比「主權」概念,馬方更關心實際的經濟利益。馬方主張南海資源的共同開發,但中國方面,特別是官方主流媒體的論調,對南海資源緊盯不放。中國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與受官方引導的民意對中國外交部門施加壓力,新華社有報導稱,失去南海等於是失去中國油氣資源總量的三分之一。儘管中國提議解决南海問題的「雙軌制」,但民間輿論仍將南海主權視爲整體問題。未來受資源誘惑與民意的雙重壓力,中國仍將追求南海資源開發,這將是中馬南海問題的癥結。■]]]]> ]]>

(Visited 8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