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盛譽的「天下第一村」,華西從來不缺新聞。尤其是創下”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廠、90年代造城、2000年代育人”的神話後,對老書記吳仁寶不在的華西,各種褒揚、擔憂等直至爭議一直存在。社會對華西未來的關注、關心度不減反升。但關心、關注華西,更應該了解華西的發展理念,理念是實踐的指導。

最近的新聞從華西負債引伸出華西集體經濟是否走到盡頭的關注。文章呼籲華西「走到了亟需轉型的岔路口”;「須從“能人經濟”向現代治理轉型」等,建議都很實在。其實,據我的考察了解,面對新時代,華西都在做,而且初見成效。只是,一些關注者對華西的發展理念有落差,文中引用的數據得出的結論也有誤。

因為要寫一本吳仁寶的書,最近經常去華西看看,比較多了解了一些華西,才發現,很多社會對華西的詬病以及指責,源自對吳仁寶倡導的華西理念不理解。華西至今還是一個行政村,華西人是以一個農民的智慧甚至還帶有點農民的狡黠,既從華西的實際出發,又懷抱共同富裕的理想,這不是城裡人依一般經濟學理論分析可以那麼簡單闡述的。

你能想象得到嗎?吳仁寶按市場經濟在走,但他堅信的是共產主義,他的理想是共同富裕,並在華西富裕後不斷實踐着.深入了解,還發現,華西的理念還是那麼的純樸。比如說,吳仁寶講華西的城市化,不是要把華西建成城市,而是「讓城市裡的人到華西來花錢,叫城市『化』」。

這樣的理念引導下,華西催生了旅遊產業,僅2012年,華西接待遊客量達200萬人,收入達6億元,其中境外遊客超10萬人。講到旅遊,必然要講到華西那幢萬人迷的72層龍西國際酒店。建樓那一刻就有批評聲音,有人指責高樓是“炫富工程”,這自然是不了解吳仁寶的心思。這座農村第一樓,是吳仁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傑作,更大的傑出貢獻是他的思想。如果說炫富,那是在炫社會主義之富。

華西村龍希國際大酒店328米高,這是絕對政治覺悟的高度,不超過北京那時的高樓。他說,投資30多億,是要顯示華西靠共產黨的領導,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富了起來。這是中國農村、中國農民的驕傲。

農村偏僻,建這樣的高樓是否有經濟意義?不少人看不懂並提出質疑。華西自有算盤,問題是怎麼去算這本經濟帳。吳仁寶有自己的計算方式。他把華西的“龍希”大樓稱作“三增”大樓。

一是叫增地空中大樓。華西一個小村只有0.96平方公里,只有800多畝可用耕地。這座大樓20多萬平米,無形中就為華西增加了近400畝土地,相當於增加了小半個華西村的地。

二是叫增值大樓。2007年開始投入建造,“龍希”高樓總投資花了30多個億,2011年建成時,重新再去投相同的高樓,最起碼要50個億,其實,加上土地增值,可能的價值會更高。吳仁寶認為,這座大樓是百年大計,可能是越老越值錢,所以這樣的投入就叫有效的投入,能夠增值。

三是叫增效大樓。吳仁寶不單單算增值經濟效益,而且還有社會效益的增長。華西如果不富,這個樓建造不起來。

也有人指,那有這麼多客人可以住酒店。吳仁寶的設計中,還考慮的是本村村民。龍西酒店180套公寓房,一部分有貢獻的華西村民可以入住其中,成了華西村真正的農民公寓。華西村民從搬進別墅到入住高級公寓,都是吳仁寶為體現現代華西村民共聚一堂的精心安排,是吳仁寶共同富裕理念的實踐。三樓自助餐廳,早上用餐人,不管是否旅遊季節,都人來人往,村民們在此享受早餐,華西村民的一天就從自助早餐開始。

農民公寓按照五星級賓館標準裝修,提供五星級酒店的服務。“衣服直接送到洗衣房,吃飯直接到宴會廳,不用自己收拾房間,專業的酒店服務人員將為住戶提供高檔的服務。”華西村的村民們這樣描述住進摩天樓的幸福生活。

這種幸福生活始於吳仁寶的夢想,讓村民們共同創造,共同享受,華西村有條件做到了。“龍希”見證了華西村的集體力量,見證了華西人共同富裕的變化。這些,可能城裡人還看不透農村那種集體共享的文化。華西算的帳和評論員們算的不一樣。

華西有負債,在有些人眼中看來是高額負債,但經濟學界對不同產業,到底可以有多大的負債評述不同。有文章指2016年第一季度,華西集團總負債高達389.0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8.78%,有息負債245.7億元。不過,2016年華西總營業額261.47億人民幣;上交稅收13.20億,比上一年增加了19.68%;凈利潤達到5.09億人民幣。以此來看,即使有些負債,但並沒有影響華西的正常發展。

有文章指,「大公國際於2017年7月17日的信用評級顯示,華西集團截止2017年3月止,總資產541.26億元,利潤總額為0.5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7.83%,較2016年有所上升。」該文沒有指出,「利潤總額為0.55億元」,是什麼時候到3月止,是一個月還是一季度?以此就推斷華西存在的問題有些粗糙了。不過,正是大公國際諮詢作出評估,「確定江蘇華西集團有限公司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維持AA,評級展望穩定。」連續數年都是如此。

事實是,2017年的上半年,華西的凈利潤為1.7億。數據有落差,結論自然不正確了,邏輯就是這樣。

2016年是華西的改革年,去產能改革、產業調整、分配製度改革都如火如荼。轉型後的華西,服務業佔比已經超過65%。負債有可能是華西轉型過程中的陣痛。受大環境影響,華西無可避免其主力鋼鐵產業遭遇滑鐵盧。正是華西新書記吳協恩的擔當,不關廠、不裁員,讓數千工人等待轉機。如今,華西的鋼鐵產業迎來新的轉機,今年1-9月份,鋼鐵實現營業收入142.06億,毛利9.72億。華西不僅不放棄實體經濟,還思考發展農業引入日本優質稻米種植。

華西到底屬什麼「制」?這個總有冷言冷語的話題,其實很清晰。華西就是集體所有制,發揮集體力量辦大事。在占股比例上沒有私人的大股東,大股東是村民委員會,華西集體持股佔比75.37%。所有的重大決定都由黨委會決定,在黨委會上,吳仁寶也只有一票,接棒的吳協恩同樣如此。

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

當年,吳仁寶如果放棄集體經濟,搞鄉鎮企業轉制、改制,把集體變私有,吳家可能早已出好幾個土豪、億萬富翁,哪還用搞什麽家族制那麽累!

我採訪過一位無錫市委的前領導,他也關心外界講華西家族制的問題。他說,吳仁寶對他說,我如果要追求家庭的財富,我早就是億萬富翁了,我不要自己小家庭的億萬富翁,我要全村的億萬富翁。有高層領導曾經問這位無錫前領導,把自己的領導權傳給兒子了,是不是搞家族制?這位前領導回答說,他不是家族制,他是家族,但他不是家族統治,他是共產黨領導。

這位無錫領導直接問吳仁寶:人家說你搞家族制,你怎麼看,吳仁寶回答說,我是人民的服務員,我是為人民服務,像我這樣的家族,為人民服務的家族太少了,還是多一點好啊。

有數字統計,吳仁寶的子女都跟他一樣,把政府批給他們的獎金捐給集體,約有2、3億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華西是一個村級行政單位,除了要發展經濟,還要安排好整個村從核心村的2000村民,到大華西的3萬多村民的生活。吃喝拉撒都要管起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華西除了要有現代管理制度,同樣還需要能人,需要有理想肯為百姓服務的領導者。現任書記吳協恩就跟老書記一樣,不拿最高工資,不拿獎金,多年來他將上級獎勵給他的1億多獎金全部留給了集體。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十九大後在徐州調研考察時表示:「農村要發展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帶頭人,希望大家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把村兩委班子建設得更強。」

好班子,好帶頭人就是「能人」。“能人經濟”要向現代企業治理轉型,但能否實現現代企業治理,關鍵還是靠能人。中國農村要有大發展,脫貧走向共同富裕,實現全面小康,可能,一離不開有思想有覺悟的能人,二離不開集體的力量。  

(Visited 4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