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和收縮,消費必然下降,社會亦會漸失活力,效果有如通縮;二戰之後全球高速增長,將成過去。 日本流行的後物質主義、少欲社會,是自80時代廣場協議帶來的近30年經濟停滯逼出來的。 日本因為太早老化,實上已經成了過去式國家。與之相比,印度人口龐大而年青,但是因為碰上全球長期經濟減速或甚至收縮,再加上機械人科技將於10年之內普遍成熟,全面代替勞工,生不逢辰,不單沒能夠享受到人口紅利,大量人浮於事,焦躁不安的年青人將不知如何處理。 單從人口結構考慮,我就認為日本和印度未來都不足為患。而美歐國家也開始明白的道理,要限制移民。 我們國運興隆,改革開放正碰着美歐全球化的浪潮,而上世紀90年代初冷戰結束、本世紀我們加入世貿組織,這兩陣風把我們吹起來,我們的人口紅利才大派用場。 如今我們開始進入老年化,卻又交上好運,機械人科技剛好也開始成熟,人類正在淡出作為勞動力主體的位置,只要我們處理得當,人口老化、收縮,問題已經不大。 埋怨一孩政策改變得大遲的人,只是把人類作為勞動力主要來源的過期思想作怪而已。 我國未來GDP的絕對值必會停滯,甚至下降,但這對我們的整體國力,和人民普遍生活質量,都不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人均GDP的誤導性是很強的。澳門人均GDP全球第四,以購買力計算,更是全球第一。但到過澳門的人,都知道那裡一般人的生活水平,不但遠低於香港,甚至連深圳都不如。 我國人均GDP數字很低,但起碼城市人口的生活質量,都不下美歐城市人口,所以大都患了「富貴病」。 我國未來增長放緩,不單是必然的,而且是正常的,甚至是健康的。   
]]]]> ]]>

(Visited 23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