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情人士稱,數據隱私是這些大銀行與Facebook洽談的關鍵點。就在相關討論進行之際,Facebook因其與政治分析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關係而面臨數項調查。「劍橋分析」在未經Facebook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取得了多達8700萬用戶的數據。 Facebook方面表示,不會將用戶的銀行數據用於定位投放廣告,也不會與第三方分享這些數據。 但一些知情人士稱,一家美國大銀行已出於隱私擔憂退出了與Facebook的談判。 自從陷入「數據門」醜聞之後,Facebook在隱私問題上採取了更加強硬的公開立場。該公司負責產品隱私的團隊宣佈了一些新功能,例如「清晰的歷史記錄」。該功能允許用戶阻止Facebook收集他們在使用該軟體之外的流覽資訊。 然而,這並未消除銀行對於Facebook隱私問題的擔憂。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摩根大通的發言人韋克斯勒更是表示該公司沒有 「與這些平臺分享我們客戶在平臺外的交易數據,並且不得不向某些事情表示拒絕」。

Facebook跟風微信?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Bain&Co.的研究調查顯示,年輕人對於嘗試科技公司推出的金融產品表現出了更大的興趣。18歲至34歲之間的受訪者中有73%的人表示願意試用科技公司的信用卡、定期存款、投資或抵押貸款。 「他們說如果你提供的體驗既簡單又容易,就像我在亞馬遜的購物體驗一樣,那我現在已經準備好使用了」,Bain&Co.合夥人以及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Gerard du Toit向彭博社表示,「我們已經看到這種情況在中國發生,人們通過微信和支付寶以及其他類似的軟體來做許多本是由銀行提供的服務」。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多地使用移動設備進行匯款和獲取財務建議,一些分析師預測,科技公司將取代傳統銀行。不過美國聯邦法律禁止公司將商業企業與銀行合併。 另一方面,許多銀行成為了科技公司雲服務的潛在客戶,這讓部分科技巨頭不願與這些潛在客戶成為直接的競爭者。不過,未來科技巨頭在瞭解銀行的數據之後,成為銀行直接競爭者的這股潛力也不容忽視。Gerard du Toit認為:「我們看到大型科技公司進入美國的零售銀行業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

(Visited 2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