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出席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募款活動[/caption] 這是柯文哲在市長任內的第二次被丟鞋抗議。他向傳媒表示「司空見慣了」,主要是有獨派人士質疑他從「白色」變成「紅色」;而丢鞋的陳峻涵揚言,他要丟醒柯文哲不該被「染紅」。

「白色力量」柯文哲勝選

「白色」指的是台灣「白色力量」。按台灣傳媒的解讀,「白色力量」不代表任何政黨,而是以個人身份參選,且有機會勝出,代表多數選民的心聲,這就是「白色力量」,而最早提出「白色力量」口號的政治人物,就是現任的台北市長柯文哲。 2014年2月6日,在台中以北的主要城市皆是國民黨執政的環境下,身穿白袍的台大醫院柯文哲醫師,以無黨籍的台北市長參選人身份,舉辦一場新書「白色的力量」座談會,柯文哲在書中提倡新文化運動,點出台灣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提升每位民眾的思想水準,讓民眾能夠安心地生存及生活。 [caption id="attachment_18290" align="aligncenter" width="1280"]
台灣白色力量的崛起[/caption] 柯文哲提出「白色力量」的觀念及理論思想,他脫掉白色醫袍,立志參選台北市長,認為台灣,一要務實,二要創新,三要擺脫「藍綠」的鬥爭,四要走出統獨議題的泥淖,五要跨越「藍綠二選一」的模式。筆者以為,落實這「五要」,讓民眾能夠安心的生存及生活,就是新文化運動。 2014年11月29日,台灣舉行「九合一」選舉,在「藍綠」各有算計的台北市長選戰上,柯文哲獲得民進黨的暗助,對上國民黨候選人連勝文,經過雙方陣營的激烈攻防,結局是柯文哲以57.16%的得票率贏得選舉。

倡導新文化運動樹立新風氣

有政治評論員指出,柯文哲的「白」,成為勝出於「藍綠」的象徵。其實,柯文哲的「白色力量」不等於超越「藍綠」,在他崛起於台灣政壇之前,已有不少人提出「超越藍綠」這個訴求,但都未能在「藍綠二選一」格局中勝出,迄今,只有柯文哲是唯一的例外。筆者認為,柯文哲的競選模式,除了擺脫「藍綠鬥爭」的框架之外,最主要的勝選因素,還是其「白色力量」含有新文化運動的理論思想。 有別於傳統的政治人物,柯文哲倡導的新文化運動,有其「柯P語言」的幽默及新鮮感,令人耳目一新,也因此深受傳媒的青睞。例如,他為自己被官方調查貪污感到不平時,在電視上說:「台灣瘋了嗎?國民黨的林益世沒貪污,結果是我貪污,現在加入國民黨還來得及嗎?」他的談話,顯得既諷刺又好笑。 此外,柯文哲是第一位利用網絡公開所有競選經費的政治人物,他在募款金額達到法定經費上限時,就主動關閉募款帳戶。在台灣,長期以來,政治人物的募款金額如果超過選舉的總支出,就算沒有放進自己的口袋,也是成立自主名目的基金會,作為未來拓展政治資源的資本,但柯文哲卻說:「經費夠用就好,選舉經費就像魔戒,毫無節制的花費,只會造成選舉風氣的敗壞。」 值得一提的是,柯文哲之關閉募款帳戶的表白,顛覆台灣選舉文化的傳統思維,不僅是台灣選舉史上的第一次,也成為開創新文化運動之「白色力量」的典範。據悉,在民進黨台南市長候選人賴清德後來高票勝選的影響之下,今年台灣的「九合一」選舉,勢必會有更多的參選人表示要效法這樣的表白。 就是這樣的表白、這樣的「白色力量」,柯文哲的施政及民調支持度,迄今不墜。今年底的台北市長選舉,即將來到,據多次的民調顯示,現任市長柯文哲的民調始終位居第一,氣勢壓過各「藍綠」參選人。

大陸對台政策需作出調整

柯文哲借用外力及打破傳統的務實及創新做法,終能促使「白色力量」推倒由「藍綠」所共築的高牆。今年的3月31日,政治學者胡祖慶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柯文哲的「白色力量」及其「兩岸一家親」的論述,獲得台灣各地超越「藍綠」選民的擁戴,他的影響力將成為2020年總統大選之重要變數,甚至有可能成為台灣的「馬克龍」。 基於上述,大陸如何因應台灣政局新形勢?並與這股「白色力量」打交道?筆者有底下幾點意見:

一.大陸要持續爭取台灣民心

大陸提出「對台兩遇」政策:「讓台灣同胞,享有國民待遇,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隨著大陸綜合實力的持續發展,今後更應加大力度,務實地爭取包括「白色力量」在內的台灣民心,甚至以「對台兩遇」政策,逐漸取代先前的「文攻武嚇」政策。

二. 大陸要持續對「綠」營的二軌對話

除了既有的「藍」營對話平台之外,大陸對於兩岸的和平發展,仍應擴大影響層面,例如持續對「綠」營(及「白色力量」)的二軌對話,包括兩岸學界(與「綠」營)的論壇交流、兩岸城市交流(上海及台北的雙城論壇)等。一旦有了互動交流,就能聽取對方意見,就能累積更多的對話及溝通基礎,有助於控制兩岸的任何突發狀況。

三. 大陸要持續落實惠台政策

大陸對台工作的方針,一向強調「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低收入、中南部以及青年),但因應台灣「白色力量」的崛起,應擴大改為「一代一缐」,目標放在青年「一代」及基層「一線」,以貼近更多的台灣基層民眾。 針對青年「一代」,台灣的《遠見》雜誌於今年3月做出一份民調,顯示台灣的18至29歲青年人,是大陸最新推出的「惠台31條政策」的主要受惠者,也是最積極回應的年齡層。有61.6%的受訪者表示,會增加考慮到大陸發展的意願。這與柯文哲的新文化運動相關,因為他的「白色力量」就是要讓基層民眾,尤其是青年人,能安心生活。 [caption id="attachment_18291" align="aligncenter" width="800"]
柯文哲[/caption] 2018年的台北市長選戰已開打,四年前讓「白色力量」柯文哲勝選的族群,迄今仍然給予他支持,縱使柯文哲在近期的「台灣價值」攻伐中,有受到損耗,但是程度有限,其民調仍然領先。換句話說,柯文哲已在「藍綠」之外形成自己的「白」色基本盤。 基於兩岸發展新格局,大陸有必要提出新的對台論述。針對台灣青年「一代」,務實及創新的「惠台31條政策」,應是起步而已,未來仍要擴大至基層「一線」,如同「白色力量」,大陸也可以宣傳「五要」:一要務實,二要創新,三要擺脫「藍綠」的鬥爭,四要走出統獨議題的泥淖,五要跨越「藍綠二選一」的模式。 總而言之,大陸從台灣「白色力量」的崛起中,不僅要有所預見,更應展現自身發展的自信,協助台灣基層民眾能夠安心生活,採取直接的面對面接觸,有助於扭轉台灣基層民眾,尤其是「綠」的支持者,對大陸的誤解。]]]]> ]]>

(Visited 67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