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會場外布置大型花壇。[/caption] 上屆中非論壇峰會,中國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貸款及援助。不過,一些非洲國家在接受中國資金時,面對勞工、環境及債務問題,同樣備受關注。

中國不斷擴大對非投資

據新華社報道,這次峰會吸引多國領導人出席,是「中國在非洲影響力日益增強的結果」,峰會有望構建「更加緊密中非命運共同體」,和對接「一帶一路」與非洲發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總理李克強也分別與埃及總統塞西、加蓬總統邦戈等多個非洲國家的領導人會晤,在新華社稿件中,所有非洲國家領導人都說會支持中國「一帶一路」。 在峰會舉行前,已有多個非洲國家透露會加大引入中國投資,以及和中國凖備敲定借貸及援助方案。 中國能源企業特變電工將在西非國家加蓬投資價值2億美元的水力發電項目,到訪北京的加蓬官員向路透社表示,這個名為FE2的項目即將展開,發電廠位處加蓬北部,鄰近喀麥隆及赤道幾內亞,第一階段完成後可供應70兆瓦的電力。 特變電工是中國民企,在中國的風力發電及巴基斯坦的太陽能發電項目有關。特變電工稱,其作出的是「直接投資」,而非債務。 加蓬官員表示,許多中國企業在加蓬有直接投資,例如江蘇萬林現代物流近期在當地興建家具廠,投資了約1億美元。 另外,尼日利亞總統府宣佈,中國進出口銀行將會向尼日利亞貸款3.28億美元,改善當地的電訊設備。尼國政府稱,有決心改善當地資訊及通訊科技,促進經濟發展和創造就業,以減少對出售石油的依賴。 中國進出口銀行是中國對非洲融資的主要渠道,副行長謝平日前透露,自2006年起,進出口銀行對非洲貸款年均增長40%,對非貨款佔銀行全部境外業務三分之一,分佈在45個國家,當中包括鐵路、公路、醫院、住房等項目,未來會增加在農業、能源產業的支持力度。

「我們不是玩偶」

據美國之音報道,中國星期五(8月31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佈會時,僅一家非洲媒體獲得發問機會。 《喀麥隆論壇報》記者提出,中國在非洲投資工程項目危害了當地環境,而且一些中資公司在非洲只聘用中國人,不願意聘請當地勞工。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會長姜增偉回應指,中國在非洲開展項目重視環保,投資非洲項目要根據「互利互惠」原則和市場需要,而隨著非洲勞工技術日漸成熟,非洲聘請中國工人比例將會減少。和過去相比,在非洲的中資企業發生環保和僱工問題的比率正「愈來愈少」。
美國麥肯錫公司2017年發表報告,在8個非洲國家的1000多家中國企業進行調查,發現這些企業89%的僱員是非洲本地人,不過56%經理或以上級別人員並非當地人,另外只有47%中國企業會從非洲本地企業進行採購,反映當地企業無法從中國投資獲利。 一些觀察人士批評,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及借貸是製造「債務陷阱」,非洲小國難以償還沉重的債務。 例如吉布提債務2014年約佔GDP一半,到2016年升至8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發出警告。 肯尼亞內中國資金建造的鐵路項目,被當地人批評債務問題以及穿過國家公園破壞環境,據BBC非洲部報道,肯尼亞交通部公開數據,指中國資助的鐵路項目營運首年錄得1億美元虧損。 這條鐵路連接肯尼亞第二大城市蒙巴薩以及首都內羅畢,是向中國進出口銀行借貸30億美元興建,預料需要15年時間償還債務。 據估計指,中國目前持有肯尼亞70%的債務。 肯尼亞當局否認鐵路項目造價太高導致經濟上不能負擔,交通部長明言,在今次出席中非合作論壇,會和中國簽署這個項目的第二期,涉及38億美元的合同。 埃塞俄比亞是最多中國資金湧入的非洲國家之一,但近年政府債務已佔GDP的59%,當地央行官員7月時表明,有意減少中國債務。據路透社報道,中國近期在當地投資轉冷,一些企業亦縮減在當地的投資規模,令當地的鐵路項目發展緩慢,路透社指,埃國尋求在中非合作論壇與中國方面斡旋,尋求在平衡債務下推展合作。 中國駐納米比亞大使張益明在峰會前與納米比亞總統根哥布會面,他向根哥布建議,在論壇上多談中非經濟關係,強調非洲對中國的支持。 據報道,根哥布回應說:「我有演講的撰寫員,他們會處理,你不應該告訴我們怎樣做。我們不是玩偶。」 這個事例反映,一些非洲國家領導人為了面對國內壓力,嘗試表達對中國有更堅定的立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回應「中國債務陷阱」的問題時表示,非洲債務問題有著「複雜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情況」,不只是經濟金融問題,也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的產物。華春瑩說,2000至2016年,中國對非貨款僅佔非洲總體對外債務1.8%,且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等行業。 [caption id="attachment_18818" align="aligncenter" width="624"]
肯尼亞中國資助的鐵路項目營運首年錄得1億美元虧損。[/caption] 「迄今沒有一個非洲國家抱怨因為與中國合作而陷入債務危機,」華春瑩說,「同樣是資金,怎麼西方國家的資金就是香甜的『餡餅』,而中國提供的就變成了黑暗的『陷阱』?這是毫無道理的。希望西方一些國家、人士和媒體能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與有關國家的合作。」

台灣邦交國的命運

而中非合作論壇引發另一場的討論是台灣邦交國──史瓦帝尼(eSwatini;中國大陸仍慣稱其舊名「斯威士蘭」Swaziland)缺席這場中非合作論壇。斯威士蘭國王姆斯瓦蒂三世(Mswati III)將留在國家主持傳統重要節慶活動。 史瓦帝尼政府發言人西梅拉內(Percy Simelane)說,「在世界各地,文化是國家的靈魂,只有政活笨蛋才會把區域會議置在國家的靈魂之上。」 西梅拉內表示,台灣是他們主要的伙伴,勸告中國放棄拉攏史瓦帝尼。 中國的非洲事務特別代表許鏡湖表示,斯威士蘭(史瓦帝尼)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加入中非大家庭是大勢所趨,「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不會施加壓力,而在等待時機成熟,相信斯威士蘭建交只是時間問題。」 史瓦帝尼當地一些輿論認為,與台灣關係只是對王室有利,例如向台灣購買的空中巴士,由國王親自接收,其兒子亦剛從台灣畢業。BBC台北特約記者蕭靄君稍早前對BBC中文粵語《時事一周》節目指出,姆斯瓦蒂三世的兒子已決定留在台灣繼續攻讀碩士學位,「這個國家在這個時候如此支持台灣是個例外」。 西梅拉內反駁指這種說法不正確,他指出,史瓦帝尼一直從台灣的友好關係中獲益,例如台灣的醫生,是當地醫療系統的棟樑。自1975年起,台灣投資當地醫院、機場及農村電氣化項目。 台灣外交部表示,對於有消息傳出史瓦帝尼可能與台灣斷交,是一些「假訊息」攻勢,並表示近日新任駐當地大使履新後,即獲國王接見晤談,反映史瓦帝尼高度重視兩國友誼。]]]]> ]]>

(Visited 3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