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生活氣息濃[/caption] 香港這兩年的老街好像沒什麼變化。有些沿山坡而建的房子,如果有重的行李,還得借道街口樓房的電梯,繞一下。
由於陸地面積小,只能走緊湊型城市模式。住宅和高樓鯪次節比。晚上7點左右,中環一帶一般人還很多。當地居民和年輕人都很辛苦勤奮。
彈丸之地的香港。貧富和區域的差距還很明顯。就業者既有夢想,也有迷茫,有時會否迷失?
上午的香港老街。充滿了生活氣息。有匆匆從家裏出發上班,也有前往菜場和超市買菜,這裏的副食品和瓜果充盈,有些價格與上海差不多。
顯然,香港居住的流動人口多,在這就業和本土居住的比例正在接近。
人們前往一個城市,都是為了追求生活美好。而這重要一點就是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地鐵便捷標識清 香港的地鐵非常方便,平常要晚上12點才停止營業。
地鐵過道的裝飾畫非常有特色。
香港的地鐵標識,與臺灣一樣,非常人性化。
出站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示意圖,然後,每到一個交叉路口,會指明不同路上的各建築名稱等,一清二楚。
上海這幾年雖有進步,但還不盡人意。 金融中心名聲揚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大廈。周邊商廈林立。 [caption id="attachment_20692"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80"]
金融中心名聲揚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大廈。周邊商廈林立。[/caption]
老街中大樓裏。國際金融中心大廈前的天橋廊道上,到處是成群紮堆的菲律賓女傭。
她們有的或躺或坐在一起聊天。或者圍著小錄放影機在跳舞。也有的在下看不懂的棋子。 这是周日香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说,这天菲佣休息日,不能在雇主家里。
政府特意在這一些能遮風擋雨的場所讓菲傭集聚交流。 香港的樓房牆面上,有許多塗鴉。連高樓也喜歡繽紛色彩。在一些過街隧道的兩旁牆壁上,有作為社區文化專案的繪畫。

赤柱海滩古村悠

港岛赤柱,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古村落之一。已有500年历史。
白露这天,海滩上游客较多。 有的在跑步,有的下海游泳,還有的水上滑板運動。
具有250年曆史的天後宮。
具有200多年歷史的蔔公碼頭。
有一批老外正在等候下游艇。
赤柱美利樓。濱海長廊。
礁石和碼頭,海灘等。 赤柱已成為距香港市區半小時車程的旅遊風景區。
赤柱老街的商鋪基本沒有特色,原警署現是超市。
新建的赤柱商業廣場有餐飲購物休閒等服務設施。
歷史街區顯時尚 中環附近有一條煤氣燈街。
花崗石石階直通雪廠街。
石階上有全港唯一僅存的4盞煤氣燈,已被政府命為法定古跡。
常有遊客和攝影師們聞名而來。一般晚上6點後亮燈。 [caption id="attachment_20711" align="aligncenter" width="800"]
荷裏活道古玩街比較有名。上香港文化中心時順道彎到那裏。[/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20712"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80"]
要爬石階上去。街面的攤子都收掉。對面看到有文武廟[/caption] 廟裏有年輕人在參觀,有的還比較虔誠。 [caption id="attachment_20713" align="alignnone" width="1080"]
上樓梯街。附近的摩羅上街才是現在香港的小規模古玩攤鋪區域。[/caption] [caption id="attachment_20715" align="alignnone" width="1080"]
遊客還是不多。有些外國遊客在此想淘貨。[/caption] 文化共榮雙子城 上海與香港的兩地的文化交流,已有近百年歷史。上世紀30年代上海比香港文化經濟具有優勢。很多第40或50年代出生的,都還留念周璿等著名演員的老電影等。這段歷史文脈需要新時代繼續延續。
步入新世紀,自2003年正式啟動滬港合作交流機制15年來,兩地的經貿科技文化藝術和社會交流活動十分活躍,其中每年雙方的文化產業交流專案近60項。今年六月初第九屆滬港大都市發展研討會在上海成功舉行。
上海市應勇市長率代表團8月22日-24日訪問香港,出席滬港合作第四次會議,會上兩城圍繞經貿、教育、文化、金融、法律仲裁、科創等領域,簽署了15個合作協議。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通車、9月23日上海到香港的高鐵通車也通車運營,滬港兩地的政府和民間交流將更加頻繁。這將更有助於推進滬港兩地作為中國的國際大都市雙子城,共同攜手在世界經貿文化舞臺上流光溢彩。
9月5日-10日,有幸與香港當地媒體、文創、公益、商會等人士接觸交流,他們對進一步加強滬港兩地的文化藝術交流,願望迫切。上海赴香港求學、就業等青年也逐漸增多。如何進一步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導下,拓寬滬港兩地的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
能否進一步推進滬港兩地互設媒體辦事處或記者站?香港《文彙報》等已在上海設立辦事處,但其他一些近年來湧現的香港媒體也紛紛希望能進入上海。如香港的《超訊》雜誌,其總編明確表示想在上海等國內特大城市設立記者站。
上海的一些相關雜誌也可在香港有條件設立辦事處。如《上海商業》、《國際市場》等。上海有《滬港經濟》雜誌,已辦了多年。其主管單位上海滬港經濟發展協會,也協同主辦了九屆滬港國際大都市發展研討會。但香港資深媒體人反映說看不到該雜誌。上海的《新民晚報》等都可在香港設立記者站。因上海的老人和青年到香港居住、就業的會愈加增多。
滬港兩地社會機構可否攜手參與國際重要活動交流。 如十月三十一日在英國利物浦舉辦的世界城市日活動等。包括如何共同參與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等。世界城市日的總主題沿用了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根據國際慣例,每年還應確定年度主題。根據中方與聯合國人居署的共同協商,2018 世界城市日主題是“生態城市,綠色發展”。 自2014年以來,先後在上海、米蘭、基多、廣州等地舉辦過全球主場活動。
今年的全球主場地點在英國利物浦,由利物浦市、上海市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主辦。相關活動將從10月18日開始到31日結束,預計時間二周。期間,中方與利物浦共同創設“利物浦上海周”等活動。通過組織論壇、洽談會等方式,促進中英地方政府與企業和社會組織的互動。也將充分發揮上海的橋頭堡作用。邀請長三角城市群和國內其他城市共同參與。
2018年的世界城市日國際大會,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兼聯合國副秘書長麥慕娜女士及英國利物浦市市長布倫伯格等國際政要等將隆重出席。大會規模約300人左右,英國BBC電視臺將做深度報導。作為主辦方之一,上海、徐州、慶陽、銀川等地的市政府和中國住建部代表團都將出席並參與相關活動。今年世界城市日也與社會公益緊密結合。由上海僑愛公益發展中心牽手上海市社會公益基地中心,聯手成立世界城市日公益行聯盟。推出“漫畫雙城聽建築”和“全民攝影日”公益活動。
滬港兩地企業可共同參與推進長三角及長江經濟帶科創。香港在國際金融業、總部經濟、科技創新及國際時尚創意等方面,資源優勢明顯,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完全可充分借鑒。最近,香港獲得國家主席習近平批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客、創新科技中心。上海在大力推動建設“五個中心”同時,可與香港兩城優勢資源疊加重合,在長三角或長江經濟帶等,共同創建一個以創新文化為支撐的文創和科創雙創示範城?如紹興、南通等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厚,非常需要香港和上海這些方面的資源優勢加以緊密合作。 滬港兩地可合作創新建立常設跨文化交流基地。近年來,雖然上海組織文化名人等赴港與香港西九文化管理局、香港文化中心等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兩地共同在滬舉辦滬港創意和文化產業合作交流研討會等。
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席榮念曾老先生建議:滬港兩地共同創建一個跨文化交流常設機構應放到議事日程。該交流中心的主要職能是:接受兩地政府和社會的相關文化基金支持,每年提出活動和培訓專案的預算,根據批准的預算和專案,組織多批跨文化學者常住滬港兩地,開展滬港兩城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合作,組織開展培訓跨文化和跨國界、具有國際視野的中青年跨文化複合型核心人才以及相關高峰論壇等。香港當代文化中心是香港最活躍、最有效率的7大專業社會機構之一,已經領銜組織開展香港、臺北、上海及深圳四城市文化論壇10多年,經驗豐富,已成為跨文化領域的知名品牌。 滬港兩地的校友會、同鄉會等聯誼組織活躍豐富。這次在香港有幸參加貴州財經大學港澳同學會成立儀式。貴州省的統戰部領導,貴州財經大學的領導,中聯辦駐港經貿處負責人,香港慈善基金會鄭會長,以及各地在港的商會會長等,前來祝賀。包括媒體界的。
首屆港澳同學會桂會長博士,又是一個傳奇式人物。號稱走遍全球第一人。迄今已考察256個國家和地區、3000多個全球城市。也擔任香港桂強芳全球競爭力研究會會長和中外城市競爭力研究院院長。成立大會氣氛濃烈,校友情結深厚十分感動。
在中秋前夕紹興越城大會間,也有幸相識香港紹興越城同鄉會的兩任會長、車會長和高會長。他們率團前來參加大會,鄉情濃郁。車會長在大會上的激情洋溢的演講,報效祖國和家鄉的拳拳之心,感染了全場聽眾。作為研究人員,他們兩大聯誼組織也熱情邀請我加入他們的微信群。 香港與上海都是國際大都市。上海也正在加快步伐,努力成為全球卓越城市。雙子城的經貿,尤其是文化和社會發展的緊密交流、交往,已勢在必然。可在國際舞臺上功能互補,相得益彰。
2018年10月5日]]]]> ]]>

(Visited 12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