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那些西裝革履,拿著高薪的金融圈靚男俊女無不讓人艷羨。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屬於那種春風得意的人生贏家。

這些馳騁在金融界的精英寵兒(包括銀行專業人士、律師、會計、諮詢師等),大多數畢業於世界名牌大學,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拿著六位數的工資,更別提讓人嫉妒的年終獎金等福利。 但是,在他們光鮮亮麗的背後卻有著鮮為人知的辛酸,特別是近年來金融城中自殺率的上升,令人扼腕嘆息。 金融城年輕人自殺事件時有耳聞。幾年前英國一名美林銀行實習生莫裏茨·厄爾哈在連續工作了3天之後猝死,死時只有23歲。更不要說2014年摩根大通的”三連跳”自殺事件。 與此同時,中國金融圈人士自殺事件也在攀升。例如,2015年,國信證券總裁陳鴻橋自殺。同年,中國期貨界傳奇人物,瑞林嘉馳對沖基金經理劉強在北京華貿酒店頂樓平台跳樓自殺。 普華永道女白領潘潔在高強度工作壓力下因急性腦膜炎去世,她去世前半年的微博裏經常出現”我想睡覺”這樣的帖子。 2011年英國倫敦金融城前首席代表,原中國區負責人劉瑩自殺身亡。

高工資的代價

世界處於互聯網時代,各地的工作節奏不斷加快,金融、法律行業競爭激烈。加班、超時工作是家常便飯。 米歇爾(Alex Michel)曾就職於高盛投資銀行。她的一位同事為了應付長時間工作而不打瞌睡,聽從同事建議在辦公桌下放上迴形針,一犯困就被扎醒。用這種方法來硬扛睡眠不足。 莫利(David Morley)原來就職於英國著名的安理國際律師事務所(Allen & Overy),他舉例說,一個周五晚上剛剛凖備回家,突然接到客戶一個電話說想談一比生意,並希望能在周日成交。 這就意味著要加班加點,凖備材料,整個周末就泡湯了。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如果你不加緊爭奪客戶,客戶可能會被競爭對手搶走。 但一想到這筆生意能談成,或許明天將見諸於報端,立刻感到熱血沸騰,就像吃了藥一樣亢奮。 有的時候,金融城裏的這些白領精英為開一個公司會議,24小時之內在中英兩國之間穿梭飛行,用”瘋狂”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公司之間的較量,同事之間的競爭讓每個人都不敢怠慢,業績用金錢來衡量。賺不來錢得不到上司器重,可能隨時被炒魷魚。 工作壓力巨大,總是提心吊膽,生怕工作出差錯。這些不僅僅是剛入行的人能感受到的壓力,就連資深人士也不例外。 紐曼(Jeremy Newman)是全球最大會計事務所之一德豪的全球首席執行官,而且是合伙人。 在外人面前,紐曼顯得十分自信,但他自己知道每天都擔憂,生怕出事或是在大庭廣眾面前出醜。 他說,一次自己在主持召開的同行大會上侃侃而談, 給人印象自信滿滿。但是他私下承認那天他一共換了5次襯衫,並不是因為會議室熱,而是由於緊張不斷出汗。

健康隱患

由於金融圈人士常年都處在精神高度緊張狀態,健康長期透支、身體被掏空,於是酗酒、藥品(包括毒品)、賭博、性等都可能成為解壓的方式。 英籍銀行業人士朱廷(Rurik Jutting)被控謀殺兩名印尼女性的碎屍案也許是極端個例,這個案子發生在兩年前的香港,當時曾轟動一時。據說案發時朱廷曾服用可卡因。 朱廷是劍橋大學畢業生,畢業後先任職巴克萊銀行,後任職美林銀行,年薪高達26-27萬英鎊(約200多萬人民幣),後因銷售金融產品違規,受到上司責備,並調派至香港。據說朱廷便開始沉溺於毒品,酒精,召妓等。 紐曼說,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粒止痛藥,有時一天下來已經後背殭直,無法動彈。 米歇爾表示,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性質,一般來說大多數金融行業人士可以撐4年左右,4年後健康問題就會逐漸顯現。 米歇爾記得單位的一位女同事才30歲出頭,但醫生告訴她,根據驗血結果顯示,她的健康已經像一位70歲的老年女性。 慢性疼痛、身心交瘁非常普遍。內分泌系失調,甚至可能導致不孕。 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僅在倫敦就有至少幾十萬專業人士在金融圈工作,其中不乏華裔。這種玩命工作,瘋狂生活的文化無疑對身心健康無益。 但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轉身而退呢?也許是金錢的誘惑力太大。因為一旦賺錢,豐厚的回報和滿滿的成就感,就會讓你欲罷不能。 當然,也有人激流勇退,像前面提到的米歇爾。她辭去在高盛銀行的工作,加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成為一名學者。

過勞死

這種加班文化在亞洲許多地方也盛行,過勞死的例子也屢見不鮮。日本一名女記者連續2個月加班100多個小時,導致過勞死。 死時年僅31歲。 中國正處於經濟上升階段,許多公司和企業都有加班文化,特別是一些私企。 據北京師範大學一位研究員2年前估計,中國在職員工平均每年工作2000-2200個小時。根據經合組織的統計,這一數字遠高於美國(每年1790小時)、荷蘭(1419小時)、德國(1371小時),甚至日本(1719小時)。 但並非人人都願意加班。2016年夏天,一首由上海業餘唱詩班演唱的加班歌曲《感覺身體被掏空》在網上一夜暴紅。這首歌調侃「上班狗」的生存狀態。 描述加班的歌曲有不同版本,道盡了打工族和加班人的辛酸。 那麼誰應該為這種金融圈的文化負責呢,是個人還是公司? 米歇爾認為並沒有人特意設計這種文化,這正是悲劇所在。員工之間的競爭、不透明的公司文化、沒有工作安全感,都為用人單位「剝削」 其僱員創造了「最佳環境」。 因為年終獎金直接與你平時的業績和表現掛鉤。同時你知道老闆會把你和你同事的業績直接對比。 你無法得知別人做得怎樣,只好給自己加碼,力求勝出。這些還只是內部的競爭,別忘了還有同行業的爭奪,因為最終選擇權在客戶手裏。

努力改變

卡莫迪(Jessica Carmody)在畢馬威(KPMG)擔任高級管理人員。她同時還是畢馬威精神健康網絡的諮詢師。 她說,畢馬威精神健康網絡鼓勵員工敞開心扉,如果感覺到吃力、焦慮以及抑鬱要尋求幫助。如果憋在心裏會使情況越來越糟。 這些措施無疑是向好的一方面在轉變。 此外,倫敦還有一個專門為金融圈人士提供精神健康的組織叫「倫敦金融城心理健康聯盟」(the City Mental Health Alliance),其負責人瓊斯(Nigel Jones)也是前金融圈人士。 他說,現在一些商界客戶也非常重視與他們所合作公司員工的心理健康。他們甚至約談合作公司的新員工,看看他們在公司是否受到了良好對待,並參照面試結果來決定是否繼續與這些公司合作。 這一跡象表明事情開始轉變,人們更加重視員工的精神健康和福祉。 瓊斯表示,改變是必須的。商界客戶認識到只有以人為本的公司。員工才能處於最佳狀態,繼而發揮出最好的成績。]]]]> ]]>

(Visited 37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