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施祖榮博士關於中醫藥複方抗癌的論文,題為《中藥複方天仙液之生物活性組分互動作用對人類大腸癌細胞HT29及其腫瘤裸鼠模型的影響》發表在《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雜誌6月號,複方與大腸癌的國際研究論文現今只有十餘篇,施祖榮又有研究新成果。該雜誌是世界上在使用西醫補充替代療法治療癌症領域中較著名期刊,刊出的中醫藥治療癌症相關論文,均是具有國際認可的研究水準。預示著香港作為中醫藥發展的後起之秀,正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僅「天仙液抗癌」的一個研究項目,迄今已在國際研究機構的國際期刊上,如《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Chinese Medicine》等發表了五篇論文。這類研究在香港回歸以前很少見。 雖然,香港規劃的中藥港並沒有如期出現,但香港中醫藥業發展並沒有因此受到太大影響,更得益於中藥港的建設概念,提升了香港中醫藥研究的國際水準。尤其自1997年7月回歸祖國後,香港中醫藥的發展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中醫中藥已分別在依法規管、科研教育和服務市民方面建立了堅固基礎,並穩步向前發展。更重要的是,香港會肩負起橋樑的作用,推動傳統中醫藥走向世界。 政府資料顯示,2010年,每千個香港市民有1.8位西醫,0.9 位註冊中醫,0.4 位表列中醫,加起來即每一千名市民有1.3位中醫師,中西醫服務人口非常接近。 與此同時,公眾對中醫也有一定認可度。按照政府數據顯示,2010年有14.6%的人會選擇去看私營中醫;有55%的人會去看私營西醫。簡單來說,每5個選擇看私家醫生的人(包括中西醫),便有1個選擇看中醫,其中還不包括同時看西醫及中醫的人。在需要自費、沒有保險及政府資助的情況下,看私營中醫的人仍然與公立醫院(22.4%)使用量相當,足見社會上對中醫有一定的認識。 港府注重推動中醫藥發展 這和政府注重推動中醫藥發展有關。回歸15年來,香港中醫藥發展基礎亦漸趨完備。為配合政府政策促進中醫藥以「循證醫學」為本的發展,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自2003年起逐步在全港18區設立中醫教硏中心。香港有三所政府資助大學,包括浸大、中大和港大先後成立中醫藥學院,提供中醫中藥人才培訓,加強本地對中醫藥的認受性,以支援香港發展成為國際中醫藥中心。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於1998年成立,早期開辦兼讀制教育為主的中醫證書、文憑和學士課程,以及致力於跨學科之中醫藥研究﹔及後於2002年重組,在大學校內設立院址,現隸屬於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其於2004年建立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研究實驗室,致力於教學、臨床、中醫藥研究發展。學院運用多學科技術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標準化,建立了功能齊全的實驗室,承擔了多項科研基金課題,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國內外多間院校及企業合作,進行中醫藥對治療疾病的研究,並發展具有質量控制的中藥複方。 港大中醫藥學院現時主要的科研發展方向是中醫防治老年相關性疾病研究,如心腦血管疾病、更年期綜合症、腫瘤、精神性疾病、痛症及中藥質量控制研究等,獲得國家、香港特區政府及大學等多項研究資助。近年發表SCI論文超過200篇,刊載於國際性的權威雜誌﹔同時獲得包括美國及中國的多項專利。如今,港大中醫藥學院的學術研究已經走向國際舞台。 王振國醫生研發「天仙液」 2007年,時任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的童瑤教授在一次中醫學術會議上偶然認識到中日飛達聯合有限公司的陳海威總經理,談起中藥抗腫瘤藥物,陳總介紹了內地已有一定影響力的中醫腫瘤專家王振國醫生研發的「天仙液」已有臨床歷史,並在泰國、澳洲等地區註冊為中藥,在台灣等地區註冊為保健食品。童瑤教授向《超訊》表示,抗腫瘤本來就是世界難題,中醫藥抗腫瘤更是依據不足,她和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的張豔波博士、施祖榮博士一起實地考察,決心成立項目組作中醫藥抗腫瘤的醫學研究。這一決定,使到中醫藥複方治療大腸癌研究成果得到補充替代療法治療癌症領域中著名的國際期刊認同起了重要作用。 [caption id="attachment_2297"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施祖榮博士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施祖榮博士[/caption] 施祖榮博士表示,課題組先測試了天仙液的樣品,發現其針對大腸癌細胞的效果較佳,進而開展醫學研究,至今已經8年。「經過課題組以西方生物醫學研究方式的科學測試,就天仙液作為中醫藥的基礎研究證實其有效性和作用機理,發表了5篇SCI國際論文,還有1篇已經提交,並多次參與國際會議交流。」 施博士對《超訊》表示,研究論文被這些中醫藥治療癌症的著名期刊收錄,證明香港中醫藥研究得到國際社會認同。「醫學的著名權威期刊都會選擇一些科學家或者專家組成編輯小組來審核我們提交的論文,他們都是行業內做了很長時間、並且發表一定數量及質量高論文的教授團隊,這些雜誌的編輯小組接收了我們研究天仙液的論文,代表了同行對我們研究成果的肯定。」 童教授在談到中醫國際化時指出,作為中醫的發源地,必須要按照我們的標準和思路去發展自己的醫學,而國際上按照國際默認的標準和思路方法去研究評價中醫藥是必須遵循的,所以我們可以雙軌並行。一方面按照國際公認的方法開展臨床服務及科學研究,通過臨床療效,讓更多人認識中醫;另一方面,中國自己要爭取中醫藥標準的話語權和主導地位,比如國際針灸治療標準、中藥品質標準、WHO疾病分類學傳統醫學分類標準、國際中醫針灸師和中醫師考試標準等,同時在中醫臨床研究上要創立符合中醫治療理念的如何評價臨床療效的可操作可量化標準。「關鍵是我們自己在中藥複方研究方面要有科技創新思路,不要總是跟在別人後面跑。」童教授認為。 [caption id="attachment_2296"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前院長童瑤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前院長童瑤[/caption] 施博士也表示,中醫目前還沒有一個公式化的中醫藥標準模型去做臨床研究,而天仙液在這樣的情況自己探索其發展模式,於世界不同地區的著名大學實驗室設立研究項目,並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實屬不易。「我們不論做什麼事情,如能跟從已成功的模型去做就比較容易成功,但對天仙液來說是不容易的,因為它是第一個聯合世界多所實驗室去做中醫藥治療癌症的基礎及臨床研究,並在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藥物字典中有記錄中藥複方天仙液的抗癌研究成果。」 在實驗初期,考慮到中醫藥複方裏面的有效成分比較多,並且不和西醫一樣做單體有效實驗,課題組選擇通過整體原方來進行實驗。「使用中醫藥複方的優勢是『增效減毒』即是藥效高,毒性較小或沒有毒性。做好品質控制,有藥理毒理內容,就可以進一步做臨床試驗。」施祖榮博士表示。 剛發表論文的整個實驗是採用天然藥物化學及生物醫學常規的實驗方法學,把中藥複方天仙液分成了乙酸乙酯、正丁醇和含水三個不同的有效組分,即不同的有機溶劑。在乙酸乙酯裏面天仙液的化學成分是較脂溶性的,在正丁醇裏面是介於水溶性和脂溶性之間,而在含水裏面是水溶性的。這樣進行試驗,最終可以觀察到天仙液當中是否具有有效成分,水溶性、脂溶性的成分分別有哪些,以及其在天仙液藥理中擔任的角色。 天仙液成分跟中藥複方理念一致 最終課題組得出的結論符合實驗初期的想法,即天仙液裏面的有效成分不是單一的,而是跟中藥複方理念一致、多成份分工行事的。施祖榮表示,研究是從多個方面進行。 首先是抑制大腸癌細胞增生實驗。課題組將人類的大腸癌細胞株HT29打進裸鼠的皮下創造出的腫瘤模型進行實驗,發現天仙液整體以及三個有效組分都可以使p21(一種抑制癌的蛋白)上調,其中以丁醇和含水最為明顯。「我們發現三個有效組分都有起作用,但全方作用較佳,所以下一步用原方去做臨床會有較佳的成果優勢。」施博士表示。其次是抗大腸癌細胞轉移的實驗。課題組把三個有效組分放在癌細胞以及動物模型中,發現正丁醇這個有效組分使MMP-1(間質性膠原酶,有利於腫瘤的侵襲和轉移)下降最明顯,但是天仙液整體使MMP-1下調的力度更大。施博士總結道,「實驗結果表明主要抗轉移的組分是正丁醇,但是所有成分組合到一起就會有一個協同效應,這個協同效應是我們做複方的特質。」 第三點是抗耐藥性實驗。MDR-1(一種多藥耐藥基因)表達的升高是產生耐藥的根本原因,在實驗中,天仙液的三個有效組分都會降低此蛋白的表達,而三個組分加起來的天仙液效果更好,幾乎已經沒有耐藥性蛋白的表達。施博士說,「現在的實驗資料,可以支援將來相關的臨床實驗,即把天仙液和化療藥物合用,觀察其是否會真正降低癌細胞對化療藥的耐藥性。」 第四點是增強免疫力的實驗。課題組觀察到天仙液整體上可以促進裸鼠免疫細胞的增長。「這個實驗首先證明天仙液沒有太大的毒性。」施博士表示,「其次我們發現正丁醇這個有效組分能顯著促進免疫細胞的增生,而乙酸乙酯和含水對免疫細胞有破壞作用,因此我們不建議天仙液把它的有效成分抽出來去做獨立研究。」 最後是品質控制實驗。實驗觀察到三個不同組分的品質控制差異都小於5%(相對標準差,即標準差佔平均值的百分率),比較穩定。施博士認為,「做一個中藥複方,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品質控制和穩定性要好。這個實驗為我們今後無論是做動物實驗還是臨床實驗都給予了信心及支持。」 天仙液實驗結果合乎中醫藥理論 通過整個實驗,天仙液對機體的全面性和整體性作用體現於乙酸乙酯、正丁醇和含水三個生物活性組分的相互作用,使天仙液原方在抑制大腸癌腫瘤增生、抗癌細胞轉移、抗耐藥性以及促進免疫細胞增生方面有很好的整體效果。 童瑤教授認為,「本實驗的設計及結果闡明天仙液生物活性組分的組織特異性,進一步支援臨床研究。這對國際上了解中藥複方抗癌的作用機理和療效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深入,還需要思路和方法上不斷創新。」施博士也表示,實驗結果證明天仙液是合乎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的一個發展,具有整體的作用,支持了今後的臨床研究,或者和化療藥一起做中西醫合用的藥物研究。■  ]]]]> ]]>

(Visited 24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