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幾乎靠一己之力重塑了三位帝王在普通讀者中的形象:儘管宮內也有殘酷的權力鬥爭,但是皇帝仍然是可以有理想、有抱負的雄豪。在他的筆下,雍正並不是一個陰險的獨裁者,而是一個勤奮的皇帝。 據他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曾是一代影視經典,由唐國強和陳道明朔造的帝王形象深入民心,也讓二月河開始進入廣大民眾的視野。他在作品中對明君的嚮往贏得了大部分中國民眾的共鳴。 [caption id="attachment_24809" align="aligncenter" width="480"]
二月河去世之後,在評價他時也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肯定他作品的價值,一種是否定他對“帝王思想”缺乏批判性[/caption] 一個偉大的時代,不僅需要明君,也需要賢臣——二月河的作品里透露著中國人朴素的政治觀。2014年兩會期間,被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稱為知音后,二月河這個名字就與反腐緊密相連。同年,在人民出版社的提議下,他的部分关于反腐的散文和小說片段集結成冊,命名《二月河說反腐》。 讓二月河著迷的“大清國”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即便連續擁有三個出色的皇帝,到了乾隆末期,中國還是被西方甩在了身后。二月河顯然也知道,明君賢臣可能也不是最好的制度,但他把個人命運與家國命運相結合,強調個人努力對历史的影響,恰恰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核心思想。 實際上,正是二月河獨特的历史體驗,造就了他的創作氣質。在他身處的改革開放大時代里,人人都試圖用夜以繼日耗費自己的工作方式來創造價值。而二月河在創作上的成就,其實也是時代給予他的褒獎。 二月河的身份和言行特征,讓人對他的寫作和立場抱有質疑和輕視。其實,從他對明君賢臣的推崇可看出,他自身是站在民間口頭文學的位置,來看待历史人物與王朝變遷。不過,他莊重的寫作態度,以及在創作上的一些探秘與趣味性的描寫,讓他的作品有著獨特的魅力。從創作的層面看,值得尊重。 有一點不可否認,二月河的創作整體上滿足了中國大眾在特定時期的文化消費需求,他在自己熟知的領域,做出了最專業的文學貢獻——但文學貢獻要遠遠高于專業貢獻。]]]]> ]]>

(Visited 2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