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人除了像吳思遠導演提出的拍攝擅長題材的影片和像劉香萍導演一樣開闢國際市場, 嶺南大學文學院院長、電影研究中心主任葉月瑜教授接受《超訊》專訪時給出了新觀點。她指出,建立強健的電影工業體系,重新獲得香港觀眾的支持,找回香港電影的商業DNA,是香港電影再崛起的關鍵。


香港電影,自九七回歸之後,直走下坡路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無論產量、質量都大不如前,曾經的「東方好萊塢」正在沒落。香港電影如何重回重新崛起令人深思。嶺南大學文學院院長、電影研究中心主任葉月瑜教授接受《超訊》專訪時表示,香港電影的未來在於如何重新贏得香港觀眾的支持,並找回香港電影的商業DNA。

香港電影的黃金歲月

香港電影一直是華語電影乃至世界電影史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因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歷史身世,香港成為了中西文化交融之地,本土文化和資本主義文明碰撞、共融,為香港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同時,經濟全球化下高效專業的商業社會形態,加上勤奮進取,開拓創新的「獅子山」精神,使得香港電影產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進入鼎盛時期,有了「黃金十年」一說。當時僅有六百萬人口的「彈丸之地」,電影年產量最高時逾200部。香港電影產業不僅在電影製作數量上超過很多國家,電影輸出數量也僅次於美國。其中,海外華人是港片的最大消費市場,當時的香港是當之無愧的「東方好萊塢」。
「90年代,香港人看午夜場,一場電影如何,就看午夜場觀眾的表現。當時香港本地電影在香港電影市場上佔有比率超過80%。在全球經濟自由化的體制下,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無法壓制外片輸入的情況下,本土電影市場佔有比率能維持在20%-30%,已經算是做得非常好,以彈丸之地的香港,維持在80%,實在令人歎為觀止。」葉教授說。

衰落的「東方好萊塢」

但是同時代,亞洲其他國家的電影產業也在飛速發展。1994年韓國政府頒布了《電影振興法》,從電影審查、登記、獨立製作等多個方面激勵電影產業的發展,並設立電影振興機構與電影振興基金。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韓國電影產業興起,在亞洲影壇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而韓國電影產業的標杆就是香港電影,當時不少韓國導演都深受港片影響。
葉教授表示:「在區域性發展更迭之下,香港電影產業無疑多了潛在的競爭對手。九七回歸是香港電影一個歷史性的轉折。對固有身分的不捨與對新政的未知造成某種無可言狀的憂慮與害怕。這對習慣於有選擇,又可左右逢源的電影娛樂產業來說,形成了危機。」香港電影的類型、人才等都到了轉型的關鍵點,不少香港導演出走好萊塢,香港電影出現斷層。此時,內地市場也逐步活躍,2004年之後又有了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簡稱)。距回歸不過七年時間,電影人才外流嚴重,本地市場支持力度不高,無法支撐香港影業的前進。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自2004年-2006年始,香港電影產量從1997之後的200多部急降到70至80部左右,後一路下跌到50多部。這50幾部電影中,亦包括合拍片,除去合拍片的票房,獨立香港電影的市場佔有率僅佔20%,與90年代的80%正好相反。葉教授告訴《超訊》,香港電影的再崛起,最具前瞻性的問題在於,「香港電影如何重新取得香港觀眾的支持。」

重贏香港觀眾之心

香港電影產量的劇跌,使得很多新人導演失去拍戲的機會,更讓香港電影處於緩慢前行的狀態。目前香港電影按製作可分為兩大種類,一種像《黃金花》《點五步》《狂舞派》等中小成本電影,並不首先考慮內地上映,以本港和東南亞為市場依托,在創作上發揮較隨意;另一種就是高製作成本的合拍片,如《美人魚》《紅海行動》《一代宗師》等,主打內地市場,這一類合拍片已經看不到多少的「港味」。香港電影人才青黃不接,即使小成本電影票房慘淡,香港政府以及電影行業依然在堅持有意識地培養新人導演。香港電影發展局設立的發展基金每年都會資助新導演拍片,以扶持新人導演的成長。如《黃金花》就由香港電影發展基金資助拍攝完成。這類電影多反映香港社會風土人情,反思香港社會發展,追問香港精神,以情懷激起本地觀眾支持本土電影,無疑具有重要的存在價值。
在肯定電影新力量的同時,葉教授也指出,一個活躍的電影產業必定是多元的。觀眾看電影不僅投資了金錢,更是時間,一部電影兩個鐘頭,對於高效率的港人來說更為寶貴。如今的電影不僅是一種娛樂工具,更是一種文化商品。好的電影能激發觀眾思考,心靈得到提升,單以社區小品形式的題目去吸引觀眾是遠遠不夠的。雖然新興導演拍本地題材,製造出一些反響,但香港整體的電影工業體系尚未健全,拍好商業性質的電影才是關鍵所在。專業的演員,優質的劇本,良好的環境,各個環節缺一不可。如果只靠一些獨立的製片去支撐,成果只能是一些很本土的東西。

找回香港電影的商業DNA

為此,如何健全電影工業體系,找回港片的商業DNA已成為港片再崛起的當務之急。
隨著電影產業合作不斷加深,各國政府為本國電影產業吸引外資競相出台諸多優惠政策。在韓國,自2011年始,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對在韓國拍攝的外國電影和電視劇系列的製作費給予製作費30%的現金補貼,每部電影最高補貼金額為20億韓元;在新西蘭,家喻戶曉的《指環王》三部曲,拍攝與後期製作都在紐西蘭進行,使該拍攝地成為觀光勝地。在各國優惠政策之下,外國製作公司能夠以較低的製作費來製作高品質的影視作品,帶動當地電影產業就業,外來製片團隊與本地團隊也因此有了互相學習交流的機會,促進技術轉移。這是除電影題材、劇本、人才之外另一種完善電影體系,振興影業的方式。
動漫改編的電影《攻殼機動隊》就取景於香港。當初拍攝雖只在香港進行了幾天,香港場景卻佔據了整部電影的大半畫面,電影畫面的亮麗「神還原」了動漫的經典場景。不少被港人遺忘的舊區畫面重現大銀幕,令人眼前一亮。因此,再次打響香港電影產業的名聲,吸引更多製片商來港拍攝,從製作到導演,讓香港本地的從業人員參與其中,積攢拍攝經驗,刺激技術提升,進而帶動整體電影產業的發展,這是現時政府和香港電影產業急需思考的問題。
香港是一個商業化很強的社會,在這樣的土壤中成長的香港電影,自然也有很強的商業屬性。鍾寶賢教授在《光影流逝:香港電影走進中華大時代》中也曾強調香港電影商業DNA的重要性:「香港電影的運作機制始終以商業利益為軸心,盡可能地運用、匯集更多的商業元素以爭取更多的觀眾和市場,是香港電影不變的、永恆的法則」。

(Visited 24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