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差距有時是好事 有貧富差距是好事。有了貧富差距,安富濟貧,富幫窮,窮趕富,窮幫窮,有助於實現共同富裕,從而邁向更高水平的幸福。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caption id="attachment_3197" align="aligncenter" width="450"]中國一直堅持推動「精准扶貧」

中國一直堅持推動「精准扶貧」[/caption] 對富人的要求自古以來都是「富貴不能淫」,事實上富而不奢的人是有的,願意濟貧的富人並不少,可是不願意濟貧的富人也是有的。爲富不仁者不是個別的。過去那般「劫富濟貧」肯定行不通,「打富濟貧」也不人道。可是你想「請富濟貧」未必請得動,你想恭恭敬敬的「求富濟貧」,富人的條件是要用錢換權,至少也得換個特大廣告。 對窮人的要求自古以來都是「貧賤不能移」,事實上,不移者固然很多,「移」的人也有不少。西方有一個行乞和偷竊「兩手抓,兩手都過硬」的民族,人人望而生畏。現在難民的犯罪率遠遠高於接納國的公民犯罪率,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因此,貧富差距過大肯定是壞事。學界都認爲社會結構是「橄欖形」的好,窮的人少,富的人也少,窮富兩極間的聯綫比較鬆軟。一旦把兩極間的聯綫拉長,綳得很緊,也就是社會學上的「社會張力」加大。張力一大,容易斷綫,兩極必然相撞,相擊。這就像矛與盾,把矛掛在東墻,把盾掛在西墻,平安無事。如果矛與盾相撞,激化,難免傷人。 凡事都有例外,如今在一些基尼系數大於0.4的貧富差距很大的國家,社會矛盾並不嚴重,不是社會衝突頻發。這就削弱了「社會張力理論」的威力,爲「橄欖形」社會結構理論蒙上陰影。可是應當看到,這往往是外力在起作用。如果是社會控制有方,可以部分肯定。如果是借助武力則不可取。古人云:「槍口之下無真話。」這話不能認爲百分之百的正確,但有百分之九十的在理。因此可以斷言:借助槍杆子的「無衝突」只會是表象,是暫時的。社會衝突是遲早的事。厚積「厚」發,那時社會衝突的烈度、强度和波及面將是嚴重的。大家知道,現在對地震還是無法控制的,它說來就來,說强就强。可是,現在地震學家有個設想倒是值得關注的,那就是「變大震爲一次又一次小震」。因爲地震是地心能量的釋放,不釋放是不可能的。社會「地震」也一樣。社會心理學很重視「宣泄」。有了接二連三的小宣泄,就可以避免大爆炸。這在物理學上叫「動平衡」。陀螺不轉是立不起來的,只有旋轉才能立起來。社會也要動平衡。因此,借助外力的穩定是「治標」,不是社會治理的「治本」。 結構决定功能。足球的結構决定足球的踢法,乒乓球的結構决定乒乓球的打法。社會結構决定社會治理的方法。黙克爾的基民黨代表富人利益,又尚能兼顧窮人利益,所以上台。近兩年,在移民問題上忽視了社會承受力,忽視了草根情緒,導致她不得不「重新考慮」。歐洲的同質化,世界的「全球化」也都必須認真審慎地考慮多數人的情緒。   經濟危機對誰都不利 有的國家的政體的重點是「工農聯盟」。工與農在很多方面有共同利益,容易結盟。如今貧富之間的共同利益在有些國家正在呈上升之勢。「國之不存,毛將焉附?」經濟危機,國家受損,對窮人和富人這兩根「毛」都不利。中國一直堅持「精準扶貧」。美國在2016年的競選中也有人搖了搖「扶貧計劃」。孟加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尤努斯堅持主張建設「無貧世界」。在全球化大趨勢下,貧富越來越具有結爲「命運共同體」的條件。貧富差距縮得越小,「命運共同體」的緊密度則一定越密。 [caption id="attachment_3198" align="aligncenter" width="450"]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
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caption] 願人與人、階層與階層、國家與國家、洲與洲的貧富命運共同體早日成爲現實!■]]]]> ]]>

(Visited 1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