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超訊》觀察,香港修例事件後,政治上港台形成了合流的趨勢,經濟上台灣強化了經濟獨立性。使得半年內綠營格局翻轉,兩岸關係未來難測。

台灣有團體發起「拒絕紅色媒體、守護台灣民主」的遊行集會活動

台灣有團體周日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發起名為「拒絕紅色媒體、守護台灣民主」的遊行集會活動。主辦單位指超過十萬人參與。似乎與香港修例引起的百萬人遊行集會在作呼應。
香港修例事件,引爆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熱議。有評論稱,香港回歸20週年,一覺回到解放前。無論誰上台下台也好,傷害已經形成,修復遙遙無期。香港這只潘朵拉盒子,一旦打開,便難回頭。香港修例因港人在台灣犯下殺人罪行逃回香港,應台灣要求移交逃犯而起。但修例民意逆轉,百萬民眾上街抗議也影響台灣,事關「一國兩制」的示範效應,藍綠陣營因此格局大變。蔡英文借機打「香港牌」,民意支持度反轉急升。香港修例紛爭,台灣抽手揩油,港台反對力量再次合流。
更令人擔憂的是,港台兩地學運和民陣組織,形成前所未有的共識,並有形成合流之勢。而香港回歸以來的經濟和民生問題,給台灣帶來經濟結構合理和堅守核心技術獨立的甜頭。台灣支柱產業優勢凸顯,對經濟增速貢獻的比重穩步增長,對台灣經濟上更獨立,形成良好支撐。這和「一國兩制」下嚴重依賴大陸經濟的香港比較起來,似乎成了台灣拒絕「一國兩制」的有力支撐。
政治上「合流」,是針對「一國兩制」和此次香港修例事件港台形成合流的趨勢,前所未有的「惺惺相惜」。
反修例事件,警民衝突畫面,讓不少台灣年輕人為香港民陣鼓與呼,台灣各地有「撐香港、反修例」的聲援活動,台灣有學生寄餅乾及寫信支持「反送中」運動,台灣立法院建議台灣政府以行動支持香港人民。更有甚者,2014年太陽花學運的領袖林飛帆表示,「我不斷強調今天的香港,就是今天的台灣」。他覺得台港的公民社會同樣面對中國的打壓,也必須面對如何合作來共同面對北京的政治意志。
港台兩地學運和民陣組織形成前所未有的共識

港台合流,還體現在港澳居民移民台灣的上升趨勢,港澳居民將台灣視作可以避過政治和經濟風險的避風港。僅2018年有1267名港澳居民取得台灣身分證,是2014年人數的近一倍。今年一到四月則有400香港人移民台灣,比去年同期增加四成。學者分析,移民門檻、政治氛圍、社會動蕩和生活壓力是主因。台灣成港澳移民沃土,同時滋生對「一國兩制」的天生抗拒。
藍綠借機民意爭奪戰,至今綠營格局翻轉。從年初的「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講話,對台「一國兩制」提上日程,藍綠陣營為爭奪民意,都反擊回應。蔡英文民調自此不斷攀升,藍綠格局從「九合一」選舉到如今得以翻轉。香港反修例事件,綠營再一次抓住機遇,將亂象歸咎於「一國兩制」,台灣民意果斷站在了「一國兩制」的對立面,全然忘記民進黨執政的經濟疲軟。
初選民調結果顯示,蔡英文35.6768%,賴清德是27.4843%,韓國瑜24.5129%及柯文哲的22.7002%。有台灣媒體稱此次事件是幫了蔡英文的忙。蔡英文初選民調後表態,「黨內初選塵埃落定,此時此刻首要團結,將全力以赴,守護台灣主權」,「香港抗爭讓台灣人民更加珍惜現有的民主制度,守護主權也是身為總統最重要的責任」。將香港牌打到極致。
經濟上「獨立」,是強化並堅固核心技術上的獨立性和排他性。
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下的經濟走勢,成了台灣的「前車之鑒」。香港回歸以來,產業空心化,幾乎所有製造業,都轉移到內地。香港經濟結構中,第一產業佔比0.1%,第二產業佔比7%(其中製造業只有1.4%),另外92.9%均為服務業,服務業中又以金融、貿易、專業服務等高端產業為支柱。特別是近年來,中資金融企業佔據香港金融市場超半壁江山,超過60%總市值及80%多的IPO成交額均來自內地公司。雖然一方面,這給香港金融注入活力與實力,但是另一方面,這個結構最大的問題是,香港經濟產業空心,就業兩極分化且選擇單調,加之嚴重依賴內地。國際多元化的地位和優勢與新加坡比較起來漸行漸遠。
這對於台灣來說,則更加強化經濟獨立性。技術是命根子,是夾在兩大經濟體之間的「手裡有把米」。據台積電2018年報,在貿易戰波詭雲譎之時,台積電的願景,是致力於強化業務基本體質並加速技術差異化,強化網路安全既機密諮詢保護措施。以期成為半導體更強壯的力量。
台積電在半導體行業有市場領軍地位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台灣核心技術是台灣經濟的命根子。
貿易戰凸顯台積電在半導體行業的市場領軍地位。
貿易戰讓台灣優勢突顯。拓墣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9年Q2季度全球TOP10晶圓代工廠榜單中,台積電以75.53億美元的營收位居第一, 市場份額達到了49.2%,幾乎佔據半壁江山 ;三星以27.73億美元的營收位列第二,市場份額18%。
美國不時發出重新考慮香港獨立關稅的考量,這對於岌岌可危的香港國際地位來說,台灣似乎嘗到了產業結構合理和掌握核心技術的甜頭。香港的經濟結構單一,同樣可能被歸咎於「一國兩制」帶來的弊端。台灣的產業結構相對香港,一直穩定合理。GDP貢獻佔比來看,第一產業佔比1.5%左右,第二產業佔比33.5%左右,第三產業佔比65%左右,十年來保持基本穩定結構。第二產業中的製造業,近十年來增加了4個百分點。製造業中的電子產品,是核心技術的顯像。M1與M2在7-8%之間穩增長。
貿易戰讓台灣資源重新整合。台資從內地撤資回流跡象明顯,根據台灣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5月,台灣對大陸投資專案共有249項,共計金額1,905,131,000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投資項目減少了2.73%,金額減少了45.99%。據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5月台灣對大陸投資專案共有256項,共計金額3,527,566,000美元。

年  度 件    數  金    額(美金千元)
2018年 01~05月 256 3,527,566
2019年 01~05月 249 1,905,131

中美貿易戰以來,台灣資本形成增速驚人,從過去幾年的負增長,到近幾個月平均10%左右的增長。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截至5月底的統計顯示,受惠於中美貿易戰,台灣作為轉單出口,2019年第一季台灣對美出口大幅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20.4%。
蔡英文執政並沒有大的變化,台灣老百姓也沒有發現蔡英的治台有新的起色,全憑外部形勢的變化,影響了島內變局。去年的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執政優勢幾乎喪失,深綠四位大佬還刊登廣告要阻止蔡英文連任。島外形勢風起雲湧,港台走向合流,半年內蔡英文翻身,兩岸關係未來難測。

(Visited 2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