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做好人才工作提出要求,強調要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2018年,科技部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科技人才發展規劃》強調,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必須深刻認識並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新要求和國內外科技創新的新趨勢,建設一支數量與質量並重、結構與功能優化的科技人才隊伍。大環境下,各地政府需思考研究如何發揮人才在科技發展領域的重要性。

8月底,江蘇靖江在京舉辦2019國際諮詢委員會年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鄂維南,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等專家學者與會並給予專業意見。《超訊》受邀參加會議,在靖江全力打造智能製造城,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當下,對如何招才引智提出三點觀察思考。

要引得來人,還要留得住人

留住人才有三個要素,一是價值夢想,二是生活配套,三是發揮比較優勢。
價值夢想是第一要素。當下,中國越來越多城市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上至各省市,下至各區縣,送錢送房送戶口,只為了吸引人才。但引得來人,還要留得住人。常言道“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特別是願意到二三線城市發展的人才,他們更看重的是才華得以彰顯的平台,夢想得以實現的舞台。
人才渴望事業和平台,作為一個以製造業聞名的城市,靖江市提出打造“長江未來港、智能製造城、生態宜居地”的美好藍圖。夢想有了,還需要事業有平台,發展有空間,讓人才實現自身的價值,才能加速釋放創新源動力,加快撬動產業發展加速度。這需要各園區與企業瞄準構建智能製造城的產業體系目標,搭建好人才引進與技術交流和培訓平台,全面促進制造業的動力轉換。

智能製造打造靖江產業新優勢

生活配套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吸引人才不僅要考慮人才本身,還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家人的需求以及生活的便利,真正免除人才的後顧之憂,例如,作為中德合資最為密集的城市,江蘇太倉在留住外國人才上別有用心,齊全的城市設施、融洽的文化交流氛圍和優惠的政策都令在華德國人流連忘返。麵包房、香腸店等一應俱全,每到舉辦啤酒節,就連在蘇州和上海的德國人都會過來。孩子所需要的國際教育也都能滿足,使引進的國際人才可以在沒有局限的情況下大展拳腳。
人才還要發揮比較優勢。給老虎一座山,給猴子一棵樹。引進的人才要盡量解決當地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當地人能解決的,再花高價引入人才做重複勞動力,就是浪費資源。靖江圍繞智能製造、園區建設、金融與現代服務業三大重點領域發展,人才引進也可以瞄準領域內重要人才發力,例如,吸收一些高端裝備製造、航空製造等產業領域人才以及熟悉經濟工作、精通金融工作的人才,切合各板塊、各園區發展的要求,這樣才能補足高質量發展的短板,打造產業發展的新優勢。

要築巢引鳳,更要以鳳引鳳

人才身邊往往集聚着人才,有些人才在一個城市落腳,也會吸引身邊人才前來,而大量同類型或相關人才按照一定的聯繫匯聚起來,會形成集聚效應,不僅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還能把人才身邊的資源和資本引入進來。

靖江市

香港大學前副校長,後從教職退休,擔任校長資深顧問和招生總監的John Spinks 教授,一年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天上飛,全球招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香港,剩餘三分之一在加拿大和英國。他將各地資源有效互動整合,為學校國際化增添了原動力,也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匯聚在了香港,這些源於他“心”和“智”深愛着香港,無論身在天涯海角,心繫港大發展。
《超訊》曾專訪過一名南非籍飛行員Duncan Fuller,他並非在香港出生,但卻以香港為家,為此還拒絕了很多去其他國家工作的機會,因為香港的國際化和配套,他的心留下了,還吸引身邊的人前來香港。
這些都是人才吸引更多人才的例子,當人才形成集聚效應,對城市的發展會產生重要作用。例如,江蘇太倉高新區內的德國企業近300家,這些企業看似分散獨立,其實聯繫非常緊密,不僅形成了產業鏈,還發揮了“扎堆效應”,吸引更多德企和人才爭先恐後去太倉發展。再加上太倉的“創新人才培育計劃”對德企設立專項名額,通過每年給予人才“項目資助+生活補貼”的方式,吸引企業管理類和技術類人才。不僅使得德國人才集聚,也吸引了他們身邊的資源。
人才集聚是產業集聚的基本條件,對產業聚集產生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一個高端優秀人才可以引領一項科技創新,催生一個產業,甚至帶動一方發展。而眾多優秀人才的集聚將儲備更多更強大的創新潛力,為創新驅動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在經濟下行壓力大、製造業普遍不景氣的大背景下,工業立市的靖江,需要集聚重點領域優秀人才,創新驅動產業的發展,才能保持十足的增長動力。
工業立市的靖江,需要集聚重點領域優秀人才

要物理留人,還要留心留腦

留住人才,不僅僅體現在物理概念上,更重要的是留心留智留腦。事實上,很多人才都是香餑餑,各地競相爭之,加上互聯網發達,不一定人在,但心和資源要在。更重要的,是把人才的資源、智慧、想法等等,充分利用並能夠落地。
有一些地區,短期招到了人才,後期又失去了人才,留不住人心,還不如不招;有些人才好不容易才引進,一石激起千層浪,但幹了一段時間又覺得不適應,拍拍屁股走人。招才引智,引來人才只是一個開始,如果人才沒有發揮出專長和能量,結果等於零。
很多企業,尤其是製造業相關企業抱怨招不到人才,認為當下年輕人不願意到工廠去做技術工人。其實,問題的根源在於沒有留住“心”,這和企業的鼓勵和引導也有着很大關係,如果企業可以賦予普通工作崗位崇高的理念與高尚的標籤,出台相應的激勵措施,激發積極性,留住人心,那麼,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在技術崗位上實現價值,發光發熱。
在一流高校、一流學科密集的長三角地區,可以通過更靈活的方式引進人才,例如採用“星期天工程師”的方式,讓高校的科學家、研究人員更順暢地到企業中去,留住科技創新人才的“智”和“腦”,充分發揮他們自身能力,帶動產業發展,解決人才安置問題,也節約了引才成本,讓用人單位輕裝前行。

超訊國際傳媒副總裁馬超

在跨區域交流更加緊密、人員流動更加頻繁、人才需求更加多樣化的新形勢下,靖江應以創新思維不斷探索營造“人盡其才”的用人環境,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投身到“長江未來港、智能製造城、生態宜居地”的建設中,把握城市發展機遇,為靖江未來發展點亮光明。

(Visited 3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