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大王」曹德旺[/caption] 臨近年末,一則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要「跑路」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媒體對曹德旺採訪时,他表示中國「除了人力,什麼都比美國貴」。这句话的背後,則是曹德旺名下的福耀玻璃準備投資1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一家玻璃工廠。由於這則新聞扣合了當前各界對中國營商成本過高的認識,引起媒體廣泛報導。在聯繫此前曾引起熱議的「日本軟銀孫正義投資美國」、「台灣富士康要在美國生產蘋果手機」的新聞,人們不禁擔憂。特朗普即將上臺,他宣稱的「美國第一」,要招回美國企業及大幅削減稅收及高額徵收中國產品進口稅等,是要讓中國告別「世界工廠」。 特朗普將讓中國告別「世界工廠」?其實,特朗普沒有那能耐,可以叫中國告別的還只能是中國自己。中國的高稅收、企業的高成本、政府高緊縮等不再邁開改革開放的步伐才會是要了中國製造業命的動因。 有媒體提出,特朗普將讓中國告別「世界工廠」時曾指出,台灣富士康、福耀玻璃等知名企業準備投資美國的新聞頻出,也反映出美國特朗普贏得大選之後國際經濟界的一種心態。由於特朗普在競選期間高調提出要「讓美國更強大」,還提出了要把企業所得稅從目前的35%一次性降到15%的主張,還特別提到中國製造業製造了美國失業,他要攔截中國產品,要將中國的進口貨品的關稅增加45%,這個些言論令外界對於其上臺後美國「製造業回歸」的前景表現出期待。 其實,回顧一下,中國製造的世界工廠崛起,不是因為美國謙讓,不是因為美國的保守主義政策給了中國機會,而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是改革開放政策給了中國發展的機會。中國簡政放權、中國讓利優惠等,釋放出有利企業發展的空間。那時「三來一補」、外商投資、國退民進,加上中國的人口紅利,都讓中國企業有了國際競爭力,讓這個國家贏得世界工廠的美譽。可見,這個美譽與他國無關,與中國自身有關。 今天,一則曹德旺美國投資被認為背後有中美經濟的大棋局,是美國布下拉黑中國製造業的陷阱。這反倒有些陰謀論的論調。一個企業,決定在哪設廠,一定是根據市場現狀的,哪里成本低容易賺錢往那裏去。另外還有,走出去,既符合消費地建廠的市場要求,也符合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要求。參與國際競爭,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最終都還是要走出去的。要知道,全世界未來最大的市場在中國,只要中國市場需要玻璃,他在中國仍然有工廠,大量的生產還在中國,總部還在中國,他的玻璃製造就沒有離開中國的理由。 說中國是「世界工廠」是因為早些年中國的快速發展,而目前中國還是保持著世界大量的低端日用品都是中國製造,從美國的大超市到非洲的小商鋪,出售的商品很大部分是來自中國。隨著發展,中國企業走出去,在世界各地開製造工廠,收購企業,那是另外一種中國的「世界工廠」,絕對不是什麼壞消息。 我們不否認,中國製造業的優勢在削弱,成本在提升,稅收也在增加,這些都需要政府用深化改革來重振。特朗普可以減稅,崇尚改革的中國政府為什麼就不能呢?面對市場考問,相信中國政府也會相應作出調整,而不會殺雞取卵。 [caption id="attachment_3978"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e5%8d%8e%e8%a5%bf%e6%9d%91
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caption] 地處長三角的江蘇省江陰市,曾經是民營企業的發源地,現在是中國製造業的重鎮。2015年,160萬人口的江陰實現GDP總值288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經濟總量在全國縣域經濟中排名第一,而其中傳統製造業在工業總量中貢獻超過70%。從民營經濟發展到至今,面對服務業轉型,房地產高價等誘因,江陰企業仍然可以守住製造業,背後就是一雙政府有形的手在支撐著。年初,江陰政府出臺百億人民幣支持產業轉型升級,在‘十三五’期間實施,力推全市產業升級轉型,惠及轄區3萬多家企業。為企業減負、給企業自主,江陰政府為企業守住製造業做好服務。 在中國大力推動服務產業、房地產發展中,江陰製造業依舊,模塑科技、雙良集團、揚子江造船、陽光股份等一大批製造業企業仍然守在世界工廠的陣地。中國製造業靠政府給政策,靠企業創新能力和企業家理念,未來是否能守住,靠的還是這些。small-logo
]]]]> ]]>

(Visited 6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