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逐漸好轉,3月3日新增新增119人感染新型肺炎,數字連續第3日下跌。在香港,雖然特首林鄭月娥3月1日在社交網絡上表示,香港確診數字低於鄰近國家,以及意大利、伊朗等國,證明措施有效。但是確診個案到3月3日已經累計100宗,香港衛生署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香港已經出現小型爆發的情況。


從2月8日香港采取變相“封關”的入境措施以來,已經快壹個月,可以看出,香港的疫情發展仍未到令人樂觀的地步,張竹君表示,目前出現多起找不到源頭的確診個案,已經屬於聚集性的爆發。她呼籲要保持個人及環境衛生,保持社交距離,減慢傳播的速度。
與此同時,許多香港生活著的人已經憋不住了,隨著香港公務員、企業員工自3月2日起逐步復工,社會上對疫情恐慌和不安的情緒也有所下降,“馬照跑,舞照跳”,警惕意識的下降導致香港的壹些防疫漏洞開始逐步擴大,出現三個挑戰:人流聚集的情形不斷再現,防疫措施不同步,再加上日韓、歐美等國疫情不斷惡化,香港仍未完善相關措施,對於下壹階段香港的防疫工作來說,現在還遠未到可以放松的時間。

人流聚集的情形不斷再現

因疫情影響,香港賽馬會2月4日宣布香港101間場外投註站停止服務。當時,對於不少熱衷六合彩和賽馬的人士來說,可謂是壹大噩耗。
不過,一個月過去了,“好消息”也來了,3月2日,賽馬會重開了17間場外投註站,並提供有限度服務,包括兌換現金券或彩票、開設投註戶口及投註戶口存款。終於可以兌獎了, 重開第壹天,這些投註站門口驚現大量人流排隊輪候服務,荃灣、深水埗、旺角等多區投註站外近300人排隊,排隊約等兩小時才能入內。
雖然賽馬會只容許有限人數於同壹時間進入投註站,必須佩戴口罩及量體溫,但是還是有大批人士在門口長時間聚集,看到這壹情景,有港媒發問:難道疫情結束了?
事實上,這只是香港社會近期的壹個縮影,工作日各寫字樓下人頭攢動,周末香港各大山頭也被遊人占滿,還有環保團2月24日在獅子山郊野公園清理,發現8公裏路就清理出22公斤的垃圾。
滯留在外地的港人也呆不住了,據港媒報道,3月1日周日,從深圳灣口岸入境香港的人忽然擠爆了整個入境大廳,有人排隊5小時才成功入境,也有人稱現場約有上千人等待入境,大家都擠在壹起。雖然入境香港後要接受強制檢疫14日,但看上去大家似乎都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不過也有人指,入境人士中香港人及內地人數比例均等,相信壹部份人士是學生,原因是DSE(香港的文憑考試)沒改期,他們只有來香港應考。
不過,也有人認為是香港人性化的隔離措施,讓很多人不再懼怕。據了解,港府推行強制隔離措施後,由社會福利署負責“送外賣”,為接受家居檢疫人士補給及運送物資,福利好到令人羨慕。
最近,就有人在社交網絡上放出照片,稱隔離期間,社會福利署送上了大量的食品,許多人感謝特區政府的人性化,有人稱“能不能多隔離倆月”,“我感動死了……還全都免費啊!香港特區政府也太好了”;還有人形容運送物資人員“整個過程都是帶笑容的,真的有種被愛的感覺。”
不過,社會福利署的前線員工就慘了,據說,有員工曾接連數天要向同壹檢疫住戶運送肥牛和雞,供對方吃火鍋之用;有檢疫住戶更壹次要求6支拖把,也有住戶要求40罐罐頭,並註明包括午餐肉。數據顯示,由2月8日至2月27日,社會福利署向超過3,500位接受強制家居檢疫的人士提供支援服務。當隔離也變成壹種福利時,是否還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如何做好平衡,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全城防疫措施不同步

人流聚集的情況越來越常見,另壹個問題又出現了,香港有些公共場所管理較為嚴格,如銀行等地,出入都需嚴格檢查體溫,但是有些場所就好像不設防,有些寫字樓隨意出入無人過問,壹些公園和街角,周末圍滿了外傭,大家壹邊野餐壹邊唱歌,很多人還不戴口罩,也沒有人管。
當然,香港社會運作需要逐步回復,港人也需要復工,但是人流增多後,疾病傳染機率也必然增加,無論是港府,企業還是壹般市民,都要保持警覺,特首林鄭月娥也曾表示,市民健康放首位,防疫工作宜緊不宜松。那麽這個“緊”,就應該是全香港的“緊”,要做到同步進行,絕大多數公共場所都應該規管人流,並做好體溫檢測,積極排除隱患,這才是將健康放在首位的做法。
3月1日起,香港18萬公務員已經陸續復工,許多企業也隨即跟隨,公共場合人流已經開始增多,對於港府來說,當務之急,應該繼續加大防疫工作,呼籲雇主為員工安排彈性上班和午飯時間,保持辦公室等場所的空氣流動等,並且在全港同步推行,將傳染風險減至最低。

嚴防境外輸入刻不容緩

除了“內憂”,“外患”問題對於香港防疫的緊迫性正在逐步上升,目前香港的關口檢疫制度只針對曾到訪內地人士,對歐美訪港人士卻相當寬松,有港媒報道,從2月25到3月2日,香港機場的入境國際旅客近1.3萬人次,早前更有從英國倫敦抵港的乘客,轉船往深圳蛇口後發病及確診。在國際疫情大爆發的重要關頭,香港也必須做好應對措施了。
目前,港府的防疫措施只針對內地、韓國、伊朗及意大利部分疫情較嚴重地區。對歐美大多數國家卻仿佛“不設防”,並未啟動特別的防疫措施。對於港府來說,有必要因應歐美的疫情變化,因時制宜調整防控政策,采取更嚴格的口岸檢疫措施,例如要求從歐美壹些疫情集中爆發入境的人士接受14天強制檢疫,必要時減少乃至停飛往來疫情集中爆發地的航班等。
目前,內地對反向傳染已經做出應對措施,香港作為國際都市,對外開放程度高,與歐美等國人員往來密切,更不能掉以輕心。
應該看到的是,香港的防疫工作在取得壹定效果的同時,還兼顧人性化,在日韓和歐美國家紛紛出現搶購潮的時候,香港的物資充足,近期生活必需品無人搶購,疫情也未見大規模爆發,世衛組織公共衛生緊急計劃執行主任瑞安(Mike Ryan)也稱贊香港,表示香港和新加坡雖然沒有完全“封城”或禁絕旅遊活動,過去六個星期亦非常有效地制止和降低病毒傳播。
不過,香港變相“封關”近一個月來,疫情在全球已經出現了新的變化,對於港府來說,挑戰仍在艱巨,面對出現的漏洞,不斷完善防疫工作正變得刻不容緩。

(Visited 12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