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爆發,“群體免疫”作為新抗疫名詞出現後,所產生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這種防疫方法,可能使得成千上萬的人成為防疫的犧牲者。英國首相約翰遜就是創導者,他甚至向英國人示警:“更多家庭可能會失去他們的摯愛。”這是一種極殘忍的防疫術,首相自己都不幸中招,又幸運地成為帶抗體者。
然而“群體免疫”一旦成功,在病毒沒有發生變異的情況下,哪怕出現又一次蔓延,採用這種方法的國家也不會受到傷害。現在需要關心的是,採取另一種防疫方式的中國會不會陷入沒有免疫的巨大的旋渦之中?
尤其是中西方國家走向了不同的防疫道路,歐美一些國家在付出沉重代價後,一部分人真的形成了抗體,而中國對病毒嚴防死守初戰告捷,但絕大多數人從未被感染而對病毒缺乏免疫力,這就難免形成“免疫落差”。在西方越來越多人檢測感染又走出來以後,如今這種擔憂和疑問開始引起注意了。有專家擔心,這樣的“免疫落差”,對中國再次大流行會不會構成威脅?會不會成為中國下一次病毒流行的挑戰?
這並非聳人聽聞,16世紀初,大部分歐洲成年人已獲得對天花病毒的免疫,而美洲印第安人並沒有抗體,當時,300多名西班牙殖民者來到南美洲,很快被阿茲特克人給俘虜了,但是這些俘虜攜帶了天花病毒,在不到10年時間裡,讓整個南美洲人口減少了75%。
同理,西方國家一旦形成“群體免疫“,必然對中國造成新的衝擊。當下,中國防疫的壓力依然嚴峻。在哈爾濱,一名87歲的確診病患甚至已累計傳染超過80人,其中23人是無癥狀感染者;而這名病患引發的疫情,導致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停止門診。而外圍真正的衝擊可能還沒有到來,西方國家的“群體免疫”一旦成功,中國將面對兩難境界,可能要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里繼續維持甚至強化管控措施,對中國帶來巨大挑戰。

西方繼續進行“群體免疫”

歐洲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英國一度提出“群體免疫”,但被批評為應對消極。英國政府隨後改變策略,宣布封城等更積極的應對措施,不過,雖然表面不說,但歐美一些國家所追求的”讓感染人數曲線平緩”的做法,其實已經走在了實現“群體免疫”的道路上。
“群體免疫”是歐洲在應對傳染力高、死亡率低的大型流行病時的策略,透過讓很大比例的人或動物群體感染病毒,從而產生抗體及獲得免疫力,產生多數免疫後果,研究人員一般“群體免疫”門檻設定在60%。


4月上旬,德國科學家發表研究報告,指國內一個重災市鎮,有15%受感染者體內出現抗體,外媒形容歐洲可能逐漸步向“群體免疫”的目標。
德國發表的報告中指,這種情況下,新冠肺炎死亡率或可低至0.37%,稱當60%至70%人口免疫時,病毒就會消失。波恩大學病毒學教授斯蒂爾克(Hendrik Streeck)認為,研究結果反映德國將可逐步解封。
“群體免疫”最典型的還是瑞典,瑞典是世界各國中防疫措施最寬鬆的國家,堅持不隔離、不封城、不進行大規模檢測的防疫政策。瑞典駐美國大使奧洛普斯多特4月26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宣稱,斯德哥爾摩已有30%的人達到“免疫”,5月就可以實現“群體免疫”。不過,從數據上看,截至27日12時,瑞典確診病例18929例,死亡病例2274例。美國國家公共電台也稱,瑞典這樣的數據與其北歐鄰國相比“並沒有預示着好兆頭”。
4月23日,新型冠狀病毒重災區之一的美國紐約州公布首階段病毒抗體檢測初步結果,顯示近14%受試者體內有病毒抗體,州長科莫表示,這或反映新冠病毒致命率遠低於現時數據,研究或為未來重啟經濟活動提供參考。
不過,“群體免疫”方式之所以充滿爭議,就因為看似理論上可行,實際上是否真的能夠成功,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包括方式殘忍,病毒有可能變異,難以控制等等。
與此同時,“群體免疫”帶來的影響也是深遠的,按照西方這种放任傳染、物競天擇獲得免疫力的搞法,估計中國相當長一段時間都要限制出入境了。殘酷的物競天擇讓部分西方人獲得免疫力,但中國抗疫採用的方針是打殲滅戰,雖然取得明顯的巨大成績,但因為沒有群體檢測,中國人有沒有免疫力,中國人有多少免疫力還是個迷。中國人對新冠病毒的抵抗,可能還需要靠疫苗。不過,這可是18個月的漫長等待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日前提醒,別以為中國已經“戰疫”成功,疫情並未遠去,對於新冠病毒“我們還都缺乏想象力”,西方“群體免疫”亦將對中國未來開放帶來不利影響。
具體而言,世界性的“群體免疫”對中國可能形成的考驗有以下四點:

1 考驗中國什麼時候開放國門

目前,西方學術界普遍認可的一個基本判斷是,病毒已經徹底堵不住了。也就是說,這個病毒有很大的可能會與人類長期共存。面對一個堵不住的病毒,他們認為 “群體免疫”最有效,但這對中國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中國不僅需在未來數月里繼續維持甚至強化管控措施。到了疫情後期,一旦歐美人群有免疫能力,中國開放國門還會面臨風險。這意味着歐美的“群體免疫” 將防疫拖成了持久戰,中國將受到很大影響。
目前來看,中國防疫就面臨很大壓力,隨着輸入性病例的增大,中國一南一北均在近日加強防控,黑龍江綏芬河市限制居民離開本市。如果從綏芬河口岸入境需接受三階段共35日隔離。廣東省深圳市宣布,由28日早上8時開始,經深圳口岸入境的人士,均需在深圳市就地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黑龍江防疫措施升級,並要求由綏芬河口岸入境的旅客接受三階段共35天的隔離檢疫。防止境外輸入性風險仍是當下中國抗疫最大的挑戰之一,“群體免疫”只會令這一挑戰更為嚴峻。
王辰表示,將來可能出現一個情況,就是歐美人群遭受大的損失後,人群免疫能力亦得到提升,因此可以敞開國門。而中國人均醫療資源較低,要保持國門開放,只有依靠醫學。

2 考驗中國如何防範外國“全民免疫”的戰果

4月26日,國家衛健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指需要常態化防控工作,應防疫情反彈及輸入。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表示,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存在疫情再次傳入中國並引起新一輪傳播的風險,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任務十分繁重。
當“全民免疫”在西方成為戰果,開放的中國是否會因為沒有免疫能力而再次遭殃?
按照當前全球的抗疫情況,疫情在今年夏天結束基本已經不可能。如果歐美等國疫情繼續向縱深演化,那麼跨年度疫情風險越來越大,抗疫一旦變成“持久戰”,最終可能將所有國家拖下水。
而這使得中國防疫面臨兩難選擇,“全民防疫”對中國的衝擊是兩方面的,如果開放國界,歐美已進入“全民免疫”,經過“免疫”的西方民眾,有沒有再傳播的可能?中國民眾能否經得起這樣的“傳播”?這還是謎一樣的考驗。源源不斷的西方人士進入,中國會不會陷入防疫“持久戰” “拉鋸戰”?

3 考驗中國是否要進行“全民免疫”

世界各國都希望儘快重啟受疫情重創的經濟活動, 智利還計劃以康復者的抗體作為健康指標,發出“免疫護照”,容許他們恢復旅遊和工作。一旦其他國家都開始以是否免疫作為標準,中國很有可能被排除在外。
這時候,如果繼續以“堵”的方式來應對疫情,經濟發展和社會資源總有一天會被拖垮,有觀點擔心中國的策略未來不得不開始轉變,被迫也要進行“全民免疫”。


但是中國早前的嚴防死守已經初戰告捷,是否有必要再重新來一遍?如果重來一遍,那麼之前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去堵,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有媒體認為,現在中國已經面臨這樣的兩難境地,在疫苗研發成功的空窗期,中國邊工作邊抗疫的“常態”,客觀上也走向變相的群體免疫。一個國家不可能長期執行“封城”,肯定要解禁,一旦解禁,就要學會和病毒相處,而學會和病毒相處,就避免不了“全民免疫”的議題,在疫苗和特效藥面試之前,這方面的爭議還會持續。

4 考驗疫苗研發的速度

不過,中國並不贊同“全民免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日前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沒有國家可以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只靠群體免疫策略,就可以把傳染病控制好。他舉例說明,如麻疹、天花、百日咳等傳染病,在中國沒有計劃免疫前,已經達到群體免疫,但效果極差。
由此看來,既然“全民免疫”行不通,疫情又是一個長時間的考驗,那麼疫苗才是治本的長遠方案。
不過,疫苗一般測試期長達12至18個月,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4個多月了,樂觀來看,疫苗也需要8至12個月才能問世。這還沒有算上病毒變異等不確定因素。
中國正在傾盡全力加強研發疫苗,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新冠病毒疫苗研發計劃,其中一種腺病毒疫苗及另外2種滅活疫苗,已進入二期臨床試驗階段。不過,在疫苗未研發成功的當下,戴口罩是目前防範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措施。
美國著名慈善家、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表示,如果一切順利,可望在1年內實現新冠病毒疫苗規模化生產。不過,他同時也補充說,這項工作也可能需要2年的時間。蓋茨目前正在資助7項最有希望成功的疫苗研發工作。
問題還沒有完,疫苗成功還需要規模化生產才能拯救大多數人,肯定有一個緩慢的過程。每個國家會從自己國家利益出發,首先保護自己公民,而且也不可能所有人都第一時間接種,像比如老人、醫護人員、一線人員等重點人群先接種,有富餘之後再擴大。但對於中國來說,只能儘快成功研發出疫苗,然後讓大部分人接種上疫苗,才能更好應對可能到來的“免疫落差”衝擊。
疫情發展撲朔迷離,近期中國一南一北加強檢疫只是防疫常態化的一個縮影,在疫苗出來之前,哪怕解封,事實上也很難恢復以往生活的態勢,再加上未來可能會面臨的“免疫落差”威脅,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可能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Visited 55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