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時常成為新聞熱點的香港大學,在2017年2月1日,又爆出來一個大新聞,上任兩年的校長馬斐森(Peter William Mathieson),宣佈辭職。隨後的資訊顯示,馬斐森最遲將於2018年一月離任,屆時將出任英國愛丁堡大學校長。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李國章稱馬辭職無關政治原因,是其私人決定。

馬斐森(Peter William Mathieson)

原為英國布裏斯托大學醫科及牙科學院院長的馬斐森於2014年4月接替前校長徐立之上任,5年合約尚未到期便提出辭職,他在向全校師生的郵件中表示,全球極少數的大學得以使他離開港大,但愛丁堡是其中一個,他的離開由於個人原因,並且是與家人深入商討後的結果。

馬出任港大校長後風波不斷,他於2014年「占中」期間現身運動現場,並指責警方928施放催淚彈的行為。因此在上任初期因開明形象獲學生喜愛。

身為校監的梁振英在2015年施政報告中點名批評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後,《文匯報》隨即狠批馬抗拒校監,包庇港獨,批港大為「英國勢力的政治堡壘」。

政治色彩濃厚的香港大學一直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位居校長的馬斐森自然難以獨善其身,其後的副校長任命風波又將其捲入輿論中心。

2015年下半年,港大法律學院前副院長陳文敏因「包庇戴耀廷策劃佔領中環運動」等問題被校委會拖延任命學術及人事資源副校長,理由是部分委員要求等待首席副校長人選誕生後再做定奪。在這場任命風波中,馬斐森被架空,他在其後的學生圍堵校委會騷亂發生後斥責其為「mob rule(暴民管制)」,並指會將現場錄影提供給警方。

諸如此類的系列事件發生令馬在學生及校職工心目中形象受損,港大時任學生會會長馮敬恩稱他為「打工仔」並在社交媒體上諷刺其「寫靚CV就走人」,指其把港大經歷當作踏板。現在看來,這塊踏板果然有效,愛丁堡大學於去年八月開始遴選校長,於今年年初確定人選後,馬果斷請辭。而在此之前,馬未曾擔任過校長或同級職務。

對於即將卸任的馬斐森,輿論評價兩極化。因副校長任命風波辭去校委一職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稱其為好人,好領袖,贊其將不同意見融合,令港大可向前行。

港大教師及職員會主席張星煒指責馬未到任期結束就辭職,是不負責任,形容其行為「會被全世界人感覺港大好差」。

而港大學生會會長孫曉嵐因其在校委會期間的表現認為馬對於學生不夠信任,曲解學生。

這位港大校長自選定以來就一直飽受質疑,作為唯一候選人的馬斐森在上任之前,被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主任盧寵茂批為「無知,無能,無心」,時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播研究中心總監的陳婉瑩稱其「誤讀香港現在整個大環境」。

不懂中文、不了解本地文化和政治環境,任期內港大排名下跌,獲捐贈下降,這些矛頭都指向了這位「洋人校長」。誠然,與其上任徐立之相比,治校12年,百億捐贈,百周年校園建設等成績都是馬無法企及的,但徐亦因百年慶典將李克強編坐校監位置引起8.18風波,促其離任。可見,在政治的香港,政治的港大,任誰都難以明哲保身。

相關媒體指出,愛丁堡大學現任校長年薪遠低於港大校長,馬跳槽後減薪約四至五成,若不是港大校長這塊山芋太燙手,馬斐森也不會如此匆匆卸任。

(Visited 6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