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打造上市公司萬事興的民營企業家、山泉村黨支部書記李全興,以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用「民主促民生」理念帶領江陰市山泉村村民脫貧致富,讓村民當家作主,主動維護村容村貌和公共利益。

 

中共中央國情調查委員會主任胡石英考察山泉村後,寫了一首激情洋溢的詩: 「山河是處蕩春風,泉澗逢時洗碧空。村女歡聲門對戶,好花綴絡紫複紅。」這首詩,也可以說是代表了他對山泉村黨支部書記李全興工作的大力肯定。

坐落於民營經濟重鎮江陰,毗鄰華西村、向陽村和三房巷村等明星村莊,山泉村的環境優勢可謂得天獨厚。可在2009年之前,這裏經濟停滯,環境惡劣,人心渙散,暗流湧動,在周邊衆多發展迅速的明星村莊的映襯下顯得愈加失落。窮則思變,2009年已經在商界打拚成億萬富翁的李全興以96%的高票率被山泉村民選爲村主任,從此山泉村掀開了「三年大變樣」的新篇章。

 

白手起家 艱難創業路

與當年的「塑膠花大王」華人首富李嘉誠年輕時的經歷相似,李全興也是從做塑料製品開始,90年代初,在一間18平米的小作坊裏,帶著借來的5000塊錢和兩個僱員,李全興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我們這些人是地道的農民,我們的出身,成長包括學習的技能就是種地,」李全興向《超訊》講起自己的創業史感慨萬千。20多歲趕上改革開放,於是從打了多年交道的土地中走出來,開始自己創業。創業之初,沒有技術、資金、機器、經驗、管理,有的就是要改變自己生活的强烈願望。摸著石頭過河,是對新中國改革者和最初的創業者們最恰當的描述,當初的他們,沒有能力選擇,也沒有能力投資,最需要考慮的就是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懷揣著這樣質樸的願望和敢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千千萬萬像李全興這樣的排頭兵在改革開放後的市場大潮中生存下來,發展起來,推動了中國市場經濟規則和秩序的建立,奠定了今日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和發展格局。

李全興任董長的萬事興汽車科技集團是一家涉及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渦輪增壓器,墻漆材料等領域的綜合性集團企業,現有員工500多人,每年産值5~6個億,産品銷往全國各地。去年,公司上繳1060萬元稅收,支付大約2380萬的工資,就是這樣一家擁有國家馳名商標的企業,最初就是由李全興借錢創辦的小作坊發展而來。

萬事興汽車科技創始人李全興

衣錦還鄉 挑起興村重擔

李全興接手時的山泉村是個不折不扣的爛攤子,不僅負有高達4700萬元的債務,村民與村民之間,群衆與村幹部之間,都存在隔閡,即使是對高票當選的李全興村民們也充滿了質疑。但他用自己的能力和真心,迅速打開局面。先是從自己的企業借款還上村裏債務,然後在村裏實行民主决策,堅持村務公平公正公開,就拿全中國最難解决的拆遷問題來說,在山泉村的拆遷沒有一起糾紛,因爲安置規劃、戶型面積,全部由村民共同决定,自主挑選。村民充分擁有選擇權,自然沒有怨氣,各項改革平穩實行。

李全興以「民主促民生」的理念帶領山泉村村民脫貧致富,讓村民當家作主,有了主人翁的意識,自主維護村容村貌和公共利益。 僅僅在李全興上任後第二年,山泉村就擺脫負債,實現村級收入3585萬元,比2008年增加1803萬元,人均村級收入一下躍升至全鎮第三位,更被評爲「江蘇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江蘇省生態村、江蘇省民主法治示範村」。 山泉村的奇迹離不開李全興的嘔心瀝血,他那一根根白掉的頭髮就是村莊巨變的見證。

 

堅守以實體經濟爲主業

李全興跟《超訊》談起他治理公司的理念,這也是他公司名字的由來。「你來公司上班的一個人,不光看成一個人,是一個家庭。這個人在萬事興工作,你這個家庭就會穩定,就會幸福。這就是所謂: 家和萬事興。」

「你這個人到萬事興來工作,我們不是把你看成一個人要找份工作,我看成你是背負著自身的理想抱負目標來工作,我們要給你舞台給你機會,讓你去實現。這就是所謂: 人和萬事興。」

這是作爲一個企業,萬事興的核心理念和文化,也是李全興作爲一個企業家的責任感。企業有了積累之後,擴大規模,重新投資,這種擴大和發展,就不再是爲了自身和家庭的需要,是爲能養更多的人,繳更多的稅,用李全興的話說現在是爲了責任在努力。

萬事興股份生産的汽車零部件行銷全國,醫療器械銷往全球,在市場被資本和金融席捲的今天,李全興還在堅守以實體經濟爲主業,實屬不易。 在中國實體經濟遭受衝擊的這幾年,房地産和金融的回報與實體相比相去萬里,因爲培養一個工匠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做到的,金融公司可以幾十萬請一個人,但這對於實體經濟企業來說不可能。

關於實體經濟的堅守,他對《超訊》表示:「做實體經濟,必須耐得住寂寞,必須沉得住氣,必須脚踏實地,必須可持續。」對於李全興來說,堅持發展實體,一方面是因爲這是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優勢,沒有太大的風險,比較穩定。更深層的是因爲江陰人勤勞節儉的傳統,「不會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追求實實在在。」正是江陰的整體環境,培養了實體經濟的氛圍和底蘊,無論這裏的企業如何枝繁葉茂,都脫離不了江陰這棵大樹務實的根。

繼續發展實體經濟爲主體並不意味著李全興固步自封。2014年萬事興醫療上市新三板,2015年萬事興股份上市,對於上市,李全興主要考慮到的還是公司的未來,他希望能够通過上市將民營企業幾十年形成的文化機制傳承下去,同時通過這個過程將公司規範起來,讓老員工以股權的方式受益。 關於未來,李全興還是强調要脚踏實地,做大做强企業,「用IPO,用資本加實體,」但「不是爲了上市而上市。」

實體加科技,實體加創新,實體加資本,這是堅守實體經濟的企業生存和發展之路,也是李全興這樣的江陰人穩中求變,脚踏實地的選擇。這些實體經濟的企業家們堅守的不只是一種企業形式,更是「野蠻人」和「資本大鰐」所缺乏的社會責任感。

(Visited 45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