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截至目前,香港確診病例數仍處於上升態勢,防疫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中,想要有效地阻斷病毒傳播,使疫情的風險降到最低,尖端科技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


日前,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統表示,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采用新的科技手法——納米光觸媒噴劑為巴士的消毒防疫工作助力,最大限度地保障疫情期間普通居民的出行安全。
其實,香港作為聯通海外、信息高度發達的資訊平臺,又具有國際壹流的學術科研機構,利用科技投入如今的防疫戰,可謂優勢明顯。而香港緊鄰內地,如果能在當前與內地加強科技防疫的成果經驗交流,必將為全國的抗疫工作做出獨特的貢獻。

車廂消毒、隔離管控,都有科技助力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巴士密封的車廂容易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2月24日,香港恒地主席李家傑、李家誠透過家族捐款設立的“抗疫基金”宣布,基金會將全額資助,為公共交通工具免費噴塗能長效消毒的納米光觸媒,將新的科技手段引入日常防疫工作。
這壹名為“納米光觸媒”的產品和技術由香港本地創科公司“睿致科技”(Raze Technology) 研發,獲國際認證,可以對公共交通工具的車廂進行醫學級消毒。這壹技術可長效殺滅及抑制超過99.9%的病毒和細菌。保護膜噴上壹次可長效維持三個月,而保護膜即使斷絕光源後仍可繼續運作8小時,令消毒效果不會中斷。值得壹提的是,這項技術特別適用於密封空間,平時使用漂白水等措施消毒時,空間內都會存在一些衛生死角,但這壹新技術則可以確保連最細微的地方都有效消毒。
據悉,基金會目前已經優先安排為全港4350多輛小巴噴塗,目前已跟個別小巴商會聯系,最快將於本周內開始噴塗工序。除了小巴,基金會亦計劃向全港逾1.8萬部的士免費派發納米光觸媒噴劑,供的士噴消毒車廂。此外,九巴於日前已宣布會自行斥資為旗下九巴及龍運巴士車隊噴納米光觸媒,利用這壹技術為旗下車隊做好全方位的消毒。
其實,此次疫情之下中,利用科技來提高防疫效率和安全性的例子不止這壹個。有不少香港的科技企業都在這壹關鍵時刻拿出自己的科技,為防控疫情蔓延做出一份努力。據港媒報道,日前就有香港本地的初創企業結合定位及聲音辨識,專門開發了適用於香港人的家居隔離的 App ,協助防疫。
這個名為“隔離易”的手機 App 主要功能是確定用戶的位置,確保其遵守強制居家隔離措施。不過與壹般 GPS 定位不同的是,“隔離易”利用 wifi、地磁、氣壓,甚至是藍牙等環境訊號作用戶所在位置的識認,而不是 GPS 實際數據,以此方式確定用戶的隔離環境,判斷用戶是否留在該處隔離。同時 App 采用聲紋認證,無須提供其他敏感個人資料,進壹步確保其私隱得到保護。App 會透過監測環境來計算“可信分數”,判斷用戶是否有擅自離開隔離地點的嫌疑,以便進行通報。如果App後臺發現用戶手機接收周圍的訊號與原來環境有突變,或手機狀態不尋常,便會推送訊息,隨機派送字句讓用家讀出,確定用家身份。
開發“隔離易”的本地初創公司 Compathnion 創辦人陳智銓表示,開發這個軟件是希望帶來“私隱第壹”的用戶體驗,以及考慮到系統的可行性(可信分數),以及如何應用新科技。現在香港的家居隔離檢疫人數仍然不少,如果這樣的科技產品投入使用,就將為港府的對於家居隔離者的管控工作帶來不少便利。

科技防疫,香港具備兩大優勢

不少人並不知道,將最新的高精尖科技運用於實踐中,並使得防疫工作更加高效科學,香港早在2003年SARS 期間就有所嘗試。
在 2003 年,香港警方曾使用重大事件調查及災難支援系統(簡稱 MIIDSS 或超級電腦)來開展疫情的防控工作。這個系統可以用來整理、運算和分析感染率比較高的地區、與患者有關系的人物及地點網絡叢集,配合電子地圖,便能夠確定患者的活動範圍,同時利用分析叢集的方式,能夠追蹤曾經與患者接觸的人物及曾經前往的地點有否出現大規模感染,從而向衛生署發出熱點通報,防止大規模感染事件出現。在危急關頭, 高科技抓去信息的準確迅速,可以提前對全港的“高危地帶”進行分析並且發出預警,對協助專家研判病毒蔓延的態勢,更好地進行決策部署十分關鍵。在與時間的賽跑中,如果能搶在疫情蔓延之前做好準備,從另壹個角度上來說,就能夠挽救無數寶貴的生命。
實際上,香港利用科技防疫可謂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兩大優勢。
一方面,香港的學術科研水平長期居於世界前列,作為先進的科技城市,完全有能力在此次新冠肺炎的防疫抗疫領域推出為社會各界推出更多技術支援,以科技去協助抗疫。尤其是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多年來香港取得了不少重大學術成果,對國際前沿科研走勢把握準確,多所大學的學術排名都躋身全球前列,海內外的創新人才匯聚,對於科技產品的研發有著強勁的支撐。
像此次疫情中,香港大學醫學院作為香港乃至整個亞洲具有極高權威性的學術機構,在新冠肺炎的研究工作中就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從發現疫情開始,港大醫學院便密切關註疫情變化,進行相關研究,為港府防疫的工作獻計獻策。港大微生物學系更曾在2月初,就宣布初步在噴鼻式流感疫苗基礎上,研發出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並表示疫苗有望1年內臨床試驗。讓全國為疫情揪心的人們,送來壹陣鼓舞。
另一方面,香港作為聯通海外的國際化城市,信息資訊發達,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健全的司法系統和嚴謹的知識產權保護,這些條件都為與海外科技領域的密切合作交流以及國外高精尖技術的引進,提供了良好的資源。
如果能夠在第一時間借鑒或者引入海外有利於新冠肺炎防控的有關技術產品或者成果突破,將更為香港自身的防疫工作助壹臂之力。

香港科技防疫成果,可為內地做貢獻

同時,需要看到的是,香港的科技防疫成果,同樣能為全國抗擊疫情做出貢獻。
香港,因其人口、社區密集度高,完全可以看作是全國科技防疫的試點和推廣基地。一旦具有突破性的科技防疫成果,香港也將成為全國科技防疫上的引領者,為內地各省市的防疫工作提供積極的經驗借鑒。
專家指出,新壹代信息技術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巨大作用。不過,受技術穩定性、網絡支撐力、方案成熟度等因素影響,新一代信息技術仍未能有效滿足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關鍵需求,仍須在技術聯合攻關、網絡設施升級、應用試驗推廣,以及成熟方案推介等方面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經得起市場考驗。在這點上,技術穩定性,方案成熟度等因素,相信香港可以作為壹大平臺來予以協助、解決。
此外,內地和香港緊密相連,人員互動頻繁,當前在衛生防疫方面更有著共同的利益。如果兩地能在科技防疫方面,實現信息互通,共享資源,將更多的高精尖技術運用於防疫工作,共同對抗病毒,將使這場巨大公共衛生危機的危害和風險降到最低。
其實,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內地不少地方也都紛紛運用各種先進的現代化高科技技術進行防疫,自動測溫、社區智能防控、無人機巡防、快速檢測、保密級遠程辦公系統等,都快速便捷準確地在防控前沿構建起壹道道堅固的“防火墻”。
在內地,社區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礎環節。國內已有高科技企業通過AI、大數據手段在上海建立試點,有效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效率,支持壹線防控篩查、隔離管理工作。而這個試點方案已經成為新的應用標準,也在快速同步到全國數千個社區服務中。
據悉,無人機近期也頻繁在內地多個城市防疫壹線構建起壹道有力的空中防疫戰線。據內地媒體透露,這些無人機不僅可以進行常態化空中巡查,壹旦發生特殊情況,無人機還可以搭載10公斤以內物資,進行定點投放。隨著各地戰“疫”壹線對無人機使用的不斷深入,無人機還能滿足大面積快速測試人群體溫,交通管控,自動化大範圍消毒消殺等新的場景需求。此外,在全國各地的實驗室中,更有壹線科研人員夜以繼日地研究防疫策略,推動高科技為防疫工作服務。
相比於香港對於基礎研究的重視,內地在科技產品的應用方面更勝壹籌。而香港利用科技優勢,同時加上內地的人力、資金、體制優勢資源,將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讓社會掌握高科技的防疫利器。
當然,在這種情況之下,也需要港府轉變態度,把握時機,做出努力,壹方面做好本地的科技防疫工作,將科技成果在防疫中的作用最大化,另壹方面也推動兩地在科技防疫方面的進一步合作交流。只有共同應對,在嚴峻的疫情面前,兩地才能實現共贏。

(Visited 11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