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當年,朝鮮戰爭導致中美在台海對峙,70年後,台海再次成為中美潛在軍事對抗的焦點。在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下,外界都在猜測美國在台海願意進行多大的介入。而美國有最新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願意承擔風險,保護台灣不受大陸威脅。這一結果令外界感到驚訝,將會有可能塑造美國下一屆政府對台灣的政策。
多數美國人願協防台灣
據外媒報導,美國規模最大的國際問題研究機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8月針對1000名美國成年人和2700名國家安全、經濟、人權專家、公民團體及國會幕僚等專業人士進行調查後發現,對於「美國是否應該為護衛盟友夥伴不受中國軍事威脅承擔風險」問題,多數人都認為美國應該為保護盟友夥伴承擔風險,包括日本、韓國、澳洲、中國台灣,以及美國在南海未指明的盟國或夥伴。
民調以1到10為標準,評估受訪者認為值得承擔風險的程度,10表示「值得承擔重大風險」。在針對一般民眾所做的調查中,依序排行為韓國6.92分、日本6.88分、台灣地區6.69分,澳洲6.38分,南海不知名盟國或夥伴則為6.97,平均分數為6以上。
另外在針對美國思想領袖的意向調查,台灣地區獲得比一般民眾更高的分數:認為美國應該為防衛台灣承擔風險的分數是7.93,其他則是日本的8.86分、澳洲8.71分、韓國8.6分,南海不知名盟國或夥伴7.12分,平均分數為7以上。
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指出,去年「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有進行類似的調查,當時顯示一旦中國大陸進攻台灣,美國民眾支持出兵協防的比例是35%,如今比例大增,台灣地區的得分幾乎和美國盟國一樣,她認為這是美國民眾愈來愈了解台灣所致,而這一態度上的轉變可能會改變美國下屆政府對台灣的政策。
對於這個民調,台灣當局也有回應,台「外交部」北美司長徐佑典表示,美國智庫單位長年進行相關研究,台方也都有在關注,這些民調反映美國民眾基本立場。但台灣相關政策不會因為外國智庫的報告或民意趨向有所改變。
台海局勢因為「十月驚奇」緊張
70年前的10月15日,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同杜魯門總統在太平洋上的美軍基地見面討論朝鮮戰爭。麥克阿瑟對杜魯門表達了對朝鮮戰局的信心,並說中國不會介入。但4天後中國軍隊就渡過鴨綠江,25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首次遭遇到中國軍隊阻擊。
而在朝鮮戰爭後,美國對原來「太平洋防線不包括朝鮮和台灣」的立場作了修改,派美國第7艦隊協防台灣。按照中方的說法,朝鮮戰爭後美國政策的改變,把台海暫時分裂對峙局面長期化。
70年後的十月,台灣再次成為中美潛在軍事對抗的焦點。隨着台海緊張局勢持續升溫,外界都在猜測美國是否在台海搞大動作,上演「十月驚奇」。前兩天已經有日媒猜測,特朗普為了選情,可能突襲式訪台,或承認台灣。雖然台綠營隨後釋放消息,認為可能性不高。但是此事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不管怎麼說,美國的「台灣牌」已經成了常態化的行動,無論這場大選中,特朗普和拜登誰贏得勝利,從上文中的民調結果來看,華盛頓打「台灣牌」的策略恐怕都不會出現大的改變,在台海問題上美國還會不斷出招。
路透社近期報導,美國白宮同意出售5項先進武器給台灣,包括死神無人機(MQ-9)與岸置魚叉反艦飛彈(CDCM),已非正式通知國會;可能總金額為50億美元,但還不確定;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慶祝大會期間,一艘美軍驅逐艦由南向北航經台灣海峽,是美國軍艦今年第10次航經台灣海峽。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近期表示,美國應更改戰略模糊的對台政策,改以戰略清晰的路線;若大陸動武,美國將出兵捍衛台灣。但哈斯也強調,美國在公開和私下都應讓台灣知道,美國不會介入因宣示「台獨」所引發的危機。
中國不可能有所讓步,自8月以來,解放軍在台海進行多場規模不等的軍事演習。近期中國國家安全機關組織開展「迅雷-2020」專項行動,公開破獲數百宗台灣間諜案,兩岸局勢仍在升溫。
可以看出,中美的民意可能都覺得台海必有一戰,這樣使得當下的緊張局勢有可能增加「擦槍走火」的機會,但中美雙方可能都在等待別人開出第一槍。台海能否維持和平,考驗的不僅是戰略定力,還有雙方是否能夠保有理智。

(Visited 4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