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抗疫有了新進展,首批100萬劑由內地研發和生產的科興疫苗已順利運抵。為了消除公眾疑慮,港府高官及全體立法會議員於22日率先接種疫苗。但對於人們最關注的通關問題,目前卻無詳細的計劃。事實上,香港想要恢復經濟,人們恢復正常生活,應將打疫苗與通關同步進行,這樣才有希望對整個防疫和香港恢復經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港府應該在這方面加以琢磨。

如今,香港的疫苗接種以自願為本,由於對副作用的擔憂,不少人都在觀望。推行疫苗,僅僅靠高官帶頭是不足夠的。如果能夠出台政策,在打了疫苗後,再配合核酸測試,港人或內地居民可以出入香港不隔離,對兩地通關、恢復經濟都將有利。香港也需要這樣的誘因來爭取更多人打疫苗,最終實現全民免疫。港府應該儘早出台政策,讓打疫苗成為通關的一個基本條件,儘早實現兩地互通。

高官帶頭接種國產疫苗

2月19日下午,首批100萬劑科興新冠疫苗順利由北京運抵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在香港國際機場視察疫苗抵港情況,聶德權表示,代表特區政府衷心感謝中央人民政府全力支持,以及科興控股(香港)積極配合。

陳肇始則表示,疫苗到港意味全民接種疫苗的計劃即將展開,期望大家支持政府的疫苗接種工作,又指越多人接種疫苗,對社會效益越好。

香港免費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將22日開始接受登記,5個優先接種組別的市民可以預約,分別為醫療機構及參與抗疫的工作人員;60歲或以上人士;安老院舍、殘疾人士院舍院友和員工;維持必要公共服務人員和跨境運輸、口岸、港口工作人員。約240萬人合資格,最快於26日可接種科興疫苗。港府預計在3月中旬前開始為全體市民接種疫苗,費用全免。

然而,有關疫苗的副作用一直在網上瘋傳,令不少人心有疑慮,本月初,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發布民調顯示,四成六(45.6%)受訪市民會選擇「遲一些再接種」疫苗,而明確表示「不會接種」的比例也超過三成(32.7%)。

為了催使港人打疫苗,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2日下午聯同多名司局長,及全體立法會議員,在設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帶頭接種新冠疫苗。

高官帶頭打針有必要,但對香港來說,更重要是多做宣傳教育、迅速闢謠。以軟硬兼施敦促民眾接種、以打針換取更多自由和空間,似是無可避免。

普及疫苗需要有誘因

一般來說,打了疫苗就會有免疫力,應該就能滿足通關的條件,但也不排除出現病毒攜帶者的可能,如果在疫苗後配合核酸檢測,可以多一層保障,兩地實行綠色通關便具備了基礎。

特區政府應該出台相關的政策,還可以和臨近地區締訂「疫苗護照」協議,讓已接種者往來旅遊。而這些都需要港府提早行動。

如果能將疫苗和通關結合起來,對推動疫苗普及也會有作用,有港媒調查顯示,近一半的港人表示不打疫苗,但有9.5%人表示,若打針後可以出入境免檢疫,會願意接種;若政府對商場、戲院等場所實施限制,只准已接種者進入,令有5%人會轉變態度。雖然數字不算多,卻是普及疫苗的必行之路。

只有普及疫苗才能全民免疫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新冠病毒已成為「常駐病毒」,若疫苗有效率為100%,需要6至7成的接種率才可建立群體免疫;若疫苗有效率為8成,則要所有人接種才可建立群體免疫。全球重新開放,取決於新冠疫苗的可及性、公平性及推廣速度。

港府已經出台了相應的措施,計劃成立10億元的保障基金,若市民接種疫苗後產生嚴重異常副作用,獲得醫生證明,而專家委員會亦未能排除與接種疫苗有關,受影響人士向藥廠提出訴訟前,可從保障基金預先獲得一筆過款項,死者最高可獲250萬元,傷者最高可獲300萬元。

完成接種疫苗後,醫護人員會為市民列印一份疫苗接種紀錄。聶德權表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會有實體針卡,相關電子記錄亦可儲存在應用程式,日後如果出境,他認為這些電子記錄會是基礎。

港府為了普及疫苗想破頭,但對於最重要的,接種疫苗後,出境、通關及檢疫措施有無放寬空間,港府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聶德權只是表示,要以科學及實證為本,科學委員會亦會研究。

對於香港來說,如果公眾對疫苗冷感,那麼重新開關便依舊會遙遙無期。香港政府要提供足夠的誘因給市民,打了疫苗後,再配合核酸測試,兩地通關可以不用隔離,才是最簡單直接普及疫苗的方式。

而目前來看,雖然疫苗到了,港府對於兩地通關卻並無目標、也沒有時間表,對普及疫苗不利。香港經濟要重拾動力,其中一個關鍵是儘快恢復內地與香港的通關安排,讓成功接種疫苗的香港市民往返兩地可豁免隔離安排應該成為第一步。

(Visited 10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