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在新年講話中, 流露出試圖再令日本重現明治維新時期的輝煌的心情。但只要回顧一下明治維新的歷史以及考察一下現時日本的社會條件, 就會知道日本不可能再出現一次明治維新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13385" align="alignnone" width="100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caption]   安倍晉三在2012年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和12月的眾議院大選時提出的口號都是「回歸強大的日本」。這二十多年來的日本在經濟方面表現不太好,現在的日本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完全判若兩國,所以安倍的口號很能夠為選民所接受。  安倍晉三在今年元旦發表的新年講話中一開始向聽眾祝賀新年之後的第二句話就是:「今年是明治維新150周年」。  在接下來的講話中,安倍再次評價了明治維新:「150年前,明治日本是從殖民地支配的的波濤席捲亞洲的大危機一起開始的。為了克服國難,(日本人)一鼓作氣推進了現代化。現代化的原動力就是一個一個的日本人。舊的身份制度被廢除,所有的日本人都從過去的制度和習慣中解放了出來,所有的日本人的力量集中了起來,日本保持了獨立」。  就明治維新本身來說,確實應該給予極高的評價。目睹了中國在鴉片戰爭失敗之後的慘景之後,日本人在面臨美國人用武裝的「黑船」來強制開國的時候,果斷地選擇了放棄儒家思想流派的主流意識形態,選擇了開放和改革,接受西方意識形態,脫亞入歐,進行了這次名為「維新」而實際上的深刻社會革命。結果是明治維新30年後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戰勝大清,40年後在日俄戰爭中戰勝沙俄,最後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名列舊國聯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和英國、法國、意大利一起成為「四強」,此時距離明治維新也就半個世紀。  明治維新是第一次非歐洲非白人國家成功地轉型為現代工業國的範例,當然還有一件事就是:日本在一次世界大戰後登上了巔峰,但又過了大約30年之後,日本在1945年輸掉了太平洋戰爭,被同盟國軍隊佔領而失去了獨立。再次名義上恢復獨立是在六年後的1951年三藩市和約簽訂之後了。  安倍晉三懷念並試圖再次重複明治維新的輝煌的心情很好理解。在安倍看來,現在的日本也和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一樣面臨著「國難」,而且是雙重國難。明治維新的時候所面臨的是殖民主義侵略的「國難」,而現在的日本除了面臨著朝鮮的核武等安全保障問題之外,還有一個日本社會的少子高齡化問題。  如果能重複「明治維新」,重返「強大的日本」當然不錯,但問題是「再來一次明治維新」是否可能?回顧一下明治維新的歷史的話就會得出結論:起碼現在的日本不可能再出現一次明治維新了。  少子高齡化問題嚴重  首先,雖然現在日本有各種困難,甚至有些困難看上去無解,但安倍晉三所說的「國難」是不存在的,安倍晉三誇大了事實。和明治維新時代不同,現在日本國內外的環境並不很糟,不但不存在有關日本國家生死存亡的危機,相反日本還是很多國家的人羡慕的對象。不要說搞大規模的社會革命,就連小改革的動力都不足。  安倍晉三本人在新年講話中就歷數了自己上台之後的成就:上台五年,GDP增加了11%以上,僱用人口增加了185萬,現在日本的女性就業率已經高於了美國,所有地方的有效求人倍率(相對求職人數的工作崗位數的比率,日本的一個很重要的經濟指標)都超過1.0。更不要說安倍還有很多東西沒有說: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社會的貧富差異極小,由此所帶來了極為安定的社會治安秩序;日本是單一民族國家,所以和不少國家為之頭疼的國際恐怖主義威脅幾乎絕緣等等,這些都是其餘國家想得而不能的。  其實現在的日本除了社會老齡化之外,也就是安倍晉三在講話中指出的「五年中生產年齡人口減少了390萬」這件事之外,沒有什麼很大的可憂慮之處。至於安倍晉三和日本政府最強調的朝核問題,人人都知道作為美國的盟國,日本在《日美安保條約》的保護之下,在近期並不存在真正的安全問題,雖然大家都不知道如何解決少子高齡化社會問題,但起碼知道這個問題不是靠革命能夠解決的。  明治維新是一場自上而下的革命,那時日本還不是一個現代國家,日本人還沒有國家和公民的意識,不管幹什麼都沒有必要得到國民的同意。好在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的發展,是日本民眾的幸運。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的日本已經是一個現代民主國家。誰也不能忽視民眾的力量,沒有了民眾的同意,不能形成共識就不能推行政策,而無論這些政策是否正確。實際上把修憲作為自己最大的政治目標的安倍晉三在已經擁有眾參兩院三分之二同意修憲多數的情況下,依然對這個問題十分謹慎,就是因為修憲的最後門檻是全民公決,他還沒有掌握半數以上選票的自信。  在重現明治維新這個問題上也是一樣,日本民眾正在日趨保守,不是政治保守,而是觀念封閉的保守。統計數字顯示日本人海外留學人數比例在東亞國家中居最後位,連出國旅行的日本人都在減少,從1998年開始日本人出國的人數就一直不見增長,反而經常能看到減少。經濟不景氣造成的收入下降是一個原因,更大的原因是日本人更加趨於封閉,缺乏對外國的興趣。而明治維新就是改革和開放,這和現在日本人的心態完全不吻合。  日本社會機制壓制人才  更重要的是,明治維新的成功是因為有一大批能人。從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和木戶孝允「明治三傑」開始,明治維新是在一大批有理想有能力的政治、軍事、法律和行政等各方面人才的努力下完成的。在閱讀有關歷史資料時甚至能使人對當時的一個小島國為什麼能聚集這麼多人才覺得妒忌。但是現在的日本不但沒有什麼人才,日本的社會機制本身就壓制或者摧殘人才這一點幾乎沒有人反對。尤其重要的是,現在的日本是一個能自由移動的國家,不只是在日本國內,人們可以自由地去往國外,所以日本社會對人才的壓制使得有能力的人才流失國外,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村修二就是一個例子。  所以,社會沒有改革的動力,民眾沒有改革的需求,也沒有能夠進行改革的人才,安倍晉三的期望只能落空。  
]]]]> ]]>

(Visited 11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