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總理巴育與習近平見面[/caption] 最初看到中國媒體在報導此新聞時,還有津津自喜的意味,也許是認為中國不僅不用投資,還能從提供設備和技術中獲利,同時又符合泛亞鐵路的構建計劃。不過,第二天畫風轉變,中國媒體終於意識到這並不是一場完美的結局,而是有些許「失意」,甚至不太願意面對這「殘忍的現實」。 環球時報認為這是「好事多磨」,這麼大的項目出現變卦,中方應該保持平常心,畢竟這是兩國互利的項目,「親兄弟明算賬」。另有某嘉賓做客鳳凰衛視,對此事則認為「中國要有自己的姿態,不能總求著人家建高鐵,這給了對方討價還價的空間,事實上應該是泰國求著中國幫忙建高鐵才對。」還有部分媒體只用「雖然泰方獨資,但還是中泰合作的項目」來自我安慰。 「高鐵換大米」的口號從2013年喊到2016年,中泰高鐵的「命運」起起伏伏,泰國的善變,中國的堅持,讓雙方一直談不攏。即使簽了備忘錄,最後還是落了空。 據大多數中國媒體分析,這次導致泰國變卦的緣故主要是造價和匯率的問題。就如泰國交通部長阿空所說,希望中國提供「考慮中泰關係的友好利率」,泰國對該段鐵路的估計造價為1700億泰銖,而中方的造價評估為1900億泰銖,這兩個原因導致雙方談不攏。事實上,這兩點可以歸結為一點,就是錢的問題。從帳面上看,中國與泰方合作,造價成本多出200億泰銖,顯然,與其多支付200億泰銖,泰國寧願單幹。

泰國無法接受中方附帶條件

不過,泰國《新中原報》社長林宏先生則認為,泰國政府真正變卦的原因是由於中國提出了一些附帶條件,導致泰方難以接受。一個是中方向泰方提到希望持有高鐵個別地段兩旁的地塊,讓中方進行開發。第二項要求是中方提到車站的營運要交由中方負責管理。交通部長阿空表示,泰國礙難接受這兩項條件,因此談判未能達成協議。其實,這就涉及到主控權的問題了,就如泰國總理發言人訕森(Maj. Gen. Sansern Kaewkamnerd)少將所言:「如果你要建房子,貪圖外來合作商給你的優惠,可能到時候連花園都不能隨便玩,那還不如自己建房,愛怎麼樣就怎麼樣。」

中國建設泛亞鐵路受挫

另一個外來原因就是日本。早在去年11月,泰國副總理頌吉(Somkid Jatusripitak)訪問日本,據媒體報導,當時泰國和日本簽訂了修建三條鐵路的合作備忘錄。對此,泰國《新中原報》社長林宏先生預測,頌吉訪問日本時,日本可能向頌吉做出某種「承諾」,比如「如果中泰高鐵合作不成,日本可以全力支持泰國。」這也是讓副總理頌吉壯膽的一大因素。順便說一下,頌吉是他信政府時期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和商務部長,現任軍政府副總理,總理巴育自上台來對泰國經濟改善不力,因此請來了這位前任副總理,泰國所有的經濟政策都出自他手,巴育對他言聽計從。所以,這也是巴育在三亞「很有底氣」地說出「泰國單幹」的原因。而在聽說泰國承擔高鐵全額資金時,日本可謂幸災樂禍,《日本經濟新聞》將該事件描述成「中泰鐵路大泡湯」,稱中泰兩國因鐵路造價和貸款利率問題談不攏,因此造成中國泛亞鐵路計劃的斷裂。因此,日本在「搗鬼」的推論是實打實的了。 [caption id="attachment_1357" align="aligncenter" width="600"]中國構建的泛亞鐵路計劃
中國構建的泛亞鐵路計劃[/caption] 眾所周知,在中泰高鐵問題上,雙方都有利益所在。泰國需要縮小中部和北部的貧富懸殊問題,而中方需要實現「泛亞鐵路」的構建。通過鐵路,中國可與東南亞國家加強經濟聯繫,提升外交影響力,從而在政治和經濟上對抗美國。 最初中泰雙方達成的備忘錄是從曼谷至廊開850公里鐵路的建設,全程分三期工程,包括從坎桂-曼谷、坎桂-瑪塔蔔、呵叻-坎桂、呵叻-廊開四條線路。一期工程是從坎桂-曼谷、呵叻-坎桂,計劃於2016年5月開工建設,2019年通車,其餘的二期工程2017年初開工,預計2020年全線建成通車。現在泰國先建關鍵的一部分,即從「曼谷—呵叻」,雖說是5月份開工,但巴育後來又稱要7月份後再建,具體時間也未確定。如果按照原來既定的時間計算,等到全程850公里修建完成,還有4年時間。4年內變數太大,其中最緊迫的改變就是泰國即將進行總理選舉,巴育政府預計不會在四年後執政,新任泰國政府能否繼續高鐵項目,這是個問題。另外,泰國國內部分企業對投資該鐵路具有很大興趣,也就是說,他們可以不用接受來自中國的幫助,也能完成此事。事實上,比起高鐵對泰國的意義,中國完成泛亞鐵路構建,提升國際影響力的戰略應屬更加重要才對,那何必在乎這些「蠅頭小利」呢? 所以,在雙方都不願意退讓的情況下,最後中國期望的泛亞鐵路能否順利完成,這仍是個未知數。對於那些抱有很大期望的中國媒體 ,還有稱「泰國應該求著中國建高鐵」的自大狂們應該清醒一些,畢竟這是兩國互利的項目,不是誰求誰的問題,在國家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丘吉爾不是說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只要找到利益點,雙方各自退讓一步,那就沒有那麼多節外生枝了。■]]]]> ]]>

(Visited 12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