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德國大選結束後兩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索邦大學就「重建歐洲」發表了演說,向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歐洲領導地位提出挑戰。但兩人只有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方能使法德成為歐盟的發動機。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Manuel Macron)在今年德國大選結束後兩天在索邦大學就「重建歐洲」發表了歷時一個半小時的演說。馬克龍要求建立一支歐洲軍隊,並主張為培養歐洲情報人員創建一座情報學院。為了協調解決移民和難民問題,這位法國總統還提議設立歐洲難民局以及成立一支歐洲共同邊境員警部隊。 

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馬克龍要求歐元區各成員國在遇到危機時互相支持,包括在財政方面設立共同預算。這位法國總統還希望針對二氧化碳排放徵收一種碳稅,並設立金額高達數十億歐元的計劃來促進生產無尾氣排放的汽車。馬克龍並設想推進歐洲農業朝生態方向進行改革。凡此種種,不勝枚舉。馬克龍此一舉動,被視為向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歐洲領導地位提出挑戰。 

當然,馬克龍的許多想法並非新穎獨特。但此間有媒體認為馬克龍可以給現存的東西以一種出乎意料同時又令人信服的新形式,把他視作「政治上的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而這位法國總統之所以要求深化歐洲一體化,是因為他認為眼下的歐盟「太緩慢、太軟弱、太無效」。馬克龍指出,只有一個強大的歐洲才能應對全球化世界的挑戰。因而,他提出了「重建歐洲」的計劃。 

馬克龍面對的挑戰 

在這位法國總統發表上述演說後,歐盟各成員國對此出了不同的反應。南歐諸國為此而感到振奮。數年來,這些國家年度財政赤字一直超過《穩定和增長公約》所規定的3%的指標。馬克龍的演說使這些國家看到希望的曙光。意大利總理保羅·真蒂洛尼(Paulo Gentiloni)熱情地表示:「現今,雄心壯志的時代已經來臨。」西班牙同樣對馬克龍的計劃表示了贊同。希臘總理阿歷克西斯·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一直在急切地催促減免債務,並得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支持。盧森堡外交大臣讓·阿瑟伯恩(Jean Asselborn)向默克爾呼籲:「人們現正期待著一個來自德國方面的演說,它不是對歐洲政策表示痛悔,而是指向前方。」 

當然,並非所有歐盟成員國都對馬克龍的建議表示讚賞。東歐國家就擔心,一旦歐元區如同法國所提議的那樣擴建成歐盟的堅強核心的話,它們會被擠壓到邊緣。荷蘭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諸國則對馬克龍不再把重點放在自由貿易和競爭,而是放在協調稅收和分配的計劃感到陌生。對這些國家來講,這位法國總統所展望的前景自由化程度還不夠。 

然而,法國總統馬克龍巧妙地把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拉到了自己的一邊。容克稱讚馬克龍的演說「非常挺歐」。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則要求加快改革的速度。他甚至要求在今年12月舉行的一次特別峰會上就能對歐元區的未來進行探討。按照圖斯克設想的時間進程,2018年新年伊始就應著手推行歐盟的改革,最晚在明年初夏就應大體完成這一改革計劃。歐盟領導層擔心,明年秋季「時機的窗口」將會重新關閉。屆時,英脫歐談判將進入最後階段,因而也就沒有充裕的時間來推行改革了。 

迄今為止,無論是在歐債危機、難民危機還是英國脫歐時,被稱為「未加冕歐洲女王」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始終在歐洲政治舞台上發揮著主導作用。當然,在難民危機中,默克爾曾遭受重挫。這次德國大選結果又使她在歐洲問題上的決策受到制約。而正是在這關鍵時刻,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了上述演說,從而對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歐洲的領導地位提出了挑戰。 

德國《明鏡》週刊坦言:「法國總統在一個半小時的演講時間裏為歐洲的現今和未來提出了比默克爾在12年中更多的建議。」法國前外長羅伯特·舒曼67年前的一個計劃最終促成了歐盟的誕生。而馬克龍的上述演說或將為重建歐盟奠定基石。 

默克爾身陷的困境 

馬克龍這次演說的重點之一就是要設立歐元區議會和財政部長一職,並讓歐元區擁有自己的財政預算。但這位法國總統所設想的是一個佔整個歐元區GDP「若干百分點」的預算額。因為這裏每個百分點相當於1000億歐元,因而,這一預算額至少要達到2000至3000億歐元。馬克龍要用這筆巨額資金來促進飽受衰退折磨國家的經濟發展,並為擴建互聯網那樣的投資提供資金。對此,默克爾雖未加拒絕,但她所計劃的「不是數千億歐元,而是一個小數額」。 

此外,馬克龍究竟從哪裏獲得這筆資金呢? 德國人最擔心的是馬克龍會通過共同債券,也就是「歐元債券」來籌資。因而,德國至今對馬克龍的計劃持懷疑態度。 

但另一方面,默克爾又不能簡單地對馬克龍所提出的要求置之不理。她完全知道,歐元區目前的安定只是表面現象。加泰羅尼亞的獨立公投已使西班牙陷入危機。而一旦意大利的「五星運動」在明年春季大選中獲勝的話,則這個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甚至有可能退出歐元區。因而,馬克龍現在提出擴建歐元區的主張是有其積極意義的。默克爾先前原則上已表示支持馬克龍的設想,但並未涉及細節。遺憾的是,這次德國大選的結果縮小了她在這個問題上的決策餘地。聯盟黨雖然維持了第一大黨的地位,但因遭受重挫,因而作為基民盟主席的默克爾將不得不尋找其他政黨組成執政聯盟,以謀求第四次出任聯邦總理。她所奉行的歐洲政策也因此而受制於其他政黨的對歐態度。 

默克爾已開啟組閣談判,欲建成由基民盟、基社盟和綠黨組成的「牙買加聯盟」。其中,基民盟的立場特別引人注目。該黨對所有涉及歐元區合作的建議都採取抵制的態度。據法國《世界報》報導,馬克龍曾表示:「一旦她(默克爾)與基民盟結盟的話,我就完蛋了。」 

即使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也對馬克龍提議的歐元區預算額存有顧慮。基民盟黨人、聯邦議會新議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Wolfgang Sch,uble)在卸任財政部長一職前還制訂了計劃,準備將目前的歐洲穩定機制(ESM)改建成一個歐洲貨幣基金。 

對這次德國大選的結果,馬克龍私下曾把希望寄託在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與挺歐的社民黨再次組成大聯合政府。現在社民黨拒絕入閣,這對馬克龍是一大打擊。而默克爾這次大選後組閣的唯一選項「牙買加聯盟」根本就不中這位法國總統的意。因而,他在德國大選兩天後發表上述演說完全是有的放矢的。針對法國總統是否要對德國即將舉行的組閣談判施加影響這一問題,法國歐洲事務部長娜塔莉·盧瓦索(Nathalie Loiseau)坦率地回答道:「真是這麼回事。」「最終這些談判應該顧及我們的建議。」 

此間有媒體認為,馬克龍這一演說發表得正是時候,因為他在默克爾開啟組閣談判時就告訴她,這場談判實際上涉及到在政治上重建歐洲的問題。 

從總體而言,德國人已改變了自己對歐盟的態度。這個共同體在德國人的心目中已有了更加正面的形象。對歐盟和歐元的認同度還從來沒有像現在那麼高過。因而,此間就有媒體認為,默克爾現在不能讓自己躲在基民盟的背後,更不能把基民盟的疑歐立場當作藉口來讓馬克龍碰釘子。 

現在馬克龍向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歐洲領導地位提出了挑戰。但從本質上來講,兩人是可以做到取長補短、優勢互補的: 馬克龍滿懷激情,富於理想,而默克爾則冷靜務實,經驗豐富。在當前激烈動盪的世界政局中,法德兩國領導人只有攜手同行, 方能使兩國真正成為推動歐盟前進的發動機。  

(Visited 31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