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再只是年輕人書本上的必背內容,它也成為了年輕人的興趣與愛好。最近,隨著《國家寶藏》等一系列寓教於樂節目的走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歷史及文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caption id="attachment_16748" align="alignnone" width="950"]

央視節目《我在故宮修文物》受年輕人歡迎[/caption] 最近的微博熱詞,有一大部分被「文物戲精」承包了。 說唱俑和唐三彩大秀舞技,笨拙銅鼎大放98K電眼,仕女雕塑自稱「千年老戲精」,文物們一改多年沉悶,來了一場「全民搖滾」,無數年輕人被圈粉,紛紛留言要去博物館參觀這些寶貝。而在很久以前,這些背負著歷史與文化的文物,除了流傳在歷史課本和情懷公眾號裏,大多數人寧願多刷兩頁微博也不願親自去博物館看展。 如今,歷史文化的另類解讀給了它們新的生命力,2018上半年以來關於「國寶」的話題層出不窮,從電視綜藝到網絡火熱APP抖音,年輕一族正逐漸成為歷史文化的代言人。

「文化型」網紅娛樂化

豆瓣評分9.5的《國家寶藏》,在去年年底上映以後迅速走紅。節目中史無前例集齊博物館界的頂級流量:全國九大博物館館長現場指導;大量引入明星,邀請中國著名演員張國立擔任主持,每期設置三位明星國寶守護人講述國寶的古今故事。不僅如此,節目還加入競技性,每個博物館出三件國寶,最終只有一件能入駐《國家寶藏》特展,由該節目的所有觀眾投票決定去留。CCTV官方將其蓋章為「文博探索節目」,怎麼看都應該是個正經嚴肅的鑒寶節目,卻「一不小心」成為90、00後戲精網友的二次元狂歡——乾隆的「農家樂」審美、王羲之嫌棄三連,不僅捧紅了乾隆等「新晉偶像」,還導致雍正乾隆雙方粉絲在微博上「掐架」。 「如此炫酷的開場,一看我們就是個年輕的節目。我們有多年輕呢?也就是個上下五千年。」這是主持人張國立在節目開場前的第一句話,反差萌的台詞和語氣一開始就暴露了要吸引年輕觀眾的心機,直甩那些鎖定中老年觀眾的歷史鑒寶節目十幾條街。可是年輕人買賬,歷史的「娛樂化」確實將一批古老的文化帶入了當今社會的生力軍,而且它們的走紅路徑都和明成祖朱棣十分相似,通過挖掘歷史人物「軟萌」的現代網感,引發年輕人的追捧。 去年暑假,故宮和騰訊合作《穿越故宮來看你》的小廣告在朋友圈刷屏,明成祖朱棣大跳hip-hop舞蹈,一路發自拍,歷史人物被製作成組圖集體賣萌,貢獻了不少表情包在社交媒體傳播,這是歷史人物成為文創產品火熱的第一步,且在當年一年內創下10個億的營收,而除了商業化的嘗試,更大的意義在於讓年輕人開始關注民族歷史文化、傳統工藝以及工匠精神。 一個目前司職於天津博物館文物修復部門的80後男孩,就是文物「狂熱愛好者」,本科期間毫不猶豫地選擇讀文物修復專業,「許多本專業的工作人員都未必真心喜歡,還可能是家裏安排或高考分數不夠,他卻是難得的熱愛,對這樣一類小眾工作而言,這個年齡段喜歡古文物的人並不多」,著名珠寶鑒定師崔宇在接受採訪時講述,「從前兩年《鬼吹燈》、《盜墓筆記》這些網絡小說和網劇興起開始,除了部分玄幻的內容之外,或多或少的提到了如摸金符、洛書河圖、甚至洛陽鏟一類盜墓工具,這種文化的附帶性會帶給觀眾和讀者不一樣的感受,因為它們是真實存在過的。」

年輕一代審美層次不斷拉伸

2016年初,央視出品了一部只有三集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意外地掀起了一波年輕人叫好,甚至引來了一大批人爭先恐後的給故宮寫信,要求無償去修文物。一位年輕人在網絡寫下自己的觀影感受:「它就是有這個魅力,能讓我坐下來三個小時沒挪過身,它沒有講家仇國恨、也沒有講民族崛起的宏大故事,只是波瀾不驚地講完一群平凡人的職業人生,可他們每日的工作卻如同一場神秘低調的盛事,瘋狂地吸引著我,因為這故事裏的每個普通人都在發光。」鐘錶、古畫、漆櫃、絲織物,這些古文物與修復師隔著千百年的鴻溝,卻能在他們的手中再次擁有新的生命,一網友笑稱:「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他們小心翼翼地呼吸」。 5月在香港太古廣場舉辦的篆刻書畫展,84年出生的藍仕豪是所有參展藝術家裏年紀最小的一位,談及歷史年輕化的問題,他表示,首先應是對古文明的文化認同感。自從中國「一帶一路」走出國門之後,引起越來越多青年一代的共鳴,對自己國家文化的認同是我們最尊嚴的精神需求之一,更何況中原千年浩迭歷史已是這個民族的驕傲。其次是對美的追求,與西方呈於表面的力量美不同,東方之美是意識之流,年輕人希望在追求美的過程中不斷體會歷史文化的深層、發掘中國美的內涵。 時年77歲高齡的著名畫家楊思勝,原本是醫學博士卻「半路出家」,一拿筆即是一生,談到年輕人熱衷於傳統文化的魅力,他說,「現在的青年一代,隨著審美層次的提高,更加喜歡具有挑戰性的事物,『征服』會給他們帶來快感和美的享受,而像本民族文化如此精深的東西,自然就會越來越受到追捧。」

親子間的代代相傳

5月9日,大英博物館攜210件珍品,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西亞古文明展覽,人們紛至沓來前往觀賞。 記者在展覽中遇到來自澳洲的一位戶外攝影師Brian Rapsey,一家四口認真地觀看展覽,「亞洲的歷史文物非常吸引我,我的妻子和兩個孩子也很熱愛歷史,我覺得這些文化簡直太了不起了」,他說,「我女兒是一位年輕藝術家,她研究亞洲文物很多年了,高中結束以後就讀了考古學,對這些陶俑陶罐很是癡迷」。Brain年僅10歲的小兒子也喜愛生物科學,並且還在擺放蝴蝶標本的展櫃前流連忘返。 海上文博苑副主任、書畫藝術家朱曉東認為,青年歷史文化愛好者增加的來源有二,一是教育系統,二是親子市場。如今許多80、甚至90後逐漸步入「父母」行列,對培養兒童課外興趣方面尤為重視,他們能夠找到一些提升興趣的方法,讓孩子寓學於樂,「比如書法,讓孩子去臨摹一些富含道理的故事或句子,就比臨摹晦澀的古詩要有用的多」,朱曉東說。 「歷史」與「文物」已經不再是盤著手串、守在家裏看鑒寶節目的中年人專屬名詞,甚至「參觀博物館」一事都已經成為青年文化。2017年只中國國家博物館一館接待人數就達800多萬人次,18至30歲的觀眾佔全體觀眾的83%,其中51%是學生。 博物館的職能也正在從「愛看不看」轉變為「這個展覽可能會對你有啟發」,甚至有更專業的陳列、更美觀的布展、更符合年輕人需求的解說詞,就如同藍仕豪所說:「我願意把我們這個時代稱作中國的『新古典主義』時期,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現在就是我們的文藝復興!」■]]]]> ]]>

(Visited 23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