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語:合作還是背叛,是囚徒的困境,也是中美面臨的困境。雖然合作符合雙方的最大利益,但理性的計算和人類自私天性會使他們選擇背叛。囚徒困境清楚地證明:在非零和博弈中,聰明就是愚蠢,帕累托最優和納什均衡格格不入。

中美貿易戰開始,它的結局取決於雙方的博弈。最好的選擇,是雙方都採取針鋒相對策略,與人為善,合作共贏;最壞的選擇,是雙方都認定對手是魔鬼,最後心想事成,對手真的變成了魔鬼。

1, 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

囚徒困境是博弈論中非零和博弈的一個經典案例,反映了個人最佳選擇並非團體最佳選擇。這是一個以損人開始,以害己告終,最後納什均衡僅落在非合作點上的博弈模型。荒唐,但不乏理性;計算,卻錯的離譜。用它來解讀中美之間正在發生的事情,有方法論上的指導意義。 囚徒困境是1950年美國蘭德公司的梅里爾·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爾文·德雷希爾(Melvin Dresher)提出的一個理論,後來由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闡述,命名為“囚徒困境”。它講的是兩個嫌疑犯作案後被捕,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裡接受審訊。警察告訴他們,如果兩人沉默,由於缺乏證據,每人坐牢一年;若一人揭發,另一人沉默,揭發者立即獲釋,沉默者入獄十年;若互相揭發,兩人都判刑八年。於是,每個囚徒都面臨兩種選擇:合作或背叛。然而,不管同夥選擇什麼,每個囚徒的最優選擇都是背叛:如果同夥合作、自己背叛放出去,合作則判刑一年,背叛比合作好;雙方背叛各判八年,比自己合作、同夥背叛坐牢十年,背叛還是比合作好。結果,兩個嫌疑犯都會選擇背叛,各判刑八年。 明明合作對兩人最有利,卻偏偏要選擇背叛——這樣做不是因為愚蠢,而恰恰是由於聰明——這就是“困境”所在。囚徒困境顯示,個人的理性常常導致集體的非理性,用紅樓夢中曹雪芹的話說,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合作還是背叛,是囚徒的困境,也是中美面臨的困境。雖然合作符合雙方的最大利益,但理性的計算和人類自私天性會使他們選擇背叛。囚徒困境清楚地證明:在非零和博弈中,聰明就是愚蠢,帕累托最優和納什均衡格格不入。

2,針鋒相對(Tit for Tat)

幾千年來,囚徒困境一直無解,直到一個簡單假設的出現。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在《合作的進化》一書中,探索了經典囚徒困境情景的一個擴展,並把它稱作“重複的囚徒困境”。他假設,人際行為不是一次性,而是連續性的:故事中的囚徒八年後出獄,再次聯手作案,又被警察抓住並分別審訊。昨天的教訓記憶猶新,兩位囚徒會不會長點記心,做出與上次不同的選擇?阿克塞爾羅德發現,經過多輪重複博弈,囚徒背叛的傾向會被合作的動機所取代,通過自然選擇,一種利他的行為機制可能從最初純粹利己的考慮進化而來。 為驗證他的假設,阿克塞爾羅德邀請全世界的學術同行設計計算機策略,採用巡迴賽的方式進行比賽,賽題是反覆出現的囚徒困境。參賽者只有兩種選擇,合作或者背叛。比賽最初設計為200輪,選手必須根據自己的判斷,反覆地在合作與背叛之間做出選擇。這是一場類似NBA球賽的比賽,總積分最高者獲勝。記分標準是:雙方合作,各得三分;雙方背叛,各得一分;一方背叛,一方合作,背叛者五分,合作者零分。 在第一次參賽的15個程序中,最後勝出的是多倫多大學俄裔心理學家兼博弈論專家阿納托爾·拉波波特(Anatol Rapoport)教授的針鋒相對策略。它是所有參賽程序中最簡單的一個,只有四行BASIC語言。針鋒相對永遠以合作開始,然後一報還一報,“克隆”對手上一步的策略。 第二次比賽有來自6個國家的63名選手參加。作為挑戰者,他們都研究過針鋒相對程序,精心設計了各種破解方案。如同打仗知道敵方的計劃,賭博知道莊家的底牌,挑戰者似乎穩操勝券。 奇蹟發生,針鋒相對再次獲勝。如果說第一次針鋒相對打的是暗牌——沒人知道它的內容,第二次則是明牌。在提交第二次比賽的程序中,拉波波特教授沒有改一個字。最令人嘆服的是,63次與對手較量,針鋒相對沒有贏過一次,卻總積分領先,成為最大的贏家。 一個誰也打不過的人,成了一個誰也打不過的人。

3,四項原則

總結起來,針鋒相對成功,是因為它遵循了以下四項基本原則:

1)與人為善(To be nice)

第一個原則是“與人為善”。這就是說,以誠待人,絕不在對手背叛之前背叛。阿克塞爾羅德把與人為善的程序稱為“君子”,把率先背叛的程序稱為“小人”。比賽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高分獲得者(前15名中的14名)都是君子,而幾乎所有的低分獲得者(後15名中的14名)都是小人。

2)一定報復(Be sure to retaliate)

第二個原則是“一定報復”。有人打了你的左臉,是否把右臉再送過去?針鋒相對的回答是NO。統計分析表明,在所有參賽程序中,永不報復的策略是最壞的策略。在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中,爛好人不配生存。

3)既往不咎(Ready to forgive)

第三個原則是“既往不咎”。報復一次之後,如果對手不再背叛,針鋒相對立即恢複合作,從而避免了與對手無意義的纏鬥,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4)行為規範(Be consistent)

最後一個原則是“行為規範”,即在任何情況下都言行一致,不抖小機靈,讓自己的行為清晰透明,有可預見性,這樣別人才能同你合作。 用通俗的話說,針鋒相對不貪婪,不嫉妒,不記仇,不抖小機靈。 不貪婪,需要修養和定力。貪婪乃三毒之首(佛教稱貪、嗔、痴為三毒,又稱三垢、三火),是人生最難跨過的一個坎。一首好了歌,講盡了其中的道理…… 不嫉妒,說的是不去爭取戰勝對手。針鋒相對策略的第一原則——與人為善——決定了它必然不嫉妒,因為它永遠無法得到高於對手的分數。 不記仇,講的是恕道。有些參賽策略既與人為善,也一定報復,然而一旦被騙,它就再也不相信對手,從而陷入與對手的長期惡鬥,失去了化敵為友的機會。 不抖小機靈,實為大智慧。政治博弈,切忌低估對手的智商。你能看到的,對手也能看到,是博弈論的基本假設。如果認為對手傻,看不到你走的棋,可以蒙他,多半是你自己先掉進坑裡。

4,大道至簡

正式比賽之後是模擬比賽。為防止選手在最後一刻背叛,模擬賽修改了200輪的規矩,採取隨機結束的形式。 在隨後舉行的模擬賽中,阿克塞爾羅德發現,針鋒相對並非天下無敵:在參賽選手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小人的情況下,它會被擊敗。同時他發現,有一種策略(這裡暫且把它稱為禿鷹策略)得分極高,幾與針鋒相對的媲美。禿鷹不擇手段,最大限度“剝削”那些低智商策略。模擬比賽初期,這種策略非常有效,然而在多次重複博弈之後,禿鷹逐漸被淘汰出局。原因很簡單,過度屠殺導致生態鏈斷裂:羊被吃光以後,狼也無法生存。 如果說禿鷹會自我毀滅,針鋒相對則能自我繁衍。以誠待人,循循善誘,針鋒相對使傻瓜變得聰明,把小人教育成君子。 《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高度評價阿克塞爾羅德的《合作的進化》,稱它是一本“值得取代聖經”的書。他說:必須讓全世界的政府首腦們都關起門來讀這本書,讀完了才能外出,才有資格治國。 文革時曾讀過一本《梅特涅傳》。書中梅特涅說,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他老師的一段話,大意是:人生如同一場長跑,一旦確定了目標,就要鍥而不捨的跑下去,按照自己的體力、方式、頻率。途中你會看見有人超過你,他們回頭嘲笑你,向你挑戰,但你不要受他們影響。最後,你會看見他們的屍體倒在路邊,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像他們一樣的人,他們之間會自相殘殺……幾十年前的閱讀,記憶不盡準確,但大致意思不會有錯。 大道至簡,不爭自爭。針鋒相對提供了一個經典案例。

5 ,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我實現的預言”,指的是直接或間接導致預言本身實現的一種預測。換句話說,毫無根據的想法,強烈堅持的信念,乃至純粹的錯覺,都足以影響人類的行為,最終導致先前錯誤的預言實現。 自我實現的預言的一個例子是:AB兩國和平相處,彼此並無侵略對方的企圖,但A國認為B國要打它,於是就造飛機,建航母,增加軍費開支;A國的做法引起了B國的警惕,它不知道A國到底要幹什麼,於是也開始擴軍備戰;B國的反應驗證了A國最初的猜測,致使其採取更多的敵意行動,這些行動反過來又進一步影響B國……最後弄假成真,兩國真的打了起來。 中美兩國正在朝這個方向發展。中國左派相信:“美國亡我之心不死”,“大國崛起,必有一戰”;美國右派認為,中國是一個“紅色帝國”,你不滅掉它,它遲早會來消滅你。兩國都有一批戰爭狂人,統稱鷹派。中國鷹朱成虎威脅對美髮起核攻擊;美國鷹哈里斯斷言南海島嶼不屬於中國,宣稱已“做好在今夜與中國開戰”的準備。 要避免大國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首先必須避免自我實現的預言。人類歷史上,由於誤判和衝動引起的戰爭不勝枚舉,其數量遠遠超過蓄意謀劃的戰爭。從這個意義上說,愚蠢比邪惡更可怕。 中國誤在宣傳,美國錯在國會。中國的問題是民眾裹挾政府,美國的問題是政客操縱民眾。中國政府不想與美國為敵,但其宣傳卻適得其反;美國人民不敵視中國,敵視中國的是兩黨政客。他們告訴民眾:中國人搶走了你們的工作;美國衰敗,是因為中國崛起。 中國方面,隨着《戰狼》(2)、《紅海行動》、《厲害了我的國》上演,愛國主義教育提高了民族自信心,也提升了民眾的腎上腺素。 美國方面,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特朗普舉起制裁中興大旗,成功地吸引了民眾的支持。但當他試圖適可而止的時候,更多的政客更高地舉起了反華大旗,以吸引選民的認可,同時將特朗普標籤為國家利益的叛賣者。特朗普能夠止步嗎?不能。只要他還想生存,他就必須繼續隨民眾前行,這不是他個人認知決定的,這是群眾政治的邏輯。 中美貿易戰開始,它的結局取決於雙方的博弈。最好的選擇,是雙方都採取針鋒相對策略,與人為善,合作共贏;最壞的選擇,是雙方都認定對手是魔鬼,最後心想事成,對手真的變成了魔鬼。

6, 中興事件

中興事件,犯錯的一方是中國,過分的一方則是美國。中興認錯認罰,不僅接受巨額罰款,而且允許美國派人入住監管;美國出爾反爾,不依不饒,一定要致中興於死地。即使特朗普命令商務部長解除對中興的供貨禁令,給它一條活路,他身後的政客也不允許。這不是一場貿易戰,這是一場國運之戰。在這場戰爭中,美國要的不是中興的錢,而是中興的命。堅信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巴巴羅薩計劃,華盛頓右派集團借中興事件與中國攤牌,打響了中美貿易戰的第一槍。 正如中國有親美派和反美派,美國也有親中的華爾街金融集團和反中的華盛頓右派集團——前者以利益為主導,主張與中國發展關係;後者以意識形態為標準,希望改變或遏制中國。相比之下,華爾街金融集團是主流,華盛頓右派集團是文物。 來美國36年,曾與華盛頓右派集團代表人物——赫爾姆斯、克萊恩——有過交往,也為謀生在華爾街工作十年,認識一些美國在華投資商。筆者深知,“美國亡我之心不死”是一句高度概括的空話。它在班農、納瓦羅那裡也許是真的,在巴菲特、比爾蓋茨那裡卻是假的。一真一假之間,反映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分歧和演變。作為麥卡錫的傳人,班農、納瓦羅以獵巫為生,不反共又能幹什麼?巴菲特、比爾蓋茨在中國大量投資,為什麼要跟自己過不去?其實,華爾街的億萬富翁們還真希望中國穩定。上萬億資金投在中國,他們沒有理由希望中國動亂。 與國會山上的政客相比,特朗普更多還是一個商人。他不堅持政治正確,對中國信仰什麼主義、實行什麼制度沒有興趣。他關心的,是中國信守承諾,不在貿易上佔美國的便宜。作為一個商人出身的總統,他懂得合作雙贏的道理。從他的行為方式判斷,他應該讀過《合作的進化》。 解鈴還需系鈴人。最終能管住兩黨政客的,還是他們在華爾街的老闆。特朗普是後者在白宮的代理人。

7 ,中美博弈

理想的中美關係,是經濟上競爭,軍事上合作,政治上妥協。爭霸是叢法則則,核時代兩個核大國爭霸,是死亡遊戲。這個遊戲有個英文名字叫瘋狂(MAD),它的中文意思是,雙方確保摧毀,大家一起去地獄(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經濟競爭,美國的優勢是高科技和企業效率,中國的優勢是勞動力成本和政府效率。假設雙方都按規矩出牌,即使中國在匯率、關稅、國家壟斷、知識產權一系列問題上讓步,它也完全可能戰勝美國。畢竟,勞動力成本高昂是美國經濟的死穴,養尊處優的美國工人與含辛茹苦的中國農民工不生活在一個世界上。 軍事合作,指的是中國不再輸出革命,美國不再圍堵中國,雙方共同維護世界、尤其是東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具體地說,中國發揮影響,解決朝核問題;美國審時度勢,放棄干預台灣。 政治妥協,講的是停止輸出價值觀,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中國實踐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美國堅持美國的自由資本主義。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兩個國家。 在未來中美博弈的棋局中,政治因素將逐步消退,經濟競爭會空前激烈,至於軍事衝突,可能性幾近於零:沒有人喜歡用核武器自殺,那是一種連火葬都省了的死法,很不好玩。 中國不輸出革命;美國也應該停止顏色革命的努力,不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人。 無論中國如何韜光養晦,美國已認定它想取而代之,成為世界領袖。對此中國不必解釋。老大不是自封的,它有客觀的標準:世界認同美國生活方式,美國就是老大,世界接受中國發展模式,中國就是第一。 如果說弱肉強食、叢林法則是霸道,針鋒相對、永不稱霸就是王道。與美國霸權統治相比,中國發展模式顯然更接近於王道。中美貿易戰,本質上是一場國運之戰。中國想要在競爭中勝出,必須證明自己比美國更優秀。優秀的標準是:尊重規則,以德服人;在人之下,把自己當人;在人之上,把別人當人。

8 ,中國和平崛起

世界由誰來治理,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把這個世界治理得更公平,更合理,更符合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二戰後美國取代英國,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更尊重它國權利,不尋求殖民地。與英國殖民霸權相比,美國霸權顯然更為人道。 但霸權畢竟是霸權,它的基礎是武力。“國雖大,好戰必亡”,這個中國人兩千年前就知道的道理,美國人至今也沒明白。為維護它的霸權地位,美國二戰後捲入了一系列的戰爭,這些戰爭不僅大大消耗了美國的國力,也在世界許多地區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過去三十年是和平崛起。沒有一場戰爭,沒有一個海外軍事基地,沒有并吞它國一寸領土,2013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此前,中國還摘取了美國保持100 之久的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的桂冠。(2010年) 老牌英國殖民者的一句名言是:如果不讓商品越過國境,士兵的皮靴就要過去了。按照這個邏輯,鴉片戰爭發生,英法士兵燒毀圓明園,八國聯軍進了北京。 迄今為止,中國士兵的皮靴沒有越過國境。越過國境的,是中國製造的鞋子。 明朝萬曆年間,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根據自己的觀察,他把中國和西方做了如下比較: “在這樣一個幾乎具有無數人口和無限地域的國家,各種物產又極為豐富,雖然他們有裝備精良的陸軍和海軍,很容易征服鄰近的國家,但他們的皇上和人民卻從未想到過要發動侵略戰爭。他們很滿足於自己擁有的東西,沒有征服的野心。在這方面,他們和歐洲人很不相同……” 四百多年過去了,利瑪竇的畫像仍舊逼真:中國還是那樣“不思進取”,西方還是那樣咄咄逼人。 和平取代美國,中國提供了大國崛起的一個另類模式。三十年前,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永不稱霸,普遍被認為是一種權宜之計。現在看來,作為一種國策,韜光養晦與針鋒相對有異曲同工之處。永不稱霸,換成博弈論的語言,就是與人為善,永不追求第一。

9 ,中國病毒

和平歸和平,手段卻不甚體面。嚴復在談到中國文化時說:“華風之弊,八字盡之。始於作偽,終於無恥。”他沒有說錯。 成吉思汗用騎兵征服世界;英國用炮艦征服世界;美國用普世價值征服世界;中國正在用病毒征服世界。如薩斯,人類還沒有找到防禦它的疫苗。 中國鯉魚在美國水域戰無不勝,因為它們見慣邪惡,百毒不侵;西方五百強與中國做生意時爭相僱用高幹子女,因為它們知道關係比規矩好使。在中國,腐敗是一種生產力,它不僅促進經濟,而且迎合人性。它透支的不僅是環境和未來,更是靈魂和良知。樹若無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伴隨中國崛起的奇蹟,是肆無忌憚的盜版,舉國風行的造假,創意迭出的騙術,不擇手段的手段。別人花費巨資研發的產品,我們隨意笑納;別人不敢做、不敢接的生意,我們照單全收…… 文革之後,再無理想;改革之後,再無信仰。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又失去了魔鬼的管束,能鬧出多大的動靜,恐怕連上帝都不知道。就在這片理想和信仰的廢墟上,中國病毒應運而生。 在許多方面,中國病毒像一個毒瘤。毒瘤沒有主義,沒有信仰,也沒有價值觀。如果有什麼,那就是貪婪和擴張。 面對中國病毒,西方束手無策。隨着價值觀的解體,西方社會正在喪失免疫力,任憑中國病毒入侵。 發展中國家歡迎中國病毒。對急於擺脫貧窮的國家來說,沒有什麼發展模式比中國模式更誘人。 語言也許尖刻,但相信離事實不遠。人要健康,首先不能諱疾忌醫;民族要復新,必須敢於面對自己。

10,特朗普為中國立規矩

二戰後美國獨步天下,罕有其匹,最後碰到中國這個勁敵,自然心有不甘。憤懣中想起修昔底德陷阱,給中國挖坑設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它若不這樣做,反而是不合情理。 湯因比認為,文明的生命力在於挑戰和應戰,一旦挑戰消失,或者人類不能成功應戰,文明就趨於衰落和解體。 美國挑戰,中國應戰。貿易戰的一個另類效果,是倒逼中國政府加速改革開放的步伐。在今年4月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領導人承諾將在市場准人、投資環境、知識產權保護和擴大進口四個方面進一步開放,可以視為中國對美國威脅發起貿易戰的積極反應。 中美貿易戰打響,驚醒夢中人。消極地說,貿易戰是一場兩敗俱傷的遊戲,沒有勝利者;積極地看,中國在貿易戰中失去的,將是自身的毛病,而它得到的,卻是一個健康的肌體。 對中國來說,一路順風車坐到現在,什麼都不缺,缺的就是一場貿易戰。這是誠信之爭,規矩之戰,對手和老師是特朗普這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博弈高手。 既然老師願意教,學生就該好好學。中國崛起源於兩個法寶:含辛茹苦,不把自己當人;不擇手段,不把別人當人。所謂中國病毒,講的就是後一種情況。中國病毒泛濫,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西方的縱容。消滅病毒,需要特朗普式的人物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川普發動貿易戰,是在為中國立規矩。尊重規則,信守承諾,是文明社會的基本標誌,也是中國必須補上的一課。 中興事件發生後,公司亡羊補牢,強化合規管理,要求每個員工重新學習歐美法律、法規、反賄賂等知識,合規考試要做到100分才算通過。政府方面,李克強最近剛放下狠話:對惡意侵犯知識產權的個人或企業,將“罰到他傾家蕩產”。 1985年“廣場協議”簽訂,美國一舉幫助日本打掉了三十年的沉痾;中美貿易戰爆發,特朗普正在為中國清除三千年的痼疾。 無規矩不成方圓。“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

11 ,適可而止

有人曾問愛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打法,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怎麼打,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的打法,人們將會用石頭和木棍打。 幸運的是,中美兩國領導人都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的打法。一旦戰爭爆發,美國能夠毀滅中國十次,中國只能毀滅美國一次,雙方實力的確懸殊。但人只能死一次。對僅有幾枚核彈的北韓,白宮尚且如此遷就,面對擁有數百枚洲際彈道導彈的中國,美國沒有資格狂妄。 2001年,中國加入WTO,承諾遵守遊戲規則。學生犯規,老師教育,這不錯;學生屢教不改,老師嚴厲懲罰,中興就是例子。但學生犯了錯,先生不能把學生往死里打,恐怕也是常識。任何事情都要適可而止,貿易戰也不例外。 朝鮮戰爭對中美雙方最大教訓,就是沒有適可而止。1950年6月27日,北朝鮮軍隊越過三八線,朝鮮戰爭開始。隨後美軍介入,迅速擊潰朝鮮人民軍,把戰線推回到三八線。這時,中國通過印度駐華大使警告美國,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將不得不出兵。美國無視中國警告,於當年10月越過了三八線,結果就有了後來的故事。按照聯合國最初的授權,美軍本來是不可以越過三八線的。 三個月後,中國犯了同樣的錯誤。三次戰役結束之後,戰場形勢對中國有利。聯合國提出停戰議案,中國斷然拒絕。其實,志願軍入朝的最初戰略目標就是把美軍趕回三八線,這一目標在1951年1月已經實現。“由於輕敵和錯誤地估計了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中國把戰略目標改為解放全朝鮮和徹底消滅美國軍隊。而實現這一目標實際上是中國力所不及的。”(沈志華) 北韓入侵,美國懲罰;美國越境,中國出兵。報復之後既往不咎,恢複合作,是針鋒相對的第三原則。美中無視這個原則,受到了歷史的懲罰。 一位大叔養的一條魚死了,悲傷不已。大叔為魚舉行火葬,準備把它的骨灰撒向海洋,讓它回歸母親懷抱!誰知道那玩意越烤越香,後來他就買了瓶啤酒。 很多事情,走着走着就忘了初衷……

12 ,中國報復

貿易戰爆發,美國窮追猛打,欲置中國於死地,北京除了報復,沒有其它選擇。忍無可忍,不必再忍。作為對美國發起貿易戰的報復手段,中國手上有兩張王牌:統一台灣,人民幣貶值。在這兩件事上,中國有主動權。過去沒做,一是因為時機不成熟,二是不想與美國翻臉。現在既然美國一意孤行,中國也不必再顧及美國的感受。 借貿易戰之機解決台灣問題,即是亮劍的需要,也是最佳的時機。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通過對《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五角大樓高調邀請台灣參加聯合軍演,國務院考慮派海軍陸戰隊進駐台灣,共和黨議員羅拉巴克公開呼籲美台建交,所有這些舉動,表面上是美國強化對台關係,實際上則是一場心理戰。美國知道,中國有能力統一台灣;美國更知道,它自己不會為台灣與中國開戰。於是,為了防止武統發生,美國在外交上先聲奪人,以震懾中國任何可能的異動,讓北京不存僥倖心理。 駐美公使李克新說:“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台灣之時。”他不是虛聲恫嚇,他是在向美國傳達一個明確的信息:台灣獨立和美軍介入是中國的兩條底線,越過其中任何一條,北京都會不惜一戰。 有趣的是,對武統、美軍是否會介入這個問題,中國右派都說一定會,而左派則斷定不會。由此可見,判斷常常與智商無關,它與立場有關。換言之,屁股決定腦袋,人們永遠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東西。 中國手上的另一張王牌是人民幣貶值。眾所周知,貿易戰拼的不僅是實力,更是承受力。股市低靡二十年,國家貧窮三千年,中國人抗擊打能力天下無雙。貿易戰伊始,網上群情激憤:“打不贏貿易戰,還打不贏貨幣戰嗎?”“特朗普普對中國商品加10%關稅,咱把人民幣匯率貶值10%,不就低消負面影響了嗎?”“中國人活都不怕,還怕死嗎?”比起帶路黨的冷嘲熱諷,這些言論顯然更接地氣,它代表了另一半的中國。 自六月以來,人民幣開始大幅度貶值,表面上看,這是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被動反應,背後邏輯卻似乎是:你打你的貿易戰,我打我的貨幣戰。 人民幣貶值是一把雙刃劍,它即可以促進出口,抵消美國增加關稅的影響,也可能引發全面通貨膨脹,造成國內資金大量外逃。同時,人民幣貶值必定會削弱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阻礙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因此,以人民幣貶值來報復美國是一着險招,必須慎之又慎。 除此之外,美國在華公司的利益和中國持有的美國債卷,也是中國手上的籌碼。

結束語

貿易問題和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的兩個膿瘡,捅破只是遲早的事情。如果說在貿易問題上是中國欠美國的債,那麼在台灣問題上就是美國欠中國的債。欠債總是要還的。兩債對沖,一筆勾銷,對雙方都是最好的選擇。 中美巨額貿易順差,是歷史的產物,也是美國兩黨政客在對華政策上能夠達成一致,並成功煽動民眾的根本原因。消除貿易順差,符合中美兩國的長遠利益。 美國支持台灣,在情、理、法上都說不過去。於情,它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於理,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美國沒有理由干預;於法,中美建交三原則是斷交,廢約,撤軍,美國從這三個立場上後退,違背了當初的承諾。 兩岸和平統一的真正障礙,不是中國的制度,而是美國的態度。只要美國不干預,和平統一併不困難。美國介入兩岸事務,使台灣有持無恐,北京無路可退,武統成為大概率事件。 統一是大勢所趨,卻並非人心所向,它不是兩岸人民的共同願望。由於生活方式的差異,台灣人民不願意;由於地緣政治的考慮,美國政府不願意;由於價值觀的不同,中國公知也不願意。但是,所有這些不願意,擋不住歷史願意。 大國崛起,前提是統一。中國崛起的代價,是整整一代的自由主義者,這個代價也包括台灣。 中美貿易對決,中國必輸無疑;中美台海攤牌,美國必輸無疑。與其兩敗俱傷,不如雙方各退一步,和平解決貿易和台灣問題。具體地說,中國遵守承諾,拆除貿易壁壘;美國審時度勢,放棄干預台灣。 不確定的是,中美是否有把台灣問題和貿易問題一併解決的決心和能力。這是一盤決定兩國命運的大棋,雙方都需要第一流的棋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發起貿易戰,強迫中國守規矩,起到了他山之石的功效。缺乏契約精神、言而不信、做事不講規矩,是中國三千年的痼疾,非外力相助難以根除。然而,有些規矩本身就不合理,需要修改。譬如,中國不能向伊朗出售電子設備,但美國卻可以向台灣出售軍事裝備。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南北戰爭時中國向南方獨立州出售武器,並承諾保護它們的安全,美國會作何感想? 據路透社消息7月12日消息,美國商務部與中興達成和解。根據和解協議,中興支付10億美元罰款,另外準備4億美元交由第三方保管,然後美國商務部將把中興公司從禁令名單中撤除。 罰款十四億,每人一美元,令人聯想起庚子賠款的4億5千萬兩白銀。這不是懲罰中興;這是懲罰中國。為了民族復興,這個國家已經低到了塵埃里。 什麼叫忍辱負重,這就是。 (2018年7月26日於普林斯頓)
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場。
]]]]> ]]>

(Visited 41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