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繁榮的背後還存在著許多不穩定因素,尤其是受到中美貿易爭執影響,經濟增速放緩,德國政府現正採取措施,以便將不利因素轉化為實現自身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 [caption id="attachment_24634" align="alignnone" width="73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調低了全球經濟預期[/caption] 德國正經曆逾半個世紀以來最長的繁榮期。但世界範圍內增高的風險因素正對德國出口需求以及國內投資意向產生負面影響,德國經濟動能也因此有所削弱。德國政府現正採取措施促增長,以便將不利因素轉化為實現自身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 德國經濟持續繁榮 德國經濟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前不久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聲稱「我們已進入經濟迅猛發展的第九個年頭。雖則國際上出現許多不穩定因素,但德國經濟明年還將會繼續增長。」他強調「這是自1966年,也是逾半個世紀以來,最長的景氣期。」 現今,德國經濟繁榮,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持續增加,2017年已達44,550美元,同比增長5.44%; 失業率創新低,2018年10月僅為4.9%,這是兩德統一以來首次跌破5%;平均工資不斷上漲;內需非常旺盛。 德國經濟持續繁榮引發了經濟專家們的高度關注。義大利裕新銀行(UniCredit)德國首席經濟師安德烈亞斯·雷斯(Andreas Rees)在談及德國經濟快速增長時就指出,「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中就包括對內經濟中強勁的消費。」而這種消費則得益於勞動力市場。 德國德卡銀行(Dekabank)經濟專家安德烈亞斯·索埃勒(Andreas Scheuerle)補充道,「正是在這種貿易衝突、制裁和民粹主義者對國際經濟構成危險的不安定年代裏,才讓人放心。」統計學家們也對此作了證實:「正面推動力來自國內。」「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增加了消費支出。」同時,投資也在穩步增加。 此外,德國的出口依然強勁,貿易順差持續攀升。今年1月至9月底,出口值達9880億歐元,同比增長3.5%。就貿易順差而言,即使在6月1日起美國對來自歐盟的鋼鋁製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之後,德國的貿易順差依然驚人。7月份為165億歐元、8月份為171億歐元、9月份更達184億歐元。當然,德國居高不下的貿易順差早已成了眾矢之的。不僅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將其視為眼中釘,許多歐盟成員國也對此深感不滿。因此,德國政府必須採取切實措施,減少順差。長此以往,後患無窮。 現今,德國經濟繁榮的背後還存在著許多不穩定因素。早在聯邦統計局公佈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後,雖然專家們大多認為下半年經濟會繼續增長,但裕新銀行的安德烈亞斯·雷斯當時就警告道,「一個巨大的風險依然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 「美中貿易衝突升級可能會抑制經濟增長,全球價值鏈可能會因此切斷。」 德國政府也看到了這一風險。德國經濟部聲稱「世界範圍內增高的風險因素眼下對德國出口需求以及國內投資意向均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對外經濟範疇內的風險「依然很高」。 貿易爭端削弱經濟動能 不出所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今年10月9日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中調低全球經濟預期。按照IMF的預測,世界經濟在2018年和2019年將分別增長3.7%,而在今年4月的預測中,增長率還為3.9%。 IMF還明顯調低了對德國的經濟增長預期:這兩年均為1.9%,而該基金組織4月對德國2018年的預測還為2.5%,降幅高達0.6個百分點。隨即,德國經濟部也下調了本國的經濟增長預期, 2018年為1.8%, 而今年春季的預期還為2.3%; 2019年的預期也為1.8%。11月,德國政府經濟政策智囊機構「五賢人委員會」進一步調低了對德國經濟增長的預期:2018年從2.3%下調至1.6%, 而2019年則從1.8% 降低至1.5%。 從目前情況來看,德國經濟增速放緩,主要受到世界範圍內貿易爭執的影響。畢竟德國是世界上第四大經濟體,且依賴於出口,因而也迫切需要自由市場。數月來,人們已可覺察到世界市場的緊張不安。雖則今年1至9月德國出口同比增長3.5%,但隨著世界貿易爭執的日益激化,德國的出口也開始受到抑制。德國企業今年9月的出口額為1091億歐元,比8月減少了0.8%,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減少了1.2%。 德國聯邦批發、外貿和服務業聯合會(BGA)主席霍爾格·賓曼(Holger Bingmann)直言道:「拉響警報肯定還為時過早。但企業必須為更微弱的出口增長作好準備,這種徵兆已越來越明顯。」賓曼指出:「鑒於特別是因貿易爭端的直接和間接後果引起的許多不定因素,我們謹慎地關注著年終。」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10月對今明兩年增長預期作出修正後,《明鏡線上》發表了題為《特朗普損害德國經濟》的評論,點明了德國經濟動能減弱的根本原因。文章提到,按照IMF的觀點,主要是貿易衝突,特別是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爭執使經濟發展受到制約。再要加上其他老的和接踵而來的新的不定因素,譬如英國「脫歐」或美國加息對許多新興工業化國家所造成的後果等。 針對這一情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莫裏斯·奧伯斯法爾德(Maurice Obstfeld)直言不諱地聲稱「我們的增長預期遭受進一步負面衝擊的可能性已經增加。」看來如果貿易爭端加劇的話, IMF還有可能進一步調低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德國的增長勢頭也可能進一步減弱。 德國採取措施重拾增長勢頭 為此,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已制定了行動計畫。他要大大減輕德國企業的稅負,以促進經濟增長。這位經濟部長推出了完全取消團結稅、改善企業折舊狀況等措施。據稱,一旦該行動計畫得到全面實施,德國企業每年可少繳200億歐元的稅款。但德國副總理兼財長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至今對該計畫還持拒絕態度。當然,一旦德國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的話,德國政府將不得不採取措施促增長,因為這符合德國的根本利益及發展需要。 此外,德國經濟部還計畫推行新的國家工業政策,用以大力扶植高新技術的發展。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日前已把「人工智慧」稱作是「當代最重要的技術革命」,他指出「它或許比蒸汽機或鐵路的發明具有更大的影響。」這位經濟部長並聲稱要通過國家提供啟動資金的方式來促使所挑選出來的高新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使其在國際競爭中站穩腳跟。11月中旬,德國內閣召開專門會議,決定在2025年前斥資30億歐元發展人工智慧。 由此可見,德國正在把當下貿易領域裏的不利因素轉化為實現自身經濟轉型升級的動力,有望很快重拾較好增長的勢頭。而另一方面,德國也的確具有巨大的創新潛力。世界經濟論壇不久前曾把德國評為全球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就是一個例證。 在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日前宣佈2021年不再競選聯邦總理後,雖則德國政壇面臨重新洗牌的局面,但未來德國政府仍將會堅定不移地依靠創新驅動發展, 因為這符合國家的根本利益。]]]]> ]]>

(Visited 2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