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革命衛隊“聖城軍”指揮官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1月3日在伊拉克巴格達被美軍無人機殺害後,德黑蘭方面8日採取報復行動,向美軍兩個位於伊拉克的基地發射十多枚導彈。


美國國防部當天表示,在早前伊朗對伊拉克境內美軍的兩處設施發動的導彈襲擊中,有5名伊拉克士兵受傷,美軍的具體傷亡信息尚不明確,多名高官曾到白宮與總統特朗普商討對策,特朗普其後表示會在當地時間周三早上正式回應事件。黎巴嫩“廣場”電視台(Al Mayadeen)則稱,美國空軍一架飛機在伊拉克阿薩德空軍基地跑道上被伊朗導彈摧毀。
伊朗則要求美軍撤出中東地區,不過外長扎里夫則強調,伊朗根據聯合國憲章採取了成比例的自衛行動並且已經結束,不尋求事態升級或戰爭,但是將捍衛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伊朗的報復行動讓外界擔心全面戰爭一觸即發,美伊衝突也將人們的目光從中美貿易戰那裡轉移了過來,一些媒體,例如線上政論雜誌《外交家》就認為,美伊爭鋒相對的情勢,明顯會讓中國受益,因為美國會重新將焦點轉回中東,無暇制衡中國,甚至一直推崇的印太戰略都可能受到影響,給予中國全速發展的機會。

中國迎來戰略機遇期?

從歷史角度來看,本世紀初,伴隨着“911”事件以及之後的反恐戰爭,中國出現了崛起,當美國將重心放在中東地區時,確實給了中國發展的機會。今時今日,中國確實可以從美伊衝突中尋得一定機遇,從以下三點可以看出。但同樣,如今的局勢已經迥然不同,美國不會願意給中國機遇,再加上中國和伊朗的牽扯很深,一個穩定的伊朗對於中國來說或許更具意義。

01 歷史上曾出現相似一幕

不少人至今都把“911”事件視為美國對華態度的轉折點。認為美國捲入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後,讓中國贏得至少十年的黃金髮展時期。
在2000年總統競選期間,小布什曾稱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2001年4月1日,又發生了中美撞機事件,以此為契機,小布什政府在中美關係的眾多問題上先聲奪人、步步緊逼。同年4月24日,美國又公布了對台軍售清單,總值40多億美元,這一規模在當時是空前的。小布什政府一改歷屆政府對台灣問題的“模糊政策”,推出了清晰的台海政策:他還在相關場合宣稱美國有義務保衛台灣,會竭盡所能協助台灣保衛自己。可以說,“911” 事件之前,美國新政府的對華政策已基本成型。中國外交險象環生。
然而,“911”事件後,這一切出現了變化,美國先是將軍事力量投向阿富汗,此後又身陷在伊拉克,銳氣受挫,國內經濟也陷入長期低迷不振。這時候的中國,守拙內斂,並表示支持反恐戰爭,而小布什政府也意識到,在關乎美國國家安全的問題上,中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朋友。於是, 中美逐步建立了反恐合作機制,在成立反恐合作小組、情報交流、反恐磋商、限制恐怖活動資金等方面取得多項成果。中美的反恐合作不僅在國家安全方面取得成效,也加強了兩國的對話。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轉變,不再把中國當成對手,成就了兩國20年來最蜜月時期。等到美國反應過來時,中國早已悶聲發大財,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911”事件是慘痛的,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悲劇,但911事件的發生促使中美戰略關係的轉變,在21世紀初給中國帶來了戰略機遇期。小布什政府政策的調整,還對後來的奧巴馬政府產生影響,儘管中美仍有摩擦,但是兩國關係總體上不斷改善,這為中國爭取國家發展的良好外部條件打下基礎。

02 美伊衝突或導致印太戰略無法實施

時間回到當下,美伊之間的衝突是否會像“911”事件一樣,讓美國改變其對華政策?對此,《印度斯坦時報》1月3日的一篇署名文章認為,伊朗問題可能會導致特朗普政府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無法真正實施,從而為中國留下空間,緩解中國的壓力。
2017年底,特朗普借其就任美國總統後的首次亞太之行,宣示了美國的“印太戰略”。但隨着蘇萊曼尼的死亡,地區間的衝突升級,給特朗普的印太戰略帶來風險。尤其是,與伊朗的緊張關係讓美國政策制定者分心,可能會導致印太戰略流於言辭,而非實質。
美國智庫“國防重點” (Defense Priorities)政策主任本傑明.弗里德曼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美國進一步陷入中東,對中國確實有利。他說:“從中國的角度來說,在某種意義上,中國是希望避免和美國陷入軍事競爭的。如果美國讓自己進一步陷入中東的泥潭,沒有能力真正轉向特朗普政府希望的大國競爭,與中國的競爭。我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讓中國看到了溫和的希望。”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力量項目負責人葛萊儀也表示,“如果美國和伊朗開戰,對美國為中美競爭所作的努力來說肯定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事實上,不少美國官員都有這樣的擔憂,一名匿名美國官員告訴《華盛頓郵報》,擊殺蘇萊曼尼的始作俑者其實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實際上,去年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時,蓬佩奧就曾經推動特朗普對伊朗來硬的,諫言特朗普除掉蘇萊曼尼,但不論是總統還是五角大樓官員都不認同這個選擇。如今,特朗普開始擔心面對伊朗的“進犯”假如沒有作為,會被質疑“猶豫不決”,最終採取了蓬佩奧的建議。
這一決定沒有得到大多數白宮官員的認同。過去一年多,美國國防部官員都在警告總統,反對後者升級對伊朗的制裁,也不認同過分提升與德黑蘭的緊張對峙,因為那會牽扯美國大量資源,而五角大樓里許多人都希望,未來把資源更多投放到東亞,而非中東。
《泰晤士報》則認為,從黎巴嫩到阿拉伯地區,蘇萊曼尼之死將會引發連鎖反應,同時對美國重返亞太的努力帶來深重影響。有觀察人士指出,繼兩伊戰爭、阿富汗戰爭等事件後,美國再度疲於解決中東困境,只會給唯一有能力與之抗衡的中國更多崛起的空間。

03 美伊衝突給中國帶來更多合作機遇

有評論認為,對於美伊衝突,伊朗可以把戰場局限在伊拉克,首先,可以繼續利用伊拉克民兵等代理人方式,繼續跟美軍打仗;其次,在伊拉克內部對美國軍隊施加更大的壓力。此次對美國駐伊拉克基地的行動說明了這一點,這給中國帶來了機會。
1月7日,親伊朗的伊拉克總理邁赫迪(Adil Abdulmehdi)接見中國大使張濤表示,中國是該國重要和強大的合作夥伴,他們將毫不猶豫地執行去年與該國簽署的協議。張濤對邁赫迪表示,中國願意為伊拉克提供軍事援助。
同時,伊朗正在尋求外國支援,尤其是中國的援助。去年底,中國才與俄羅斯、伊朗舉行罕見的三國海上軍演。伊朗外長2019年四度到訪中國,兩國外長不點名地抨擊美國外交政策是“單邊主義與霸權行為”。在經濟上,伊朗已經加速向中國靠攏,伊朗不僅是溝通中東與亞洲的“一帶一路”沿線關鍵國,並對華存在經濟依賴,中國還是伊朗最大的貿易夥伴。伊朗央行已經在數月前正式宣布將人民幣列為主要換匯貨幣,並替代了原來美元的位置。
美伊的衝突很可能使得伊朗、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越來越密切,讓美國面臨了比過去更強大的敵對聯盟。美伊衝突為中俄帶來更多從政治外交等各個層面擠壓美國的機會。
在與中國的緊密聯繫下,分析師亨利·羅馬對此認為,伊朗不會在2020年出現全面的經濟崩潰。其中,伊朗的非石油出口和就業仍然強勁,伊朗同時還正在慢慢恢復對通貨膨脹和貨幣的控制。
此外,美國對伊朗的行動還將為中國帶來同其他大國合作的機遇。尤其是美歐聯盟裂痕正在加深。歐盟對美國漠視其利益的做法深感不滿和擔憂,在很多國際問題上都展示出更強的獨立性。英國媒體報道,當時在加勒比海島上度假的英國首相約翰遜,都沒有提前得知此次襲擊行動,當他聽聞消息後,為此爆了“F”開頭的粗口。
雖然炸死蘇萊曼尼以後,特朗普已致電英法等國領導人,希望他們支持美國,但歐洲勢必會重新評估當下形勢,歐洲國家的“站隊”或存在變數。美國的英法德盟友都不希望捲入美伊在中東的戰亂,這為同樣致力於為局勢降溫的中國帶來合作機遇。

美國不會輕易給中國機會

當然,美伊會不會爆發全面戰爭,還是未知之數,美國風險評估公司歐亞集團1月6日發表一份報告認為,美國和伊朗軍隊可能會在伊拉克境內交火,不過不太可能大打出手,雙方領導人都不想打一場全面戰爭。
澳洲國立大學阿拉伯及伊斯蘭研究中心研究員帕爾梅特(Ian Parmeter)指出,伊朗目前最頭痛的是如何對美國還以顏色又不招致美軍再次反擊。智庫“美國安全中心”資深研究員高登柏格(Ilan Goldenberg)在《外交事務》期刊撰文指,伊朗即使採取報復行動,也很大機會在伊拉克進行。但他相信,美伊兩國仍會先尋求避免戰爭,因為一旦開戰,誤判風險非常高。
對不少白宮官員來說,他們也認為一旦陷入中東的泥潭,中俄都會因此而受益,這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就在兩星期前,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在去年年終記者會上還說,他來年的目標之一是從中東等地區召回部隊,以便集中精力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挑戰,將更多軍力投放印太地區。
埃斯珀說:“我們有一項國家國防戰略,闡明我們正處在一個大國競爭的時代,我們的主要挑戰是中國和俄羅斯。所以,我的目標是我們如何減少我們在世界其他地區的軍力部署,包括敘利亞和阿富汗,召回我們的部隊並重新訓練他們、給他們新的裝備,或者將他們轉移到印太地區。這就是我的主要目標。”
上任美國海軍部代理部長不到兩個月的托馬斯·莫德利(Thomas Modly)上個月在華盛頓的一個討論會上說,他在主理海軍事務的未來日子裡會將如何應對中國威脅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他擔心與伊朗的衝突會分散美軍的精力。“我們正聚焦俄羅斯和中國,聚焦大國競爭,可是其他事情會發生,我們控制不了。”
可以看到,中東局勢並不會影響美國對中國的戰略警惕,只是可能改變美國對處理事情緊迫性的排序。這種排序的變化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第三方因素的加入難以改變中美互為“首要競爭對手”的位置。伊朗問題難以緩和中美戰略競爭的壓力。
更何況,美伊衝突和“911”事件的不同,還取決於中國和伊朗緊密的聯繫。香港媒體《Asia Times》認為,一旦伊朗爆發戰爭,對中國的影響也會是“毀滅性的”,因為伊朗現在是中國一帶一路的重要據點,尤其中國仍是伊朗最大的原油客戶,也是最大的貿易夥伴。
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當地的民生經濟完全崩潰,在伊朗擁有大量投資的中國,不能容忍伊朗也面臨同樣局面,損害中方利益。對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者克里斯蒂娜·林(Christina Lin)在接受BBC訪問時也表示,“一帶一路”的順利執行亟需一個和平穩定的中東,潛在的美伊戰爭只會給中國的地區利益帶來毀滅性影響。”而美國與伊朗僵局所涉及的範圍,比預想的還要大得多。一旦開戰, 不僅會讓中國多掏腰包,也極有可能中斷石油供應鏈。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穩定的中東對於中國來說才是最有利的。

(Visited 47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