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人類的豪賭——發展核電,誰是贏家,誰又是輸家?

 

31年前,蘇聯人民的驕傲——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一場自1945年日本遭受美國原子彈襲擊以來全世界最嚴重的核災難。這是人類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場悲劇,也為後世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據估算,這場災難共造成約兩千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綠色和平組織所估計的總傷亡人數是93000人。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雖已過去30年,但這場災難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廣大地區仍造成深遠影響。

事發地段被當地政府用鋼筋混凝土進行了封閉,俗稱「石棺」。由於它近年來頂部發生傾斜,甚至有崩塌的危險,反應堆內的核物質隨著地下水繼續污染周圍地區,危及烏克蘭的飲用水源,因此亦被俄媒體稱作「延時引爆的地雷」。

兩個多月後的4月26日,就是這場核災難的31周年紀念日。切爾諾貝利的悲鳴至今餘音未了,有關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測算出超高輻射值的新聞又重新讓公眾對核洩漏事故的威脅產生擔憂。福島核電站究竟還有多危險?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雖已過去30年,但這場災難對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等廣大地區仍造成深遠影響。

福島核電站內部輻射值爆表

2011年3月的那場地震和海嘯災難,重創了日本東北部,並在福島第一核電站製造了一場核危機。六年之後,許多人仍然流離失所。而在東京電力公司經營的這家核電站,清理工作或許會花費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時間。

與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相同的是,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故也被判定為七級事故,這是核電事故中的最高嚴重等級。然而,福島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日本如今的人口密度,與切爾諾貝利相比起來,都不可同日而語——顯然前者更加要命。

法新社引述俄羅斯知名反核專家納塔莉亞·米羅諾瓦的分析說,福島核事故無論是對經濟還是對人的影響,都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更大,可能要改寫國際核事故分級表。

近日,據多家媒體報導,福島核電站輻射量創新高,達到「2011年以來的最高值」

2月9日,東京電力公司組織多家日本媒體到事故現場考察,在場記者說:「在距被毀的2號機約80米處的高臺上,工作人員佩戴的輻射檢測儀立刻『嗶』『嗶』作響,顯示此地輻射值為每小時144微希沃特,高出正常值約4800倍。」

2號機組堆芯熔毀後安全殼內的輻射值為每小時650希沃特,比事故後專家們估算的輻射強度高出約6倍。這個數值比日本國內安全地區的正常值高10-14倍,人若被這樣的強度照射僅十幾秒就會死亡。

自福島核事故發生後的五年間,鈾礦開採和銷售部門也一直在停步不前。鈾產品的國際價格也在2016年跌到穀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核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陳志昨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是第一代核電站,事故原因有人為因素,再加上沒有安全殼,發生爆炸後高放射性物質無法控制,直接飄到歐洲。日本福島核電站是第二代核電站,遭遇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後發生爆炸。

除了直接的輻射危害,福島核輻射產生的最大隱形危害就是那裏的一草一木都被標上「有毒」的隱形標籤。福島縣原本是日本著名的「魚米之鄉」,在遭受核污染後,本地的大米和水產品被敬而遠之。

2016年,台灣民進黨政府計畫開放福島以外四縣市食品進口臺灣,引發島內反對聲浪,多數消費者對「核災食品」心存疑慮。消費習慣上偏好日本產品的臺灣人,似乎有充分的理由擔心自己的健康成為蔡英文討好日本政府的犧牲品。

 

日本欠一個交代

天災難免,但令人遺憾的是,面對嚴重事故,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並未迅速有效、公開透明地採取措施並公佈後續進展。

事故發生後,檢測服用放射性碘污染的水對孕婦和兒童的影響時,日本當局公佈的資訊可以說是亂成一片,日本婦產科協會和日本醫學放射線協會公佈的數據自相矛盾。

直到2016年5月30日,東京電力公司才承認稱,過去5年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輻射洩漏事故相關反應堆「堆芯損傷」的說法,是隱瞞了事實:核反應爐發生了更為嚴重的「堆芯熔化」。

「日本政府處置不力,但也不是無所作為。現在不能說福島核電站的問題已經失控,但確實存在披露資訊不及時、不清楚等問題,同時還有向海洋排放污水的問題。」 中國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研究員陳經評論說。

加拿大全球化研究中心稱,福島核輻射有可能最終跨越太平洋,抵達北美西海岸。福島核輻射對地區的影響將是切爾諾貝利的5到10倍,約持續180年到320年。

福島核事故發生後,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在新聞發佈會上鞠躬道歉。

目前,自願或被迫逃離福島的人們還在異地他鄉適應新的生存環境。在這些「核難民」中,大約三分之二的人已經放棄了返回故土的念頭。

在經濟或政治層面,或許奉行孤立主義的特朗普總統可以帶領美國逆全球化潮流而動,但在生態環保、海洋安全領域,世界各國家地區必然「牽一發而動全身」,甚至「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放下包袱,公開真相,回應質疑,是日本政府對於六年前那場災難早就應該做的事情。諱莫如深抑或是諱疾忌醫,只會讓真相被掩蓋,讓瘋狂擴散的謠言帶來更多的不安。

 

無懼核電威脅?中國正積極佈局內陸核電建設

儘管有核事故先例的慘痛教訓,導致國際主要核電國家正逐漸削減對核電的依賴,但中國政府似乎仍然認為「中國的核電是安全的」,並且已不滿足於在沿海建設核電站,希望在內陸增加更多的核電站。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已有10餘個省區(包括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廣東、貴州、四川、河南、重慶、吉林、廣西、遼寧、福建和黑龍江)佈局了內陸核電。

中國工程院在關於內陸核電站的報告中,明確地寫著中國不會發生類似切爾諾貝利和福島的核事故。中國政府官員們對核安全的保證,也僅僅來源於中國此前確實沒有發生過大的核電事故。

2013年,廣東江門爆發大規模反核遊行活動

今年是《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簽署21周年,這份條約是歷史上冷戰時期結束的標誌,也代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共識。

儘管今天,全世界除了朝鮮,已經沒有國家進行核子試驗了,但是核子試驗對環境以及人體健康所造成的危害卻遠沒有停止,核武器也依然是世界和平所面臨的巨大威脅。包括美國、俄羅斯、法國在內的核大國也從國家層面對核子試驗受害者出臺法令進行經濟賠償。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過去三十一年了,福島核事故也過去六年,兩個地區都被貼上災難的符號,至今未走出陰影。這是一場人類的豪賭——發展核電,誰是贏家,誰又是輸家?

(Visited 3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