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軍工企業100強名單中,3家中國企業躋身前十。俄媒認為,這是世界頂級防務公司格局的一次重大動蕩。 7月22日,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公布了世界軍工企業100強名單。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評選的名單中,8家中國大型國有軍工企業全部“上榜”,前10強中包括3家中國公司。


根据這份最新排名,名列第一的軍火企業依然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其次是波音(The Boeing Company)、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和雷神(Raytheon Company)。但在這四家美國公司之后,中國航空工業集团公司緊隨其后。
對此,俄羅斯衛星網感嘆稱,在這份根据軍品銷售額進行排名的榜單中,3家中國企業擠進前十,而俄羅斯最靠前的阿爾馬茲·安泰公司(Almaz Antei)公司排名僅為第15位。 報道稱,這是首次在世界軍工企業100強排行榜中加入中國企業的數据。“與大多數西方防務公司不同,中國公司大都沒有关于防務業務收入的公開聲明。”
報道還指出,2018財年軍用領域收入榜上的8家中國企業收入總計約為970億美元,僅落后于美國,只比歐洲全部軍火企業的收入總和略低。 《防務新聞》認為,與歐洲或俄羅斯企業必须出口才能生存的情況不同,中國企業有足夠的國內市場。雖然也有海灣國家購買中國無人機的報道,但中國防務企業的出口對象有限,主要限于孟加拉國、阿爾及利亞、緬甸和巴基斯坦。
不過,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RS)此前報告稱,中國在軍用無人機等行業也在展露頭角,逐步同一些國家達成軍火協議。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3月11日報告顯示,中國軍火出口量增長2.7%,占全部市場的5.2%(占比減少0.3%)。出口的國家從12個變成了53個,包括巴基斯坦等國家。
報告表示,中國著力于現代武器的開发,開发能力顯著增強,進口量減少了7%。俄羅斯占据中國軍火市場的70%,主要是高性能戰斗機和防空系統。中國是要通過軍火貿易來強化外交关系。 觀察家認為,中國軍工裝備的发展目前主要依靠自身,改革措施也包括建立更加注重研发的新組織。

(Visited 2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