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約翰遜七月下旬入主唐寧街以來卻屢敗屢戰,不僅沒有說服國會接受自己決定在10月31日無協議脫歐的法案,連提前大選的動議也兩度遭到否決。眼看國會即將休會,堅持如期脫歐與國會議員“殊死搏鬥”的約翰遜更是幾乎陷入絕境。好友內閣大臣魯德離他而去,就連親弟弟約翰遜(Jo Johnson)也與他反目,指出家庭、國家難兩全,使他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

約翰遜與國會的脫歐拉鋸戰

當地時間9月9日,英國國會再度上演一場混戰。同一日,兩項法案出爐,再次給首相約翰遜當頭一棒。
當日,國會的防止無協議脫歐法案在走完最後一道象徵性手續,獲得女王簽署後,將正式生效成為法律。防止無協議脫歐法規定,最遲到10月19日,如果議會沒有投票通過任何與歐盟達成的協議,或同意無協議脫歐,首相約翰遜必須向布魯塞爾(歐盟總部)請求將英國脫離歐盟的最後期限再次延長,從10月31日延長到2020年1月31日。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法案從提出到通過三讀走完上下兩院立法程序加蓋女王橡皮圖章,用了不到一周時間,可謂創下現代英國的議會立法速度紀錄。
同一天,約翰遜提前大選、解散當前國會的動議,第二度遭到國會的大比數否決。動議獲293票支持,遠低於需獲全體議員三分之二支持的434票門檻。連反對黨工黨領袖郝爾彬都再次重申,雖然他們非常渴望大選,但政府必需確保不會硬脫歐,否則不會支持提前大選。這無疑是給喊着“不脫歐毋寧死”的約翰遜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與此同時,首相約翰遜宣布,極具爭議的國會休會從將從9月10日正式開始,持續5周,直至10月14日才復會。約翰遜政府與議會的較量進入白熱化。


而國會給出約翰遜改變主意的最後期限,就是復會後的第5天。如果 10月19日,國會沒有投票通過任何與歐盟達成的協議,那麼約翰遜本人必須親自寫信向歐盟要求延期。早前約翰遜就曾稱,自己寧願死在溝渠也不會請求歐盟延後脫歐,而如果在死線前也無法在與國會的較量中扭轉局面,恐怕他就不得不接受這個“胯下之辱”。
不過,外界也分析,約翰遜在國會復會前可能想盡一切辦法,不惜手段地達成如期脫歐目的。國會與首相,硬碰硬,可能為脫歐帶來更多的變局。

多名官員出走 約翰遜政府岌岌可危

同時,一邊深陷與國會的混戰,約翰遜政府內部也出了問題,近期迎來了一股“離職潮”。
其中,對他打擊最大的,還要數約翰遜弟弟約翰森的辭職。9月5日,英國首相約翰遜的弟弟約翰森宣布辭任商業、能源及工業策略國務大臣,並且不會再尋求連任議員。他表示,離任原因是最近幾個星期,自己在家庭和國家利益之間,感到“左右為難”。
約翰森辭職的消息,也一度成為各大在野黨攻擊約翰遜的最新武器。蘇格蘭民族黨嘲諷,當約翰遜的家人也不信賴他的脫歐路線,如何叫國民跟隨他。
據悉,早前在9月3日英國國會舉行時,約翰遜保守黨的危機已經襲來。
當天在議會中,保守黨議員菲利浦·李,在約翰遜發言時從保守黨席離開,橫越國會中央前往坐在英國自民黨的位置,即席表明退黨,令政府失去多數席優勢,變成少數政府。在之後表決脫歐議程議案時,約翰遜再遭21名保守黨議員倒戈,當中包括兩位前財務大臣夏文達、前司法大臣郭達瑋,以及英國戰時首相邱吉爾的外孫索姆斯爵士。
9月3日晚,鮑里斯當場開除21名在投票中“叛變”的保守黨議員,更在政府內部激起巨大的爭議。
在遭親弟弟喬·約翰遜拋棄後,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內閣又有一位關鍵人物出走。當地時間9月7日晚,英國保守黨議員、就業和養老金大臣安珀·魯德因不滿約翰遜在脫歐問題上“排除異己”的做法,憤而辭去內閣大臣以及保守黨黨鞭的職位。
有媒體評論稱,魯德的辭職讓約翰遜政府動蕩的一周來迎來高潮。英國工黨“脫歐”事務發言人斯塔梅爾7日發表推特說,“約翰遜政府正在解體”。
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8日刊登的專訪中,魯德表示,她辭職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約翰遜“迫害”黨內成員,致使保守黨失去了心胸開闊和忠誠的成員,會危及保守黨在下次大選中的表現;其二是沒有證據表明,約翰遜正在尋求有協議脫歐,儘管他聲稱這是他的第一要務。
魯德認為,約翰遜本月3日開除21名保守黨議員黨籍,“是對禮節以及民主的污辱、是對政治的破壞。當保守黨內表現很好、很忠心的議員被開除時,我無法再繼續袖手旁觀”。
據報道,魯德在7日向約翰遜遞交了辭職信,她毫不客氣地表示,當時決定加入內閣時,她是抱着信心的,她一度把約翰遜的無協議硬脫歐視為一個能有效應付布魯塞爾的協商手段,但現在,約翰遜政府已經沒有讓她繼續相信的理由。魯德說,她將在未來大選中保持獨立議員的身份,與被開除黨籍的21名保守黨議員一起擋下“無協議脫歐”。
《星期日泰晤士報》8日評論說,魯德是約翰遜在內閣中最好的朋友之一。她的辭職對於就任才46天的約翰遜來說是“再次受挫”。此外,目前約翰遜內閣中至少有6位閣員認同魯德的立場,且至少有一位正在考慮辭職。
而如果約翰遜政府持續失去信任,導致局勢更加惡化,未來為英國帶來的政治危機恐怕只會更加嚴重。

(Visited 39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