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山接受《超訊》專訪,談對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關注。他認為,建設「一帶一路」應先建立實驗示範區,以學習經驗、修正不足。


2015年10月,在響應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下,李山開始了人生的又一次征途:從國家開發銀行辭職,回到香港創立了專門服務「一帶一路」金融需求的絲路金融有限公司。創業之路並非一番風順,三年來,從零到一,從無到有,他和團隊帶着堅定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的信念,不斷積累經驗,一步步成長。

以下是《超訊》與李山的訪談內容。
超訊:為什麼會對「一帶一路」建設有着特別的關注?
李:我是四川人,每年春節都會回去看父母,發現四川和沿海地區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歷史上四川處在古絲綢之路上,很繁榮。唐宋時期中國最發達的就是揚州和益州(成都)。我不僅想報國,也希望能回報家鄉,就老琢磨這件事。
國家搞西部大開放,關起門來是搞不好的,就四川來說,如果再有一條新絲綢之路,完全有可能發展得很好。正因為這一點,後來我特別關注“一帶一路”倡議。
超訊:在成立絲路金融公司之前還做過哪些與「一帶一路」有關的事?
李:在中銀國際,我領導成立了絲綢之路工作小組,當時想建高速鐵路連結中歐,但是因為地緣政治等因素,一直未有實質性進展。我還在中央黨校的刊物《理論前沿》發表過文章,談了自己對西部大開發的一些戰略思考。
超訊:最初是出於怎樣的機緣開始參與「一帶一路」的?
李:陳元是我在國開行工作時的老領導,後來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有一次他說,「一帶一路」的戰略很重要,現在已經成立了亞投行和絲路基金,但光有這些金融機構還不行,要規劃先行,要有戰略。他提議我們在全國政協搞一個智庫,專門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服務,因為我是做研究出身的,他就讓我來協助做這件事。
在習主席的關懷下,絲路規劃研究中心成立了,主管單位就是全國政協辦公廳。陳元副主席兼任中心的理事長,我是副理事長,我們共同投身這個事業。
李:本來只是想搞智庫研究。在籌建絲路規劃研究中心的過程中,中財辦一位領導問我準備如何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作用。
我回去向陳主席報告這件事。他說:「當初朱鎔基總理讓我們辦國家投資銀行,沒辦成,但是今天我們可以通過服務「一帶一路」,建立一家商人銀行,做投資和財務顧問業務。如果服務好了「一帶一路」,公司就能發展成國際化大投行,最終完成當初朱總理交給我們的任務。」我一想,這不正是我回國服務的初心嘛。「一帶一路」需要國際化專業服務,香港是最適合的地方,可以在香港搞一個專門服務“一帶一路”的金融機構。我隨即離開國開行,回到香港成立了現在的絲路金融有限公司。
超訊:公司運營的情況如何?
李:公司目前還在摸索中前進。公司運營本身不需要太多資金,但投資「一帶一路」項目則必須有資金支持。我們做的項目可能最小的也需要幾億美金,有的項目甚至需要幾十億美金。資金來源是最大的挑戰。
我們公司成立時,中國的外匯儲備有四萬億美元。但是現在,中國外匯儲備減少了一萬億美元,中美貿易戰使前景更充滿不確定性。
實際上我們在非洲、歐洲以及中東、東南亞看了很多項目,有些是非常不錯的投資機會,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最後都因資金問題擱淺。
超訊:在近幾年投身「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有怎樣的體會?
李:最近,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五年總結會議上說,建設「一帶一路」要從畫「寫意畫」變成畫「工筆畫」。對此我深受鼓舞和啟發,覺得我們公司也要聚焦並重點突破。「一帶一路」推進沒有預想的那麼順利,我覺得其實有兩方面的原因。
超訊:哪兩方面的原因呢?
李:一方面是外部的原因。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一些國家沒法理解我們提出的「雙贏」理念,甚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們歷史上搞殖民主義,就說中國在搞「新殖民主義」。最近特朗普也指責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形成外部的不利條件。
也有我們自己的原因。從文化上來講,我們漢民族總體來講性格很內向,愛好和平。我們歷史上沒有到外面去搞侵略,開疆拓土。鄭和下西洋更多的也是一種外交使命,不是去海外經商,更不是去建立政權。我們歷史上強大的時候就花錢修長城,防止別人來攻打我們。改革開放40年是外來事物進來的過程,我們已經慢慢適應了,學會了對外開放。但往外走,對我們仍然是新的東西。我們的文化理念、我們的行為方式,有時候會和外國衝突,所以才會出現好心辦壞事。這就是我們自身的問題,所以需要學習國外的情況,我認為思維方式也需要變得更加國際化,對外面的事物要有更好的理解。
超訊:那您認為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李:這讓我想到我們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改革開放當初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外資不敢進來,內部還不歡迎,認為是搞資本主義。鄧小平很偉大,在深圳搞了一個特區,做改革開放試驗示範區。一方面是示範,另一方面是學習、總結經驗。成功後再向全國推廣經驗。
同樣的道理,我覺得我們應當在海外,在「一帶一路」沿線找一個地方,建立實驗示範區。在那裡證明我們「一帶一路」真的是一個很高尚偉大的新全球化舉措,是中國在受益於全球化之後,反饋世界的一種真誠方式。事實勝於雄辯。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不斷學習、修正。我相信如果做成功了“一帶一路”特區,很多國家會主動邀請我們去合作,而我們去也會做得比現在更好,因為有了經驗。

超訊:絲路金融有限公司在香港創立,那麼「一帶一路」對於香港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李:這實際上也是香港發展的一個歷史性機遇。“一帶一路”建設涉及方方面面,香港各方面的專長,從金融到貿易到航運,甚至到社會治理,都能夠在“一帶一路”上找到用武之地。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於解決我前面提到的資金問題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一帶一路」建設對金融等專業服務的需求是香港巨大的商機,機不可失!

(Visited 95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