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修正後的參議院版《臺北法案》,以進壹步促進美臺合作,掀起了台海局勢的新一輪風波。


《台北法案》(TAIPEI Act),其全名為《台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法案要求美國行政部門以積極行動支持臺灣與世界各國建立“正式及非正式的外交夥伴關系。”法案實質上是美國推動台灣加深國際角色參與的表現。
這壹舉動被看作是美國對臺動作的再次加碼。目前,臺灣民進黨執政的第二個四年即將拉開序幕,藍營內部仍未達成共識,在兩岸政治舞臺上的角色處於低谷,臺海之間充滿不確定性,兩岸緊張關系有進壹步升級的趨勢。而美國在外交、軍事等方面動作不斷,更將加劇當下的臺海危機,使兩岸之間蒙上壹層陰雲。

美國再打“台灣牌”

此次,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的《臺北法案》主要有兩大重點,壹是敦促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應與美國國會協商,尋求機會“進壹步增強美臺雙邊經貿關系”;其次則是“支持臺灣成為所有不以主權國家為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並在其他適當組織中取得觀察員身份。
法案還提到,美國行政部門對於嚴重傷害臺灣安全或繁榮的國家,應在適當並符合美國外交政策利益下考慮改變與有關國家的經濟、安全及外交接觸。
實際上,《臺北法案》在2019年10月已獲參眾兩院通過,但參議院後來建議修改部分文本,包括移除鼓勵美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等的相關章節,改以較廣泛文字取代。由於參院版法案經過修改,法案還須再送回參議院表決通過壹次,才會送出國會,交至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後生效。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壹直在台灣的國際參與上動作頻頻。2月27日,三位美國重量級參議員加德納(Cory Gardner, R-CO)、馬基(Ed Markey, D-MA) 及裏施(Jim Risch, R-ID)共同提出壹個決議案,其中不光表示了對蔡英文連任的支持,還對臺灣未來的外交空間也有很多著墨。他們呼籲美國政府倡議臺灣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以及鼓勵美國從財政上支持強化臺灣的國際參與,通過《全球合作及訓練架構》(GCTF)推動彼此對開放、自由與繁榮的印太地區共有的承諾等。
此外,眾院議長佩洛西也在《臺北》法案通過後罕見地發表聲明,表示美國國會在持續對全世界發出信息說,美國與臺灣站在壹起。
與此同時,《台北法案》的通過還正值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訪問臺灣。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會見莫健時表達了對美國的感謝。莫健則表示,對蔡英文任內所達成的美臺關系“感到非常驕傲”,美臺關系除了長久以來在商業和戰略上的夥伴外,現已拓展到其他領域,“休戚與共,共存共榮”。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國眾議院通過《臺北法案》的同壹天,美國在軍事上也有動作。
美國海軍研究所新聞網周三(4日)報道,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證實有關“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訪問越南的報道,“羅斯福”號在5日抵達峴港市。據悉,上壹艘美軍航母訪問越南是2018年的卡爾文森號。
報道指出,根據越南政府的現行政策,其他國家的海軍每年只能派壹艘軍艦訪問該國;美國有意每年都派航母到訪,但越南方面不太願意。有分析指出,“羅斯福”號航母到訪不代表越南立場有變,而是傳達了重要的信息,美國有意讓越南支持其在南海的軍事部署,以對華施壓。

美國在台軍事動作頻頻

實際上,美國通過《臺北法案》並非單壹舉動,自從2018年初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以來,美國眾議院、參議院對臺灣表達支持的動作就沒少過。美國在2020《國防授權法案》中對臺灣重點規劃,有四條內容涉及臺灣。此前,兩院還通過了《臺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2019年臺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19)、等涉臺法案,類似的場景不斷上演。
尤其是在2020年度《國防授權法案》通過後,美國對臺軍事動作更是不斷加碼,美軍艦機頻繁現身臺灣附近。
2020年1月16日,美國提康德羅加級(Ticonderoga-class)導彈巡洋艦夏洛號(USS Shiloh)由南向北經過臺灣海峽,1月31日,美國空軍壹架B-52H轟炸機進入臺北飛航情報區巡航,飛近臺灣與中國大陸後,飛返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
美國空軍B-52H轟炸機
2月5日,前往訪美的賴清德,受到美國的高規格接待,還壹度進入白宮國安會與官員會面,創美臺斷交後最高層級紀錄。
此後,台灣海峽上空亦不平靜。2月9日,中國解放軍派軍機執行“遠海長航訓練”繞台飛行2日後,美軍接連4日都動作不斷。
2月12日,先是美國空軍壹架MC-130J特種作戰運輸機曾沿臺灣海峽由北向南飛行。兩架美軍B-52轟炸機,也在當天沿臺灣東部空域由北向南飛行。2月13日至14日,兩架美國軍機在臺灣附近海域上空飛行。2月15日,再有壹艘美國海軍作戰艦船由北向南穿行臺灣海峽。
有分析指出,中美在臺海“妳來我往”的摩擦升溫,已經從“冷戰”升級為“暗戰”,處於危險的臨界邊緣。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已經多次明確表示,臺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中方敦促美方恪守壹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慎重妥善地處理涉臺問題,以免損害中美關系和臺海的和平穩定。

台灣危機升溫,影響或波及整個亞太

台灣政治局勢助長了兩岸關系的緊張。3月7日,國民黨主席補選將開啟,但在藍營取得內部共識前,其在兩岸政治舞臺上的角色無疑處於低谷。與此同時,民進黨執政的第二個4年即將拉開序幕,蔡英文加深了臺海局勢緊張。而加之背後美國介入、動作不斷,更加劇了臺海危機,令兩岸的對峙升溫。
有分析指出,台美關系的歷史性升級以及中美關系的波動,使得臺海進入壹個危險的安全困境:臺海局勢中的不確定性增多。
近期,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也少見地就臺海危機發出預警。據悉,近期臺海之間的緊張關系已經在澳洲重燃了壹個辯論,其焦點是萬壹中美在臺海發生沖突,是否會牽動澳洲在太平洋共同防衛組織(ANZUS)下的盟友義務。其中有觀點認為,壹方面,臺海沖突的風險確實在上升;另壹方面,澳洲很難不跟隨美國的立場,但中美臺海沖突的劇本卻是其不可承受之重。
這樣的討論出自傳統上並不屬於台海問題核心利益相關者的澳洲,本身就已經體現出兩岸當前局勢已到了引發周邊國家關切的程度。可以看到,台海危機的擴大不只牽涉兩岸、中美,影響更會波及整個亞太地區。

台海危機影響或會波及整個亞太地區

有預測指出,台海危機一旦爆發,這足以使得像澳洲這樣在進出口兩端都依賴中國的經濟體陷入壹場經濟衰退。事實上,如今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乃至全球經濟達成的互賴程度,早已使得臺海危機爆發的損失變得難以估計。
對此,該智庫已經對澳洲提出態度明確的、旨在預防和管控臺海危機的政策建議。該智庫還呼籲,澳洲也應積極增進與日本、新加坡等區域內國家的合作,倡導更多穩健的危機管控和風險規避機制。
美國國防部專職分管中國事務的助理防長幫辦施燦德(Chad Sbragia)日前也表示,美國可能正與中國處於軍事危機中,印太地區存在多個潛在危機爆發點,包括臺灣海峽、南海等。他認為,中國軍事現代化對美方是長期挑戰,美國在與中國的全球競爭中,沒有零成本的解決方案。未來美軍將會建設和部署更加致命、更有活力的聯合部隊,加強在東亞的聯盟,深化協調行動性。
可以預見,接下來美國仍會不斷出手打“臺灣牌”,民進黨當局亦會不斷配合,臺海緊張形勢短期內難以出現緩解的趨勢,這不僅對於兩岸,對於整個亞太地區都是壹個挑戰。

(Visited 73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