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急轉直下,歐盟最高貿易官員5日表示,已經暫停了中歐投資協定。這個雙方歷時7年才敲定的協議就此暫停,是一個重大信號。但是歐盟的動作不止於此,還將對歐洲地區接受政府補貼的外國企業實施新規;以及更新工業策略,減少中國原料供應。哪怕是中國去年首次成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這一連三個動作,顯示出歐洲正逐漸靠攏美國總統拜登的陣營,中歐關係處在了緊要關頭。

歐盟暫停中歐貿易協定

歐盟與中國歷經7年煎熬談判,終於在去年12月達成重大投資協定。但好景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在那之後,歐盟行政機構與德國各自研擬限制中國實體投資的法案,還加入美方行動,與北京相互制裁。

正如外界所擔心的那樣,轉折很快就來了歐盟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5日表示,鑑於雙方在針鋒相對的制裁後外交關係惡化,歐盟已經暫停了與中國敲定大規模投資協議的努力。

「顯而易見,歐盟與中國互相制裁,目前的情況不利於批准這項協定」。東布羅夫斯基斯又強調,達成協定的根本原因仍然存在,協定有助於解決歐盟與中國在貿易上的不平等。

消息剛一出,許多歐洲議會議員拍手叫好,遭中國制裁的法籍議員格魯克斯曼(Raphael Glucksmann)在推特慶祝反對派「大獲全勝」。歐盟一名女發言人隨後發出書面聲明,表示投資協定涉及法律和文本翻譯的技術部分仍在進行中,而現在還不是開始批准程序的時候。「協定的審查無法與中歐關係動態切割,批准前景將取決於局勢如何演變」。

耐人尋味的是,歐盟統計局不久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顯著增長,其雙邊貿易達到5860億歐元,超過了歐盟與美國之間的5550億歐元,從而使中國首次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歐盟的對華出口增長了2.2%,從中國的進口增加了5.6%。而與此同時,歐盟的對美出口下降了8.2%,從美國的進口減少了13.2%。

但哪怕中國對歐洲貿易有重要性,歐盟還是沒有選擇和中國站在一起。

更新工業策略,減依賴中國原料供應

歐盟的動作不止一個,歐盟委員會5日還在網站更新工業策略計劃,將在原材料、電池、藥物原料、氫、半導體及雲端技術6個戰略領域,減少對中國及其他外國供應商的依賴。歐委會表示,新冠疫情暴露了歐盟供應鏈的脆弱,指出歐盟有137種戰略敏感產品,過半要依賴中國進口。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副主席維斯塔哲(Margrethe Vestager)在記者會中表示:「公布的更新版產業策略是關於在擺脫冠狀病毒危機邁向復甦的背景下,確保我們的產業具有推動數位和綠色經濟轉型的能力,同時也確保我們產業的競爭力。」

這份19頁的計劃指出,歐盟的措施可能包括「在可能情況下,依賴不同貿易夥伴實現供需多樣化,但也在必要時進行自動儲備和自主行動」。

擬阻獲政府補貼外企併購參與招標

另據德媒報道,歐委會還將建議立法,阻止獲政府補貼的外國企業併購歐盟企業,或者參與歐盟的公開招標。儘管條文沒有直接點名中國,只在註腳和說明提到中國,不過顯然是針對中資企業而來。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項立法是歐洲轉變對中國立場的最新跡象,雖然新規定預計不會單獨針對中國,但報導引述分析人士說法認為,中國大公司將成為主要目標。

這項草案若得到歐盟27個成員國政府和歐洲議會的批准,新規定將賦予歐盟重要反壟斷機構新的權力,阻止被認為從政府補貼中受益的外國企業在歐洲進行收購或獲得政府部門合約,若不遵守歐盟要求,這些公司將面臨重罰。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歐盟競爭事務執委維斯塔哲(Margrethe Vestager)表示,這是一個相當具有侵入性的工具。她說,必須如此,才能產生足夠的威懾力。

不過,分析認為,協調歐盟成員國對此立法仍耗時,歐盟各成員國政府和歐洲議會之間需要達成一個折衷的文本,這一過程可能需要幾年時間。

最壞的還沒有到來?

在三大動作之外,路透社亦引述消息指,歐盟和印度將於8日在線上峰會上,同意重啟自2013年以來陷入停滯的自由貿易磋商,並認為是要聯手對付中國。中歐關係或正處於一個轉折點。

上述種種跡象,都暗示歐洲大國逐漸傾向支持拜登(Joe Biden)政府對中國的看法。隨著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周在倫敦參加七大工業國集團(G7)外長會議,歐美之間可能修復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內受損的關係,包括貿易、關稅和技術等層面。

民調還顯示,德國綠黨(Greens)在9月大選後將扮演政府要角。換言之,未來歐洲最大經濟體更可能傾向疑中立場,因為綠黨對中國的態度比現任政府更強硬,希望歐洲與大西洋兩岸密切協調對中事務。

一名中國官員就形容中歐關係正走向下坡,不論德國綠黨能否執政,歐盟與中國的關係都處在緊要關頭。

不過變數同樣存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仲平認為,中歐投資協定暫停不等於不會簽署,「只是說現在政治氣氛不太好,先等一等不要著急,下一步取決於雙方如何互動」。他指出,中歐現在都還不太適應競爭合作並存的新局面,但「有合作就不會脫鈎」。

彭博社也指出,歐洲肯定不會只有一種意見,匈牙利等歐盟成員國仍渴望與中國往來。現在拜登採取的路線是與中國競爭之餘,仍尋求在氣候變遷等全球議題上與中國合作。歐洲要奮力走出自己的路,否則將面臨更多難題。

(Visited 43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