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聯幫成員出席老大陳啟禮葬禮[/caption] 江南案稱得上張安樂一生的華彩樂章,在這起當時震撼太平洋兩岸、並重挫台美關係的政治案件發生後,很多人認為,正是他間接推動了台灣的民主化進程。 張安樂之所以會成為改變江南案走向的關鍵人物,源於他與早在就讀淡江時就結識的竹聯幫總堂主「旱鴨子」陳啟禮之間的情誼。而至於陳啟禮和竹聯幫為什麼會捲入這件事,就要回到去美國念書的張安樂身上那剪不斷的江湖情緣。 1981年,竹聯幫和四海幫起了衝突,那時人在美國的張安樂,打電話給已經脫離幫派數年的陳啟禮。「旱鴨子本來是學測量的,被關了五年出來之後,就跑到工地去監工。後來因緣契合他成立了一個消防器材公司,在台灣消防界也是龍頭。以他當時的地位,他不惹人家,他也不需要。他做他的企業,可是還是有感情,就像我到美國念書,和竹聯幫的幫會生活也脫離了,但人還是有感情。」因為有感情,所以還是掛心竹聯幫的事。

不能讓台灣被台獨勢力控制

這件事的重點是和竹聯幫已經脫離了十一年的陳啟禮跟張安樂講了一句話:「以後蔣經國走了,萬一台灣的政權落在台獨手裏,我要起來反抗,我要重新出山重整竹聯幫。」陳啟禮寧願共產黨統治台灣,也不能讓台灣被台獨勢力控制。張安樂回憶:「當時是反共的年代,一般人是左手反共右手反獨,比較忠貞的國民黨就是又反共又反獨,他會在國共之間選擇共,所以他也有很多大陸情懷。他說要招兵買馬重新出山,一號召當然沒問題。可是他怎麼號召?也不能登報招收會員啊,他跟我說不要去美國,他說我要出來帶兄弟,因為遲早會出事。」而白狼認為當時開啟兩岸勢力的鑰匙在北京,北京要是開放,那香港、台灣、澳門的問題都迎刃而解,所以還是選擇回到美國。 [caption id="attachment_1415" align="aligncenter" width="320"]台灣竹聯幫
台灣竹聯幫[/caption] 旱鴨子當時認對白狼大概並不諒解,他認為他該留下來。而旱鴨子也確實很有魅力重新出山,所以白狼再回到美國時,陳啟禮就成立了八個堂口,用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作為)作為八個堂口名稱。而刺殺劉宜良的董桂森,就是當時的忠堂堂主。中間六個堂的堂主當年都跟過白狼,而愛堂堂主劉振南,後來則救了連勝文。 頗有江湖魅力的陳啟禮當時就已感受到台獨勢力的威脅,還和蔣緯國變成好友,成立「名商」俱樂部,連宋楚瑜都有加入。也正因為這樣的脈絡,才發生後來的江南事件。白狼說:「那時旱鴨子來美國,他從中華民國主義又回到了中華民族主義,我覺得他後來接觸的都是中華民國思想,所以才會發生江南事件。他想為國家做事,這個國家是天下的大中國。」這其實也是為何後來白狼一定要站出來的原因。「春秋戰國時代有一個季札掛劍的故事,要重振竹聯幫,只有他和我知道,當時我就知道我們要為共同的目標而奮鬥。」 [caption id="attachment_1432" align="aligncenter" width="400"]年輕時的張安樂
年輕時的張安樂[/caption]

錄音帶令當局沒辦法滅口

那卷改變一切的錄音帶裏,講到時任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局長汪希苓如何給陳啟禮下達任務去制裁江南,理由是江南叛國。陳啟禮當時錄下這卷錄音帶是為了保護吳敦和董桂森,錄音帶也是自己口述,而並不是和汪希苓的對話——用白狼的話說,旱鴨子沒這種心機。錄音帶的指控非常有用,因為它的存在,當局就沒辦法滅口,而在美國法庭上,證人指控也算證據。 [caption id="attachment_1435" align="aligncenter" width="656"]作家江南
作家江南[/caption] 錄音帶尚未曝光前,紐約飛龍幫的手下打電話給張安樂,提出有華僑要購買這卷帶子。「我說第一我沒有錄音帶,第二就算有,這是兄弟的生命這是無價的。我當時太大意了,後來當錄音帶的事情曝光後,他又來一通電話,他說紐約的廣東人對你很不諒解,他說老闆叫夥計做事情,夥計怎麼可以出賣老闆?我說你講的沒錯,老闆叫夥計做事,可是老闆要殺夥計,那夥計的兄弟是不是要站出來?」 那一代人的江湖,之所以成為傳奇、令後人羨慕而神往,是因為其中情義相挺的純粹。當年少就結識的老大成為被政治所利用的棋子、性命即將不保時,不由分說的義氣是白狼當年那樣做的唯一理由。 [caption id="attachment_1433" align="aligncenter" width="221"]江南撰寫蔣經國傳惹禍
江南撰寫蔣經國傳惹禍[/caption] 過程的來龍去脈其實並不複雜。屬於歷史的那一部分我們早已知道,屬於幫派這邊的,則是驚心動魄的回憶。張安樂說:「旱鴨子下來以後,有和董桂森講說有事情要叫他辦,後來旱鴨子還碰到人跟他說,這事千萬不能讓白狼知道,白狼和江南很好——而我根本就不認識江南。」陳啟禮當時在三藩市四處找兄弟處理這件事,但一聽說是要刺殺江南,眾人不是不接電話就是臨陣脫逃。 「旱鴨子的個性,答應了一定要處理。怎麼辦呢?叫人到我家把董桂森接走了,本來這個事情和吳敦也沒有關係,他要結婚,他的證婚人是蔣緯國,結果他開個茶行收到一把槍,他就跑了,婚也沒結就跑到美國來,正好一到美國旱鴨子就找吳敦去了。吳敦是第一槍就打到江南,董桂森因為他是武將,覺得不服氣,就拿我那把槍對著又打了幾槍。然後後來回到我住的地方,我那個時候已經知道了,因為他們回來我就已經知道了,我只和旱鴨子講了一句話,我們都沒有談案情,我只是說小心被滅口,他說我也想到了,他說我留了錄音帶,他錄音帶也沒有留給我。後來我就建議說讓小董先留下來,可是台灣打電話說讓他們先回去。」 [caption id="attachment_1436"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陳啟禮被捕
陳啟禮被捕[/caption] 而跟錄音帶有直接關聯的「黃鳥」,和這件事本來也沒有關係,被扯進去是因為和陳啟禮一行同一班飛機,且幫他們定了機票,從西雅圖經日本轉機。1984年11月12日,國父誕辰那天,「黃鳥」和白狼說老大他們被抓了,白狼開始還不相信。「後來一看果然被抓了,我們就想怎樣去營救,這個事情事情又不能公開,我們就找了一個報紙叫《加州論壇報》,找到社長阮大方,說我們想通過報紙放一些資訊給台灣。」到了約定地點,左等右等阮大方都沒有來,白狼被人包圍,主事者找他談,各種恐嚇。「我當然什麼也不會說。之後我們就和台灣文工會副主委魏萼教授談,我說我們有錄音帶,必要的時候會用。」

張安樂向台當局提三個條件

因為已經聽過「黃鳥」給他的錄音帶,張安樂當時開出三個條件,第一、希望把陳啟禮和吳敦從警備總部軍法移到司法。「因為軍法他可以說你脫逃把你打死,司法眾目睽睽,根本做不了動作,記者還可以採訪他們,等於把籌碼分給他們,他就有講話的機會。」第二、董桂森逃到菲律賓,當時台灣派人去希望滅口,張安樂要求停止追殺。「第三,為了掩護他們去抓陳啟禮,發動所謂的一清專案,用一清當藉口把台灣的兄弟全掃蕩,竹聯幫抓的最多,碰到竹聯就抓。」而張安樂的條件,則是要當局對在一清專案行動中抓到的兄弟,有刑事案件的送法院,沒有的就要送回去。然而,針對這幾個條件,他和台灣方面的交涉卻遲遲未果。國安局長汪敬煦還透過人傳話,表示「沒什麼好談的」。 [caption id="attachment_1437" align="aligncenter" width="300"]蔣孝武被外放新加坡
蔣孝武被外放新加坡[/caption] 在美國嘗試走媒體的營救方式不成,和台灣直接談判也碰壁,張安樂心急如焚,和FBI前後糾纏了兩個月後,他決定把錄音帶交給美方。「他們講說,你要救你大哥的生命,只有我們可以救了——都知道是台灣讓他做,但是要有證據。我還幫他們翻譯,翻譯完了我手寫,他們再重新抄,最後還是他們教我把手寫的東西放到馬桶沖掉。」錄音帶交出去第二天,張安樂起來看《世界日報》,汪希苓被逮捕。 「FBI問台灣怎麼知道?我說我也不知道,錄音帶在我這邊兩個月台灣都不知道,昨天交給你,台灣馬上採取行動。」在白狼看來,在蔣經國心目中,是把汪希苓當做戴笠,又把陳啟禮視為杜月笙。事實上,台灣方面本來也搞不清楚這錄音帶牽扯到哪一層,按張安樂的分析,蔣經國會覺得,汪希苓畢竟是夾層,我為了息事寧人可以犧牲。「但你兒子總不能犧牲吧,正好當時做專訪,我們就講,還有一卷錄音帶可以證明真正的主使是蔣孝武——這是我們編出來的,可是外面一直在講我有錄音帶,最後終於證明我有,所以你再講有第二卷人家也相信。」 情急之下為了救老大編出的第二卷錄音帶,被證明發生作用,蔣經國將蔣孝武外放到新加坡,並表示此後蔣家人再也不接班,也是因此,很多人認為張安樂間接推動了台灣走向民主化。但也當然後來很多人怪他,認為他當時的做法,也間接促成了最後李登輝上台。 不過回到當時語境,張安樂所能考慮的,大概首先是陳啟禮的安危吧。他說:「基本上最後我提的條件,台灣都做了。他們把旱鴨子從警備總部移到司法,董桂森也離開了菲律賓,當時我的第三個條件是一清專案抓到的有刑事案件的送法院,沒有刑事案件的送回去,因為這是刑事處分,就像大陸的勞教是一樣的嘛。後來一清專案停了,人沒有送回去,可也沒有再繼續抓人了,等於是我的條件,他們接受了兩個半。」 而或許張安樂一心一意要救人,並未過多考慮的是他自己。公佈錄音帶,的確可以迫使台灣政府停手,卻也等於把竹聯幫在美國的勢力公諸於世,引來美國治安當局的視線。而這也間接埋下了日後他在美國十年牢獄生涯的起點。那些,當然都是後話。無論如何,重新回到1984年底的張安樂,當然還是會奮不顧身、不惜曝露自己與幫派的千絲萬縷淵源,去營救「旱鴨子」。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的江湖,曾如此轟轟烈烈有情有義,更是解嚴前台灣威權歷史即將步入尾聲之際不可磨滅的一筆,想來總算是人生也不留白。■]]]]> ]]>

(Visited 89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