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的兩棲攻擊艦黃蜂號[/caption] 多少年來,華燈初上,只要有美國軍艦靠岸香港補給、休整,灣仔駱克道酒吧街一帶,濃裝艷抺的菲律賓、越南姑娘雲集,美國大兵會是她們最熱切的客人。而這短短幾天的美軍休假期,會給香港帶來幾千萬甚至上億的消費。 美艦靠岸,是香港的歡樂時光。大兵上岸休假,是可以過夜的。曾經有一個美國航母戰鬥群泊港,一次性就在香港酒店訂了2000套客房,以便讓士兵與遠道趕到香港旅遊或者團聚的親朋好友聚會。「尼米茲」號有一年到港4日,為港帶來約4000萬港元收入,一香港媒體報導說,美一個航母戰鬥群約5000官兵。如果3艘航空母艦獲准泊港,保守估計可帶來約1.2億港元收益。 不過,美艦能否靠港補給、能否讓美兵上岸Happy,算的絕對不是經濟帳。 最近,中國就拒絕了美國軍艦想登陸香港的申請。美國《華爾街日報》於周二(25日)報道,美軍官員指中國拒絕美軍兩棲攻擊艦黃蜂號(USS Wasp),於下月訪問香港的申請,但未有解釋原因。黃蜂號現時位於東海水域,艦上搭載了美軍最先進的F-35B隱形戰機。 《華爾街日報》指出,以黃蜂號為首的遠征戰鬥群於上月離開母港日本佐世保海軍基地,現時位於東海一帶,早前在關島協助山竹風災後的救援。 對於報道內容,美國國務院在聲明表示,美國軍艦長久以來都成功訪問香港,「我們預期這會繼續下去」,又建議記者有進一步問題應向中方查詢;中國駐美國華盛頓大使館則暫未回複查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於周二表示,對於美國軍艦訪問香港的請求,中方一直根據主權原則和具體情況,逐案進行審批。香港保安局回復指,根據《基本法》第126條的規定,外國軍用船隻進入香港特別行政區須經中央人民政府特別許可,是否批准外國軍用船隻訪港屬外交範疇的事務。回答都是外交用辭,不置可否。 然而,客觀情況卻最清楚不過。 正值中美兩國在軍事及貿易爭持不下之際,美國對中國發動了史上最嚴厲的貿易戰,2000億美元的貿易關稅生效,並掦言會繼續擴大。美國政府於以中國購入俄羅斯蘇-35戰機及S-400防空導彈系統為由,制裁中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及該部部長李尚福。中國其後立即召回在美國參加「國際海上力量研討會」、並計劃訪問美國的海軍司令員沈金龍,並推遲原定於周二至周四(27日)在北京舉行的中美兩軍聯合參謀部對話機制第2次會議;中方要求美國撤銷有關制裁。 這些都是拒絕美艦入港的理由,總有一款適合你。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只是沒有明確表達而已。「一國兩制」的香港,外交和國防由中央政府主導,香港也難以避免成為中美關係的風向球。

香港是良港美軍大兵喜歡

香港水深港闊,港口優良,這些論述大家耳熟能詳,維多利亞港,除了是航運中心,還是各國海軍的補給港口。新中國成立,美國海軍自青島撤出,香港成為大陸沿岸唯一可讓美軍停靠的港口。韓戰爆發時,香港成為聯合國部隊的運兵中心,在越戰期間,美國海軍更頻密地利用香港作為休閑娛樂之地。 美艦訪問香港的背後,其實是反映了香港的獨特國際性格,是過去殖民地歷史的承傳,也是「一國兩制」下,香港與其他中國城市的區別所在。在越戰時期的1966年,訪港的美艦有391次之多,訪港的675,000名旅客當中,美軍就佔了27%。 香港教授沈旭輝撰文指:二戰至冷戰期間, 香港直接成了大國角力中心,變成各大陣營之間的緩衝區。這時候, 英、美、日、蘇、國共雙方的海軍,都與香港有過密切往來;當時香港又是世界三大情報中心之一,幾乎每次軍艦訪港 高人密切關注。以香港「六七」暴動為例,當時正值越戰,美國一直以香港為 出兵越南的海軍基地,也激起香港一些「反帝國主義」情緒,而六七正是以反帝、反殖為號召。根據近年解密的各國檔案,港英政府在暴動初期,為免進一步刺激左翼群眾,曾勸說美國戰艦「暫緩」到港。但到了北京不支持六七群眾的訊號發出,英國沒了顧忌,態度就 一百八十度轉變,再度主動邀請美艦訪港,變相以炮艦政策,宣示大局已定。

不讓停靠背後總有原因

香港回歸後,拒絕美國軍艦停靠香港,也不是第一次了。2016年的4月,在南海局勢持續升溫之際,中國拒絕美國史坦尼斯號航空母艦(USS John C. Stennis)訪問香港,中國外交部回復路透社查詢時,並無正面解釋原因,僅稱對於美國軍艦及戰機訪港,中方一直根據主權原則及特定情況個別審批每次的要求;香港政府則拒絕評論事件。一名美國海軍官員向傳媒透露,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稱拒絕的理由是「現時不方便」。 「不方便」就是理由,包含的意味可謂深長。外國人說,中國的文字語言最深澳,如果說「方便一下」,可能又有新的意義! 事實上,那一次的原因美國自己也心中有數。事件與日漸升溫的南海主權爭議有關,而史坦尼斯號近月正在這片爭議海域中巡航,它正是美國展示國防力量的主要角色。美國國防部日前發表的航行自由行動報告也明言,將加強在南海的行動,引起中國嚴重不滿,形容美方的行動是政治及軍事挑釁。 那年4月下旬,中國曾經同意另一艘美艦「藍嶺號」停靠。「藍嶺號」是美國第七艦隊旗艦,可以來香港,為何「斯坦尼斯號」航母卻不能停靠香港?事緣「斯坦尼斯號」航母最近做了一些小動作,向中國進行挑釁。4月15日那天,訪菲的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與菲律賓國防部長加斯明一起乘坐軍用運輸機,登上正在南海巡航的「斯坦尼斯號」,為美國在南海的所謂「自由航行」加油打氣,表示對菲律賓的「承擔」。這個時期,正好是海牙國際法庭對於菲律賓單方面提出對南海島嶼領土主權要求進行訴訟的案件,作出宣判的前夕,美國「斯坦尼斯號」及國防部長到中國主權的南海島礁附近耀武揚威,無非是想國際法庭的判決有利於菲律賓,向法定施加壓力,表示美國選邊站。 [caption id="attachment_20083" align="aligncenter" width="787"]
香港市民與美國「藍嶺號」士兵合影[/caption] 那次風波引起各界關注,美國德州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se,亦為共和黨總統初選參選人)在推特社群建議,航母應該「改道轉往台灣」。繼克魯茲的建言,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海上力量和投射(影響)力小組委員會」(Seapower and Projection Forces subcommittee),主席蘭迪·福布斯(Rep. Randy Forbes),也在5月2日向美國防部提出建言表示,值此北京加強力道,掌控香港之際,美國應該認真考慮,將航母停靠港,由香港轉移到較為穩定,而且受到歡迎的盟邦或地區,例如台灣。言語直接挑釁中國底線。 美國國防部的一名高級官員更是強調此事「並不重要」。他說,美國軍艦訪問香港每年有50多次,而遭拒只是很少的幾次而已。事實也是如此,即使香港回歸,「一國兩制」下,美國軍艦香港休整、補給也絕對是聚多離少。但每次被拒,背後總是有原因的。 美方軍艦的絕大部分停靠請求都順利得到准許,但有幾次被拒絕,它們大多發生在中美關係出了問題的時候。中方一般不說明拒絕的原因,這樣做被看成是北京既表達不滿、又控制中美分歧烈度的一種外交姿態。

小鷹號穿越台灣海峽

更早時的2007年,香港回歸10年中,曾經7次停靠香港的美國小鷹號(USS Kitty Hawk)航空母艦也一度被拒訪港。那年是美國海軍最後一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小鷹號」服役的最後一年。一個月前,「小鷹號」獲准在感恩節期間停靠香港,幾百名美國海軍的家屬在感恩節前也抵達香港,準備和親人在香港共度佳節。 感恩節前夕,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特混艦隊載着8000多名水手,浩浩蕩蕩,乘風破浪向香港開進。11月21號,美國感恩節的前一天,艦隊減低了速度,抵達香港港口,等待入港的許可。 [caption id="attachment_20085" align="aligncenter" width="782"]
小鷹號[/caption] 無論是軍艦上的8000名水手,還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還是五角大樓,還是白宮,都沒有想到,等待他們的是「不准許」,美國媒體稱,「北京未給合情合理解釋」。 其實,那個時刻,美國一再要平衡台海軍事力量,並宣布美國將向台灣出售價值30億美元的導彈及相關設備,以提升台灣防禦中國軍事攻擊的能力,美國要增加對台軍售,來維護美國的國家經濟和安全利益,引起北京不滿。 《環球時報》援引解放軍一位大校的話說,美國決定賣飛彈防禦系統給台灣,顯然給了台灣領導人陳水扁錯誤的訊息。這名大校說,美方嚴重傷害中方利益的時候,中方不需要敞開胸懷擁抱美方。 美國艦隊隨後調轉航向,返回日本的橫須賀海軍基地。由於艦隊要在海上走好幾天,8000名水手將在艦艇上度過感恩節,美國趕到香港的親友也只能轉道日本。 踏上歸途,「小鷹號」選擇了一條極敏感的路線,高調穿越台灣海峽。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說,「作為美國在亞太軍事存在象徵的『小鷹號』戰鬥群,返回日本基地途中,於11月23日至24日罕見地帶着點示威性地穿越了最敏感的台灣海峽。『小鷹號』在駛經台灣海峽期間擺出了作戰姿勢–艦載機升空警戒以防不測。自1996年大陸在台海軍演,美國派航母到台海險些打出火花後,美國航母第一次大搖大擺地駛經台灣海峽。當然,美國人的辯解是為了避開暴風雨,才選這條線路。但實際上,『小鷹號』這條回家的路線,才真正地走進了暴風眼。 」 據相關資料顯示,除了在北約空軍誤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以及中國空軍的戰鬥機和美國偵察飛機在南海上空相撞事故期間中國短暫拒絕過美國海軍艦隊停靠香港之外,中國媒體報導說,「過去每年平均有60至70艘美國軍艦訪港,官兵人數多達4.5萬人。」 隨着中美角力從貿易戰走向全方位對峙,香港也必定難以倖免,不可能置身事外。]]]]> ]]>

(Visited 165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