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歐美各國發起的呼籲社會反性侵的# MeToo運動在全世界蔓延,越來越多公眾人物的性侵醜聞遭到曝光,引發了各國對社會性暴力狀況的關注。其中,在廣受媒體報導的各類案件中,校園更是發生性侵的重災區。尤其在亞洲各國,由於文化風氣較為保守,性教育又相對匱乏,校園性侵案件一直高發。


近日,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發佈一則關於大學院校性騷擾的調查報告,數據觸目驚心。該機構在去年三月至四月期間,透過網站發出問卷14萬份,收集不記名自填問卷,成功訪問14442名來自香港八大院校及公開大學的學生,回覆率達到14%。
研究報告顯示,近四分一(23%)的受訪者表示,在調查前一年內曾被性騷擾,這意味著每四名受訪大學生就有一名曾受性騷擾。

言語性騷擾最常見 校園公共地方多發

據報告統計,性騷擾受害人以女生占多,占女性受訪者27%(2083人),同時亦有1234名男生表示曾被性騷擾,占男性受訪者的18.4%。
研究顯示2259名(15.6%)學生曾在校園遭性騷擾,他們之中近一半人曾在一年內被性騷擾一次,有43.5%人被性騷擾2至5次,更有3.4%人指曾被性騷擾超過十次。
調查指80.7%性騷擾都是由男性引起,性騷擾者通常是受害人的同學,占72.7%,但大學的教職員亦有8.8%。
其中,最常見的性騷擾形式是關於性的話題或笑話,38%人指聽到別人談這些話題或笑話,34.7%人指這些言論是針對他們而說。20.2%人指曾遇到不恰當的身體接觸,更有2.8%受訪者指,有人以學業、金錢或其他利益,向他們提出性要求。
至於性騷擾的發生地點,有近40%發生在大學的公共地方如餐廳、泳池、活動室等地方,有27%發生於大學的教學區範圍如實驗室、教室、演講廳,另外20%多發於大學宿舍。

性騷擾舉報率僅2.5% 學校管理遭批評

平機會的調查還有一個引人關注的發現,即目前香港各大學院校內的性騷擾投訴很低。調查顯示,遭遇性騷擾的受害者中只有2.5%人表示曾向大學投訴,曾選擇報警的人更是只占1.9%。
而受害者不向校方舉報性騷擾的原因,有相當一大部分表示是因為事件不嚴重,占比58.9%,其次有36.2%的人認為已經自行解決,亦有20.7%人不知道事件是否屬性騷擾。
而組織此次調查的平機會署理營運總裁朱崇文在看到研究結果後,評價現時大學有關性騷擾的投訴機制是“相當無效”,大學生的性騷擾問題嚴重,不容忽視,大學及其他持份者必須及時行動回應,否則性騷擾在大學繼續肆虐,甚至變本加厲。
平機會還對香港媒體表示,日後將約見此次合作參與問卷調查的大學,向校方分享研究內容,期望有助大學審視現時機制,建議大學管理層展示反性騷擾的堅定承諾,建立全盤防止性騷擾的計畫,並改進現有舉報機制,要方便學生,教職員應對性騷擾具敏感度,不輕視學生投訴。

消滅校園性騷擾 教育、法律需雙管齊下

校園性騷擾如此高發,又難以徹底消滅,有其深層次的原因。猶記得去年10月,香港“跨欄皇后”呂麗瑤在網上發佈「#MeToo」帖文,道出十年前遭受性侵的經歷,令很多人震驚。
去年,香港“跨欄皇后”呂麗瑤曾在網上發文,講述自己遭受性侵的經歷
可以看到,在類似的校園性侵或性騷擾案件中,受害者在遭遇侵害後常常在內心深處存有精神創傷和心理陰影。迫於周圍的輿論壓力,常懷有深深的羞恥感。而亞洲社會比較保守的社會風氣,使性教育遠遠落後於時代,大眾不願講性,更使受害者根本不知事後如何面對,很多人都選擇保持沉默,將其埋藏心底多年。
尤其在涉及師生關係的性侵害中,常常是一名施害人同時接觸多個對象,與關係到師生、上下級權利關係的濫用和有社會閱歷的成年人對年青人的情感操控。施害人常用寫推薦信、指導學業等手段,來威脅學生,使得受害者更難以向外界求助。
所以,想要根除和防範校園性侵與性騷擾,不僅需要加強個人的防範意識和教育,更要建立制度和法律支持。
正如平機會對香港各所大學建議的那樣,在大學校園中,不論師生都應該接受培訓課程,改變對兩性關係的扭曲觀念,學校工作人員更應明白如何適時介入性騷擾問題,保護學生;此外,學校應提供有關知情同意、兩性關係和性別平等教育等廣泛的性教育課程,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和求助意識。
另外,法律上的支持更是必不可少。受害者選擇投訴或者報警,本身就會使他們有面對後期精神創傷、心理恢復方面的支出,如果學校本身的制度和法律不支持相關方面的賠償,可能使受害者遭受進一步的傷害。如果法律不能嚴懲施行性騷擾的人,只會有越來越多的受害者隱忍、沉默,校園還會成為類似行為的溫床。

(Visited 29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