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邊境城市維堡市[/caption]

擔心芬蘭收回維堡市

與芬蘭相接壤的俄羅斯邊境城市維堡市媒體幾天前報導,在俄美赫爾辛基峰會舉行之際,一家芬蘭主要大報刊載當地記者撰寫的公開信,呼籲俄羅斯總統普京放棄過去的專制帝國思維,把沙皇俄國和蘇聯曾侵佔的一些亞洲和歐洲國家的土地歸還給這些國家,首先應該把曾是芬蘭第二大城市的維堡市歸還給芬蘭。 這條消息被俄羅斯媒體,特別是維堡市所在的列寧格勒州和聖彼得堡地方媒體大量轉發。但也有媒體在報導的同時對這一消息加以否認。 同擔心中國威脅,以及喪失遠東和西伯利亞一樣,俄羅斯社會近些年來同樣害怕芬蘭未來可能收回維堡市。

維堡曾是芬蘭第二大城市

真理報網站報導,芬蘭主要大報幾年前曾刊載芬蘭律師的文章,建議芬蘭人如何通過法律手段獲得過去曾屬於他們祖輩的,在維堡和其他地區的土地。在這之後,俄羅斯立法禁止外國人在邊境地區購買土地。 維堡市距離聖彼得堡有100多公里遠,從聖彼得堡乘到赫爾辛基的高速火車中途能抵達維堡市,僅有1個多小時行程。1939年爆發蘇芬戰爭(冬季戰爭)後,芬蘭軍隊和所有芬蘭居民1940年全部從維堡市撤走。隨後維堡,以及也曾屬於芬蘭的卡雷利阿部分地區併入蘇聯版圖,在這之後蘇聯向當地大量移民。

官方都無領土要求

俄羅斯媒體報導,同中國一樣,芬蘭官方對俄羅斯並沒有領土要求。但與中國不同的是,芬蘭社會卻活躍著很多民間團體要求俄羅斯歸還領土,尤其是維堡市。更有芬蘭政治人物偶爾發表收回土地的相關言論,甚至有人預測俄羅斯將解體,芬蘭最終能等到收回領土的時機。 當年由瑞典人興建的維堡市因為擁有許多城堡和古跡聞名。但由於俄羅斯地方政府財政拮据,許多古建築破敗不堪。當地媒體說,市政府只好把這些古建築遮掩起來,使遊客們不至於看到城市的破舊景象。

後代尋根 震驚故土破敗

到過維堡市的許多俄羅斯記者說,很多當年維堡市的芬蘭居民的後代專程去那裏尋根和訪問祖輩的足跡,這些芬蘭遊客不但對許多歷史瞭若指掌,更因為這個前芬蘭第二大城市在蘇聯和俄羅斯的幾十年治理下變得如此衰敗不堪感到震驚。 一名俄羅斯著名博客作家和攝影記者曾專門發表了幾十張圖片和報導,把維堡市破舊的市容與邊境另一側芬蘭城市街道的整潔安靜相對比。

俄羅斯人嚮往芬蘭生活

一些俄羅斯線民在評論有關芬蘭要求俄羅斯歸還維堡市消息時,甚至表態支持維堡重返芬蘭。他們說,如果在維堡市舉行公投的話,很多當地俄羅斯人可能會支持這一立場,因為當地居民期望能借此過上正常生活。 也有俄羅斯線民說,與芬蘭相接壤,以森林和湖泊資源豐富,大自然景觀美麗著稱的卡雷利阿地區也應該重歸芬蘭懷抱,因為那樣的話,至少能按照芬蘭嚴格的保護生態和森林的法律,制止對當地森林資源濫砍濫伐破壞。

維堡處境與赤塔相似

維堡地區的處境與遠東和西伯利亞同中國相接壤的一些俄羅斯邊境地區及其相似。 俄羅斯上議院議長,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不久前訪問中國時,她在前往北京的途中訪問了與中國相接壤的後貝加爾邊疆區首府赤塔市。馬特維延科同樣對赤塔市的破舊不堪,以及發展落後感到震驚。 [caption id="attachment_16947"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00"]
俄羅斯上議院議長,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caption]

邊境地區生活貧困

過去曾是德國領土,二戰之後才併入蘇聯的俄羅斯最西部的加裏寧格勒地區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時事評論人士尼科裏斯基說,他老家在西部的普斯科夫,當地與愛沙尼亞相接壤,他回家探親也給人留下同樣的印象。 尼科裏斯基說,俄羅斯的富人都集中在莫斯科,中央政府的政策照顧首都地區,地方特別是邊境地區較少顧及。 尼科裏斯基:「我想說的是,很多貧困的邊境地區的居民現在都跑到莫斯科來謀生,因為當地沒有就業機會,城市破敗,沒有未來,人們在那裏很難活下去。在莫斯科的員警中,這類人特別多,因為在員警服役能提供住處。」

黑龍江兩岸對比 當地人內心不滿

尼科裏斯基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於黑龍江上的俄羅斯邊境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和江對岸的中國城市黑河。黑河幾十年前還是破爛不堪的小村莊,但如今已變成繁榮大都市,而布拉戈維申斯克卻顯得很破舊沒有變化。 尼科裏斯基說,與同芬蘭相接壤的俄羅斯邊境地區居民嚮往芬蘭生活相比,雖然與中國相接壤的俄羅斯邊境地區十分依賴中國,但這並不意味著當地人對中國有更多好感,當地人在談到中國黑河的崛起時,內心深處更有一種不滿感。

中國對比芬蘭 體制無吸引力

尼科裏斯基說,與中國相接壤的俄羅斯邊境地區仍然害怕中國擴張和威脅。一個例子就是,布拉戈維申斯克的檢察官三年前曾下令關閉中國在當地的孔子學院,但與中國有如此之多密切來往的俄羅斯當地居民,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中國說話發聲。 俄羅斯分析人士說,與俄羅斯的另一個鄰國芬蘭相比,雖然中國現在有錢,而且大力推動軟實力,但中國的體制仍然沒有任何吸引力。]]]]> ]]>

(Visited 3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