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標誌著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正式拉開帷幕。正如有媒體指出的,對銳意改革的當代中國而言,全國「兩會」是改革趨勢的重要風向標。世界的目光再度投向北京,聚焦蓄勢待發的各項改革議程。在世界經濟增長前景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加快深化改革,幫助世界市場「定心、」,具有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的作用。


每年全國「兩會」,都是世界近距離觀察中國改革開放風向的一個重要窗口。尤其是在近幾年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發生變化、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的複雜語境下,中國態度、中國行動愈顯重要,國際社會也更期待看到中國的新舉措。
今年的全國「兩會」還有另一重要意義,它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不惑」後的第一屆「兩會」。「改革的腳步不會停滯,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如何兌現,「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如何做,這些都更受世界矚目。
對中國而言,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潛力,一個很重要方面就是來自於持續的改革推進。如前幾天剛剛公佈的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落實情況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裏,「放管服」改革釋放更大紅利,企業平均開辦時間再壓縮一半;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三分之一;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1.3萬億元……與此對應,去年10月,世界銀行發佈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為改革而培訓》透露,中國的營商環境排名從2017年的第78位上升到第46位,進入世界排名前50的經濟體之列。
不過,也得看到,無論是加快脫貧,還是優化營商環境,構建更開放的經濟體系,都首先是基於自身發展的需要和更好滿足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依舊還有不少亟待克服的困難和彌補的短板。如經濟下行壓力仍客觀存在,產能過剩局面需要進一步化解,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以及產權保護等市場經濟制度還需完善;社會發展方面,醫療、住房、教育等領域,民眾仍期待能有更多的改進。總之,「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狀態仍然存在,這些必須靠更大力度的改革去解決。
「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民眾期待更豐碩的改革發展果實,世界也期待更大的「中國紅利」。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如何走得更穩、更遠,今年全國「兩會」將又一次提供藍圖和答案。

(Visited 25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