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普遍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為「習大大」[/caption]   隨著「習核心」地位的確立,輿論紛紛開始解讀習近平的下一步設想,以及中國未來的政治走向。而這次會議落幕之後發佈的另一項指令,要求黨內互稱「同志」,避免提及職位和尊稱,卻不免引發中國男同性戀群體集體陷入迷思。   同志意指同性戀,大陸以外地區廣受認可 這個頗具時代氣息的舊辭彙,最早出自2700年前的《國語》: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志。「同志」一詞演變成獨立稱謂,則出現於19世紀末光緒皇帝籌畫戊戌變法時將變法派大臣稱為「同志」。但更加耳熟能詳的出處,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而真正讓它進入大眾語境的,是中共成立後,黨內大量使用「同志」這一稱呼,表示政治信仰方面志同道合的人。後來這種稱呼擴展至外交和人們的日常交往,漸成習慣。   但隨中國改革開放,這一革命色彩較為濃厚的辭彙漸漸不再得到廣泛使用,僅對黨內職位較高或較為年長的人還保留此稱謂。在年輕人群體中,這個詞則被賦予一種由港臺地區擴散而來的全新含義,成為同性戀群體的代稱。   除中國大陸地區以外的中文世界裏,「同志」作為同性戀代稱已得到官方認可以及民間的廣泛使用。香港影評人及散文作家邁克第一次將同性戀群體稱作同志。1989年,香港劇作家林奕華將自己籌畫的首屆香港同性戀電影節命名為「香港同志電影節」。在臺灣,「同志」一詞赫然出現在臺北市政府民政局的官方檔中。 [caption id="attachment_3336" align="alignnone" width="300"]%e5%9b%be%e7%89%873
香港同志遊行活動[/caption] 但是,在2012年7月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中,收錄的網路新詞中沒有收錄「同志」一詞。這顯示,該辭彙並未得到中國官方認可。   北京的同性戀權利宣導者和電影製作人範坡坡在紐約時報的採訪中表示,一直有國人指責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的支持者佔用這個神聖的政治辭彙。   這篇報導同樣指出,黨報《學習時報》早在去年就發表評論,批評各類稱呼既破壞了黨內民主的和黨內關係的嚴肅性,又影響了黨群關係和黨的整體形象,不利於黨內政治生態的淨化和黨的作風的轉變。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中共命令黨員之間用「同志」來互相稱呼並消除對級別和頭銜的日益看重,是試圖以此來支撐其作為無階級革命性組織的資質。   但這項意圖加強黨內紀律的指令卻被質疑並不會起到太大作用,歷史學家章立凡認為,權力就是權力,你可以說所有黨員都是同志。但是在同志中間,習還是核心。   互聯網賣萌被叫停,「習大大」稱呼突然禁用   與此形成某種微妙聯繫的是今年4月22日香港《明報》刊發的一則消息,稱中共中央就對各地領導人要求,對「權威」表述要全面、準確、規範,「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等官方說法不得隨意增加、更改,而各大媒體也收到指令,從今以後不能在新聞報導中出現「習大大」等字眼。   兩年前,四位河南民間音樂人創作的網路歌曲《習大大愛著彭麻麻》橫空出世,經過央視新聞等媒體的傳播後迅速引發熱潮。「習大大愛著彭麻麻,這樣的愛情像神話。彭麻麻愛著習大大,有愛的天下最強大。」歌詞口語化和主題顛覆性成為的這首神曲的最大亮點。 [caption id="attachment_3350" align="alignnone" width="300"]%e5%9b%be%e7%89%874
習近平與彭麗媛常以恩愛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caption] 顯然,這首寫給習近平與妻子彭麗媛的讚歌,除了歌頌了這位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鐵漢柔情之外,也意在傳遞一種能夠引人共鳴的家國情懷。   而在這之前,貴州遵義文化小學教師劉軼在習近平出訪之時,當眾問了句「總書記,我可以叫您習大大嗎?」習近平迅速用英文作出回答「Yes」,為其親和形象打下良好基礎。   更早一點的2013年,慶豐包子鋪因習主席21元排隊買包子事件一度成為熱門景點,「主席套餐」受到顧客追捧,店鋪成為遊客合影景點,中國甚至掀起一股「包子熱」。 [caption id="attachment_3340" align="alignnone" width="300"]%e5%9b%be%e7%89%875
習近平就餐包子鋪走紅 用過桌椅被收藏[/caption] 即使一再有人提出這次事件是出自精心安排的政治家作秀,在國際上已是見怪不怪,但無論如何,中國國家領導人在沒有提前通知和森嚴戒備的情況下造訪了一家包子鋪並與群眾親密互動,絕對是極為罕見。有評論認為習近平可能在試圖借機傳遞自己親民領導的政治信號。這與民間廣為流傳的稱呼「習大大」也不謀而合。   據瞭解,「習大大」這說法是在半官方背景的微信公號「學習粉絲團」開始使用,「大大」是中國西北、華北地區對父親或比父親年長長輩之稱呼,之後其他媒體陸續使用這稱號,且在廣大網友中迅速擴散。   不難發現,作為「第一夫人」隨同出訪時頻繁吸睛,憑藉超凡「衣Q」及個人風采得到空前關注的,習近平的妻子彭麗媛是頭一個。媒體和民間討論中,對這位第一夫人的讚美不絕於耳。雖然比起言論自由程度更高的西方國家,這種討論在某種程度上缺少一些多元化的聲音,但能在公眾平臺上討論就已實屬難得。 [caption id="attachment_3351" align="alignnone" width="300"]%e5%9b%be%e7%89%876
彭麗媛的外交魅力廣受讚譽[/caption] 2013年《明鏡郵報》曾指出,習近平對黨媒刻意塑造其個人形象很不滿意,明確要求:不要叫我習大大。而第一夫人彭麗媛也對媒體的阿諛奉承不買賬。   聯繫上此番叫停「習大大」稱呼,許多分析家認為,這旨在遏止民眾對領導人的崇拜之風,防範中國陷入又一輪個人崇拜的危機。   在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權威地位與親民路線似乎很難兼得,在領導人稱呼這個問題上,黨內有過何種博弈我們不得而知。從「習大大」到「習近平同志」,不知這是黨內的自我修正,還是另一種形式的威望抬升。■  ]]]]> ]]>

(Visited 14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