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本文轉自FT中文網)
美中貿易戰和科技戰打到現在,對外界來說,判斷的難點是特朗普政府的真實意圖。以美中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及全球供應鏈體系的密切,無法想象美中經濟和科技會完全脫鉤,但是,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又讓人越來越多地感到,美國這台列車可能確實在朝着兩國經濟完全脫鉤的方向駛去。


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在他最近的文章中,憂心忡忡地提醒,中美衝突可能持續百年,外界是否有思想準備?而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也撰文指出,貿易談判破裂後兩國對抗關係進入更加危險的階段。
中國學者對美中關係未來的預測同樣悲觀。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在第九屆“中日金融圓桌研討會”的主題演講中列出了美國有可能將貿易戰升級到投資戰、技術戰、匯率戰、金融制裁、凍結中國海外資產等。社科院世經所所長張宇燕則創造了一個新詞“規鎖”來形容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根據他的解釋,“規鎖”的基本意思有兩個,一是用一套新的國際規則來規範或限定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行為,二是藉此把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的位勢予以鎖定,使中美在科技層級上維持一個恆定且儘可能大的差距;此外,也不排除由“規鎖”過渡到“遏制”的可能性。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認為特朗普對華政策有三個基本點,即脫鉤、限制和施壓,“修昔底德陷阱”最後有可能在美中之間自我實現,兩國存在爆發全面軍事衝突的風險。
這些國內外一流學者對美中關係的警告,讓人們看到事情的嚴峻性。有人或許要問,特朗普政府難道不清楚,以中國的體量和反擊能力,美國不可能不受損,也不可能受損很少?
人們看到,特朗普經常在推文中宣稱,對中國加征關稅受損的只有中國,美國只會受益,為強調這點,他甚至不惜用誇張的語氣表示,關稅戰會把中國打趴下,而美國毫髮無損。
很顯然,特朗普在貿易戰問題上,秉持的是一種零和博弈的思維。從博弈論的角度看,兩個競爭對手在博弈時,存在着三種情形,即正和博弈、零和博弈和負和博弈。正和博弈是雙方都有失有得,區別只在於一方得失多少。零和博弈追求的是自己的絕對利益、絕對安全,對方的絕對失敗。負和博弈則是雙輸,不存在贏家。多數博弈屬於正和博弈。而在博弈雙方力量對比太懸殊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零和博弈。負和博弈按理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因為沒人想輸,但由於博弈是動態的,受多種因素影響,所以不排除實際上會出現雙輸的結局,而且這種情況也並非罕見。
特朗普政府有全面遏制中國的意圖,估計很少有人懷疑這點,但它和中國的博弈,屬於三種情形中的哪一種?英國人羅思義對此的看法是負和博弈,用他的話說,特朗普的真正目標是“雙輸”。他的文章發表在觀察者網上。他的中心意思是,如果特朗普想延緩中國作為超級大國的崛起速度,貿易戰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如果對美國的傷害是適度的,而中國付出的代價是嚴重和持久的,特朗普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前一種損失可以接受。基於這種邏輯,“地緣政治而非美國利益最大化至上”是特朗普的真正目標。
中國的自由派對這位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可能不感冒,因為這位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為中國政府辯護,批判美國。我倒是同意他這點,覺得他說得比較透徹。我前不久同兩位美國華裔學者交流過這方面的看法。他們也得出了和羅思義相似的結論。這兩位學者在美國生活了二、三十年,在我看來,他們對美國社會尤其精英階層有着長期觀察和研究。如果說羅思義的政治光譜是左,那麼,兩位華裔學者一位可稱得上是右,在中國網民眼中甚至有點“反華”色彩,另一位的立場則顯中立。上述三人對特朗普政府和美國精英層的看法如此接近,這似乎不是一個巧合。
事實上,前面提到的張宇燕在他的文章中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他說,與他打交道的美國右翼學者直言不諱地告訴他,與中國打貿易戰,美國是受損,但只要中國的損失更大,美國就贏了。張宇燕還說,美國右翼學者對輸贏的理解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即能否通過重新構造一個世界體系,並使之利於美國,來確保與中國的差距。
很多人如今在談論“冷戰”,他們相信,未來的世界特別在科技領域會形成一個分別以美中為主導的體系。可以稱之為在新形勢下以新形式出現的新“冷戰”。特朗普想不想和中國打一場新“冷戰”?骨子裡是想的,但他基於連任考慮,或許還不至於要和中國徹底鬧掰。而他的鷹派團隊則不一樣,他們已經掌握了華盛頓的對華政策話語權,早就想和中國進行一場除戰爭之外的全面對決(必要時也可以和中國打一仗)。美國精英階層的這些鷹派,在遏制中國已經成為跨黨派共識的基礎上,走得更遠。他們認為,不如此不足以遏制中國,現在圍堵已經有點晚了,若再過五年或十年,即使舉美國全國之力,可能也遏制不了中國。如果無法遏制中國,那將是美國夢魘的開始。而中國鷹派這些年戰勝美國的論述和口號,則佐證了他們的判斷,使他們相信,從確保美國國家利益即維護美國全球第一的角度看,打擊中國是絕對必要和“政治正確”的。
這實際可以認為是,美國鷹派也要和中國賭一賭國運,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和中國這個龐然大物賭國運,美國遭受的損失會很大,如同中國人常講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在他們看來,美國如今在經濟、軍事、科技、價值觀和同盟體系上有碾壓中國的全方位優勢,不怕和中國打這場國運戰,讓中國永遠構不成挑戰美國的力量,那麼長期看美國就是贏了。
換言之,特朗普政府在發動針對中國的貿易戰和科技戰時,已經把中國的報復考量在內,知道在中國的反制下,美國企業、農民和消費者會蒙受很大損失,甚至精確計算過這種損失,然而只要能拖住中國的發展,讓中國永遠威脅不了美國,永絕後患,此種雙輸就是值得的。
這樣來看,假如在6月下旬的G20會議上美中兩國領導人不能就貿易戰和華為問題達成重啟談判的共識,特朗普會對餘下的3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若中國報復,很可能將目前的極限施壓措施從貿易和科技延伸到其他領域。即使能夠達成共識,也不過是推遲了雙方全面對決的時間。但特朗普政府中的鷹派不會讓這個時間拖得太久,因為他們清楚,拖得越久,對中國越有利,要絞殺中國反而越困難,故他們會找其他借口或理由向中國發難。今後看到美中“雙輸”對賭成為一個常態,是不奇怪的。這也許是一場混合了意識形態、地緣政治和文明較量的新型冷戰,直到決出勝負。

(Visited 3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