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中美重啟貿易談判,第三次“特金會”迎來美朝和解的希望,朝核問題或出現轉機之際,近來日本、韓國之間的關係卻急轉直下,跌入谷底。東北亞的情勢變得冰火交融,冷熱難辨。
從貿易戰到外交戰,近來日韓兩國頻頻過招,先是日本限制對韓半導體出口,到韓國的抵制日貨行動,雙方關係不斷惡化,有人形容這是兩國關係的50年來最冷。甚至在G20峰會上,日本首相安倍與韓國總統文在寅也僅握手8秒,雙方不舉行會談,相敬如“冰”。


有分析認為,日韓之間關係不斷惡化,互相實行經濟報復,將兩敗俱傷。但是預計韓國較日本來說,會受到更大的經濟衝擊,目前處於弱勢地位。

日本發布半導體出口禁令

日韓關係的進一步惡化始於7月初日本方面突然發布的一項禁令。7月1日,日本政府宣布,將從7月4日開始,正式實施對韓國半導體材料的出口限制,將針對三種化學原料的採購合約實行嚴格的出口審查,出口許可的申請也會從嚴處理;被限制出口的原料包含三大類:氟化聚酰亞胺(用於手機螢幕、OLED顯示面板等)、用於半導體製造的光阻劑與高純度氟化氫。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這三種原料的全球市佔率,幾乎被日本廠商壟斷,全球的半導體企業將近 70% 的氟化氫都來自日本廠商提供。如果沒有接替的原料廠商,限制措施預料會對韓國的半導體與顯示面板產業帶來重大衝擊,並干擾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韓國科技公司的生產。
日本共同社引述半導體行業相關人士稱,若三星的生產線停止,不僅對該3種材料企業造成負面影響,甚至有機會波及整個半導體產業,包括接受韓國供應半導體和有機EL板面、智能手機和電視機的企業等。
此外,日本政府還決定繼續實施新的制裁措施,8月1日起將韓國從簡化戰略物資出口程序的所謂“白名單”中刪除,使其無法享受尖端技術出口免申請優惠。
在日本確定採取經濟報復後,韓國外交部趙世暎隨即發表聲明,表達對日方措施的深刻遺憾,並要求日本撤回限制。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部長成允模則表示,將向WTO世界貿易組織提出訴訟,依照國際法和國內法原則,來採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不過日本方面,首相安倍晉三向《讀賣新聞》表示,所有措施都沒有違反WTO與國際貿易的法規,限制措施是“重新檢視日韓雙方的信賴關係。”
據悉,日韓之間的這場糾紛,最先遭殃的就是韓國企業三星、SK 海力士與LG等。三星電子的可撓式面板與7奈米晶片等下一代產品預計將受重創,股價應聲重挫,市值本月來已蒸發130億美元。在日本廠商幾乎囊括超過8成的原料提供下,相關業界人員表示,三星只剩下三個月的存量。此時即使是去找WTO告狀,完成整個程序也需兩年時間,屆時WTO即使還回公道也來不及了。
有分析指出,日本目前打出的這擊重拳,准准打在了韓國的要害位置。如果日韓彼此之間一直相互抗衡下去,將會產生惡性循環。雖然目前韓國經濟表現亮眼,GDP總量排名世界第12名,但與日本相對比,韓國總量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基本不在同一量級,並且經濟發展很不均衡,對部分企業和行業的依賴性極高,如三星等,韓國的經濟損失初步估計將遠比日本慘重。

歷史矛盾激化下的科技貿易戰

雖然這次半導體出口禁令看似突然,但事實上,今年3月以來,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就曾透露,將不排除各種對韓的經濟制裁手段,各種風聲之中,也傳出可能將目標擺在半導體原料的出口限制。
各大日媒都有來自日本政府人士的透露訊息,強調這是日本向韓國進行的“經濟報復”,之所以對韓採取如此強硬的措施,主因是針對去年以來韓國提出的“徵用工”訴訟、進而凍結日本企業在韓國的資產。2018年,韓國大法院判決二戰期間日本企業強征韓國勞工的案子(日本稱為原勞工問題),日本敗訴,日本政府要求文在寅出面政治協商未果。
而這一事件上的爭議成為日韓關係的痛腳。日方認為“賠償早已經結束”、“個人不得求償”,首相安倍晉三與外相河野太郎都針對韓國的判決採取強硬態度,日韓雙方几乎沒有退讓的餘地,加上一連串外交的摩擦,雙方關係變得相當嚴峻。
有媒體分析指,自文在寅上台以來,韓國對日本的態度轉趨強硬,日方在韓國的存在感也不斷下降。由於文在寅將政治重心放在南北和解,以及振興經濟,一方面,美國直接介入朝鮮問題,日本角色遭到淡化,另一方面,韓國對日本的經濟依賴下降,日本曾是韓國第二大出口國,如今已降至第五。相對地,韓國對中國出口的重要性快速超越對日出口。

韓國反日情緒高漲

面對日本經濟報復,韓國自上至下都開始以各自的方式應對危機。韓國YTN電視台7日稱,韓國政府已正式成立外交戰略調整會議,也在制定官民一體的應對方案,“全力展開外交戰應對日本經濟報復”。報道稱,外交戰略調整會議7日召開的首次會議上,焦點就是如何應對日本經濟報復。
據悉,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部長洪楠基和青瓦台政策室長金尚祚當日與現代汽車、SK集團、LG集團等韓國主要大企業負責人見面,商討如何應對日本限制對韓出口關鍵物資問題。韓國總統文在寅也在考慮10日邀請韓國排名前30的財團負責人到青瓦台座談。
針對日本的半導體出口禁令,韓國民眾也反應強烈,反日情緒高漲。不少民眾展開了愈演愈烈的抵制日貨行動。除了汽車行業,家電、化妝品和電子產品等行業也受到影響。7月5日,韓國市場協會的工作人員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他們宣布停止銷售日本商品,並將印有日企商標圖案的紙箱踩癟。在首爾的部分超市,來自日本的啤酒、咖啡、香煙等商品已被下架,原本擺放這些商品的貨架豎起了印有“停止銷售、停止購買日本商品”字樣的標語牌。
還有韓國民眾來到青瓦台網站請願。其中有人寫道:“我們應該抵制赴日旅遊。政府也應該就此次日本經濟制裁採取關稅報復、禁止旅遊和限制出口等措施。”
韓國媒體擔憂,民眾的怒火和企業家的擔憂交織在一起,在韓國社會形成一種複雜的情緒。這種情緒一旦被點燃很有可能引發更加激烈的行為,甚至加劇韓日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給韓國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更大衝擊。

日韓關係惡化將削弱東北亞安全體系

縱觀全球,日韓的關係惡化恐怕影響的不僅只是自身。日本共同社7日稱,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高級研究員希拉·史密斯警告稱,美國與日韓分別建立的同盟關係可能陷入無法發揮作用的狀態,會帶來東北亞安全體系被削弱的根本性變化。她說,除了歷史認知方面的差異外,日韓關係惡化更主要的原因是國家利益不同。日本企圖維持對朝鮮施壓,韓國則積極爭取放寬對朝鮮制裁,日韓戰略利益相距甚遠。
可以看到,在特朗普上台後,他一直奉行“美國優先”的政策。而美國在奧巴馬時期還曾是日韓矛盾的調停者,多次作為中間人的角色緩和兩國矛盾。但特朗普卻把關注點放在發動貿易戰上,加上朝鮮問題顯露轉機,這令他更對調解日韓分歧的興趣大大減少。
現今的美國政府對於兩國自2018年來有關火控雷達照射事件、二戰慰安婦及勞工問題、協調朝鮮無核化談判等幾乎充耳不聞,也主張日韓自行解決。有分析認為,至今特朗普仍然選擇袖手旁觀,會導致日韓關係的進一步惡化。日後,美國很有可能需要在美日同盟和美韓同盟之間作出二選一的選擇題。對於美國的政策制定者而言,將會十分困難和危險。

(Visited 30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