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國產航母上月17日在海南三亞軍港正式服役,命名為“山東艦”,舷號17,未來預計部署在中國南方,有媒體表示,“山東艦”很可能在南海與外國軍艦對峙,結果日前就爆出,“山東艦”在南海與美國核動力航艦“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 CVN-72)“偶遇”。

中美航母南海“偶遇”

社交媒體推特(Twitter)上流傳的一張衛星照片顯示,在2019年聖誕節當天,剛剛服役的解放軍“山東艦”航母編隊,在編隊艦艇護衛下由南而北通過台灣海峽,途中在南海與美國海軍的“林肯”號航母編隊“偶遇”。
信息顯示,“林肯”號在12月24日進入南海,編隊中還有1艘導彈巡洋艦“切斯勞維爾”號(CG-62)和“理查德-伯德”號乾貨彈藥補給船。
衛星照片顯示,面對美軍“林肯”號,“山東艦”航母編隊組成三角隊形,3艘護衛艦保護居中的“山東艦”,周圍還有預計前往印度洋的中國海軍第34批護航編隊,該護航編隊由飛彈驅逐艦“銀川艦”、飛彈護衛艦“運城艦”以及綜合補給艦“微山湖艦”組成。有媒體稱,這張衛星照片疑似由中國的“高分三號”衛星拍攝。
據美國海軍學會(USNI)網站的報道顯示,美軍林肯號航母編隊完成中東地區戰備部署後,大約在2019年12月23日通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海,到12月30日已經航行到菲律賓以東海域。雖然“林肯號”是計劃從印度洋返回日本佐世保基地,途徑南海,但在兩國較量不斷的背景下,“林肯”號和山東艦在這片海域相遇,並不令人意外。
雙方均沒有發布航母相遇的消息。不過,有分析指出,兩國航母在同一海域相遇也並沒有可能,尤其是“山東艦”,其防務方向主要集中於南海,因此這一熱點地區的海上任何動向都會受到外界的關注。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林肯號”航母排水量破10萬噸,而“山東艦”滿載7萬噸;“林肯號”艦載機數量達90架,彈射器發射起飛,而“山東艦”艦載機36架,采滑躍起飛;另外在動力部分,“林肯號”由核反應堆驅動,“山東艦”則為常規動力。

美國加強部署欲繼續施壓

雖然目前中國的兩艘航母從數據上弱於美國航母艦隊,但《紐約時報》稱,對於幾十年來主要致力於陸戰的軍隊來說,作為全球軍事力量的象徵,它們是重大成就。五角大樓的報告也稱,該國海軍“繼續發展成為一支全球力量,逐漸將其行動範圍擴展到東亞以外,能夠在越來越遠的範圍內執行任務”。
而美國顯然不會無動於衷,一段時間以來,美軍增強了在東亞的部署。目前,美國在東亞已部署兩個航母打擊群,駐日美軍還在上個月加強了戰力。被視為F35B隱形戰機母艦、有“輕型航母”之稱的美軍新一代兩棲攻擊艦美利堅號,12月6日完成橫越太平洋,抵達新母港日本長崎縣佐世保海軍基地,提高第七艦隊的兩棲戰力。
駐日美軍的第11兩棲戰隊亦有新成員加入,兩棲船塢運輸艦新奧爾良號上月1日抵達佐世保;連同美利堅號在內,第七艦隊的兩棲艦艇數量由3艘增至5艘,它們將與駐沖繩的第31陸戰隊遠征分隊組成兩棲戰隊。表面上這是加強對朝鮮的恫嚇,實際上也希望以此牽制中國。
此外,美軍一直通過出動艦艇在中國周邊海域活動,以此來傳遞各種信息,2019年以來,美艦已9次穿越台海,B-52戰略轟炸機也多次飛進南海上空,但中國也加強了監視。日前,美國海軍發布一組上個月24日攝於南海海域的圖片,顯示美軍瀕海戰鬥艦加布里埃爾·吉福德號(LCS-10)在南海水域作業時,中國海軍一艘護衛艦入鏡,美軍的行動在解放軍監視之下。
同時,隨着中國航母數量的不斷增長,以及越來愈多奔赴遠洋,未來中美航母在同一海域相遇的機會會越來越多。眾所周知,中國第三艘航母——003型國產航母,早已經在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預計於2021年建成下水。而004型核動力航母已完成設計,將由大連船廠建造。未來2至5年,舷號為18、19的中國國產航母都陸續下水、服役,並形成戰鬥力。這將使其航母數量僅次於美國,後者目前有10艘航母在服役。

(Visited 147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