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根據《國防生產法》,禁止N95口罩等關鍵醫療物資出口。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表示,這個決定是“錯誤”(mistake)。外界本以來將引來兩國接下來你來我往的口水仗,但杜魯多隨後的回應卻雲淡風輕:不會因此對美採取報復性措施,相反在疫情面前他指出雙方的態度都是合作為先,還會繼續向美國出口防疫物資及製造的原材料。


這種充滿理解、包容的人性凌駕於大國之間的爭鬥,令人感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累計確診人數已經突破127萬。世界各國的人們似乎都在同一時間迎來了生命中的“至暗時刻”。有人失去至親、痛哭流涕,有人在劇烈的經濟震蕩中丟掉工作、為生計一籌莫展……全球還有近10億人都在家中隔離,無法再享受生活的自由。不過,在這疫情帶來的浩大黑暗之中,人性的光亮,正在劃破陰霾,變得格外亮眼。
有人說,災難面前是對人性最大的考驗,而如今這場疫情的發生,卻在用無數的故事展現人性溫暖的閃光點。所有在危難時奮不顧身的幫助,在阻礙前不退縮的勇氣,抑或是一種不求回報的奉獻,這些最真實可貴的人性本色或許是這次災難之中全人類最寶貴的財富。
善良
一直以來,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着“性善論”。中國古代的孟子就主張人性本善,而西方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也認為人性中天生就有一種本性,使其關心別人的命運,把別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哪怕一無所得。如今在世界各國發生的一個個故事,無時無刻不證明善良是任何人身上都無法抹殺的天性,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善良變得更容易被激發、被看見。
意大利發生了令人感動的一幕。在那不勒斯,一對夫婦把兩個裝有食物的籃子掛在陽台上,每逢周日,他們會放在其中上親手烹制的食物,用籃子傳遞,希望在疫情期間為無家可歸、經濟困難的人們提供幫助,他們還在籃子上寫了一張字條“如果有能力,就放下點什麼;沒有的話,請拿走一些吧”。
很快,這個舉動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每天都有市民順手把食物、生活用品放在籃子里,當然,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也不再因為吃不上飯而憂心,來來往往的人們都把這裡當成了饋贈愛心和獲取幫助的中轉站。
在美國洛杉磯,有一位多年做公益、為流浪漢提供食物的美容店員Shirley Raines。疫情爆發後,她同樣給流浪漢發漢堡、洗手液和維C,叮囑他們洗手。她在給人的心靈“美容”,也是清洗那些囤積倒賣者心裡的污垢。
除了為陌生人提供幫助,各國的人們也都紛紛為前線醫務人員送去善意的關懷。
在泰國曼谷,54歲的吉薩婉是當地一家人氣餐廳的老闆,近一個多星期以來,她的餐廳每天製作1200份快餐,免費供應給曼谷3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雖然一天3萬泰銖(約合6486元人民幣)的成本對她的餐廳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但吉薩婉認為很值得:“我相信,如果我率先做這件事,一定會有很多人響應。我不是醫護人員,但至少還可以為他們送飯送水,讓他們不至於餓肚子。”
在吉薩婉決定包下3家醫院餐食的第二天起,就不斷有好心人聯繫她,如今她的愛心隊伍已經越來越壯大。
在美國,隨着疫情爆發,全美各地的紋身師們也行動恰里,他們紛紛把自己的紋身工作室閉門謝客,決定捐贈儲存的防護裝備。“我們作為專業人員,要給另一行業的專業人員提供支持。保護社區居民的健康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們和醫護人員有一種共情,因為我們很清楚他們現在承受的風險。”“和患者的生命比起來,我們捐贈的物資不足掛齒。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才能體現這些東西的價值。”“兩家醫院都非常感謝我帶去的物資,能夠傾囊相助,讓我感到快樂。”
是啊,每當發生各種災難時,世界各國從不乏美麗瞬間的閃爍。
分享
雖然有人說,人性中總有一部分是自私的,只為自我而活,但是讓人看到的是,在疫情之下,人性之中崇尚分享的那一部分正在被打開。人類間的喜怒哀樂,在疫情之下可以相通。而勇氣、力量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因為人們之間的分享而不斷增強。
4月4日,是中國的全民哀悼日,當10時起的警笛長鳴,全國民眾的默哀都開始,汽車、火車、艦船停下鳴笛,防空警報鳴響。不少在街頭行走的人們紛紛停下腳步,那一刻,人們的悲傷只為他人而起,眼淚只為他人而流,這全民的哀悼,不僅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活着的人的告慰。
4月4日上午10點,上海地鐵里的人們默哀
在意大利,就在封城的第4天,羅馬市長發了一條推文,大意是:“今晚7點讓我們都打開窗戶,和鄰居們互相問候一起歌唱,即使我們現在不能碰面,在困難時期也要互相幫助和關懷”。從此,每晚的18點,意大利的所有城市,陽台上都傳出了動人音樂聲,有拉手風琴的,也有彈電鋼琴的,還有彈吉他的;有彈搖滾的,也有彈民謠的,還有彈爵士的,在陰霾之中,這是共同疫情之下勇氣的傳遞,人們高舉着牌子“一切都會好的”“加油,意大利”,這是全民團結而積攢起的暖心鼓勵。
在德國,人們也都紛紛響應,一到夜晚多個城市就上演“陽台音樂會”,不少人聚集在自家陽台,同時奏響了《歡樂頌》,這兩個以音樂聞名的國家,都選擇用音樂解壓,用音樂抗擊新冠病毒。
在美國邁阿密,一家醫院血管外科主治醫生康醫生拖着疲憊的身軀下班回家,她聽見外面有響動,走到陽台,聽到了整座城市傳來的鼓掌口哨聲。起初這名醫生覺得大家只是憋得太久了,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大家都在響應社交媒體上一項“鼓掌 因為我們在乎”的活動。
此時的夜裡,遠在紐約,從布魯克林到曼哈頓和皇后區等地,人們站在門前、陽台和窗前鼓掌歡呼約2分鐘,一位叫做肯尼.羅薩的紐約人發推:“我聽見半空傳來在為醫生、護士等一線工作人員的鼓掌歡呼。整個城市顯得如此溫馨,特別感動,我們百分百能戰勝困難。”
都說分享之中,人性的力量才能被無限放大,這在疫情之下顯得無比真實。
正義
在人性之中,正義是指嚮往公平、正確的。而在這場疫情中,不少人為了內心的正義,成為逆行者,將個人的利益放在一邊,而為了公眾的福祉甘願奮不顧身地一博。
在美國紐約。紐約州長科莫為紐約市徵集醫院系統之外的醫護志願者,結果收到了超過6萬人的響應。這些志願者包括私人醫生、流行病、呼吸、麻醉、急診專家、註冊護士和已經退休的醫護人員。此外,還有6175名心理醫生已經報名志願者,為有需要的紐約人提供免費的心理諮詢。大家齊刷刷坐上飛機去馳援的照片也上了新聞頭條。
這樣的招募吸引了太多的人,一名娶了中國媳婦的洛杉磯牙醫麥克,曾在伊拉克做過軍醫,麥克的弟弟已經去在一線收治肺炎病人,當軍隊給所有醫生髮了有可能徵集的通知,麥克對太太說:“身為醫生,在一線是一定有可能染病的,但只要那邊需要,我也隨時準備出發。”
太太十分擔憂,她問:“你家就你們兩兄弟,出了事怎麼辦?”麥克說:“親愛的,我相信你會照顧好我們的兩個雙胞胎兒子,但是我義不容辭。”
包容
包容,在人性之中,其實一直都是最困難的部分。以寬廣的胸襟度人,做到理解、換位思考,同時再抱以更多的善意去予以回饋,感化他人,是對人性莫大的挑戰。但是,
在疫情延燒的意大利,從封城到封國,極端防疫措施宣布一個多星期內,最初席捲意大利的是官民之間的互懟、民眾間的恐慌情緒,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這種敵對最終讓位給了民眾的理解和包容。雖然意大利民眾都天性愛自由,但是危難時刻的大家都收斂起自己的個性,換位思考。主流媒體報道發生了轉向,初期的對攻、指責已經不再佔據頭條版面,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共識–意大利麵臨“最黑暗的時刻”、“世界都在看着我們”,民眾們更是自發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了“我要呆在家”的運動,支持總理孔特的防疫措施。包容之下,對抗得到了化解,整個國家也在抗疫中變得空前團結。
在疫情之下,不僅人與人之間,甚至國與國之間也達成了尊重和包容。
中美之間在疫情初期一度因為病毒的源頭而爭執不斷。特朗普一度稱“Chinese virus ”,使中國十分不滿。但是如今隨着美國疫情越來越嚴重,中國為美國多次提供物資捐贈。紐約州州長科莫上周六(4日)表示,獲中國捐贈1000部呼吸機,他點名感謝中國政府、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等伸出援手,緩解了呼吸機需求的緊張。
人性這個詞(Humanity),本就指作為人的本性。雖然這個定義是具有雙面性的,包含好的和不好的特質,但一說到這個詞,人們普遍都帶着良好的期望,將其中的“惡”刻意忽略,專指它好的一面,所以同情心與同理心,常常成為了人性的代名詞。而譬如善良、正義、包容等種種包含正義性的人類價值觀、作為人應有的正面、積極的品性,都是人性的範疇。
多年以來,學術上一直對人性的議題爭論不休,至今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但或許這場百年一遇的疫情之下,正在刷新對人性的理解。在無數國家、無數城市,我們看到了無數不同的場景在演繹着相似的人性故事:以善意擁抱孤獨,以理解融化怨氣。嚮往善良、正義、包容、分享,危難關頭,人性的閃光點往往才最能顯現出來。

(Visited 147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