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的疫情持續緊張,確診病例突破70萬宗,超過3.6萬人死亡,但是美國人已經無法再忍受繼續關在家裡了。本周美國密歇根州、俄亥俄州、肯塔基州和明尼蘇達州等地都出現了抗議活動,至少13個州有民眾上街要求解除限制。看到這一幕,特朗普很高興,他在當地時間17日火上澆油,呼籲民眾“解放”3個由民主黨籍州長管治的州份,一場內亂一觸即發。

美國人在家呆不住了

這場示威浪潮最早可追溯至周一(13日)的俄亥俄州,其後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肯塔基州、猶他州、北卡羅萊納州、佛羅里達州、加州、愛達荷州、俄勒岡州、維珍尼亞州、德州及馬里蘭州爆發示威,人數由幾十人至最多至萬人,他們反對社交距離限制、要求如期5月1日重啟經濟活動,但示威者無戴口罩及與他人保持距離。在一些州,有抗議者頭戴“讓美國再度偉大”帽子,高舉“停止居家避疫”和“反對過分隔離”的標語。
14日,在北卡羅來納州首府羅利,約 100 人聚集在一起。而當地政府早就規定,聚會不得超過 10 人。
15日,密歇根保守黨聯盟組織了一次大規模抗議活動,當地警方估計有 3000 多人參加。
16日,弗吉尼亞里士滿地區的議會大廈外廣場,很多人舉行了一場安安靜靜的野餐會,以表示抗議情緒。
美國人受不了在家獃著,不僅僅是關於個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還與經濟密切相關。過去一個月里,有創紀錄的 2200 萬美國人申請失業救濟。許多僱員和企業主對企業對關門停工感到痛苦,尤其是那些不需要舉行大型集會的企業。

特朗普號召“解放”三州

看到民意,特朗普開始有所行動,當地時間16日,特朗普宣布了一項分三階段進行的經濟重啟計劃。據報道,這份長達18頁的“重新開放美國”計劃確定了美國一些地區允許僱員重返工作崗位的必要條件。特朗普容許州長自行決定實行時間表。
但特朗普第二天卻在社交網連發3條貼文,呼籲“解放”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及維珍尼亞州:“解放維珍尼亞州!拯救你們偉大的第2修正案(保障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它正被圍攻!”他當天出席白宮記者會時同情示威者,指他們面對太嚴厲的限制,又指他們非常有責任,不認為示威會傳播病毒。
這三個州的州長均為民主黨籍。數州州長對特朗普的言論強烈不滿,指他在煽動民眾不遵守抗疫準則,鼓勵非法和危險的行為。
密歇根州長惠特默說,希望特朗普發出這樣的訊息不會鼓勵更多人上街抗議,“許多人都感到不安……當情況恢復安全,我們便會重啟經濟活動。”華盛頓州民主黨籍州長英斯利怒斥特朗普要求這些州“強行復工”是在煽動民眾不遵守抗疫準則,稱特朗普“瘋了”,譴責他是在“煽動內亂”。
維珍尼亞州州長諾瑟姆對特朗普的推文則選擇冷處理,表示自己和下屬正忙着打生物戰,沒空捲入特朗普的推特戰。
但在特朗普的推波助瀾下,多個藍色州份的民眾開始持槍上街,部分人的口號早已超出反對居家令的範疇,而是直接針對州長本人。密歇根州有民眾持槍包圍州議會大樓,高喊要將女州長惠特默“鎖起來”,跟2016年總統大選時特朗普的支持者高叫要“鎖起”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如出一轍。在明尼蘇達州,示威者其中一句口號更加露骨“如果選票(ballots)不能給我們自由,那就要靠子彈(bullets)”。儘管該州發起示威的團體呼籲民眾和平理性,卻警告州政府當局必須小心,在居家令的壓抑下,暴力怒潮出現隨之而起的勢頭。

美國在醞釀一場內亂

與此同時,共和黨根據地卻爭先響應特朗普的號召,德州成為首個公布解除限制的州份,州長艾博特前天宣布本周起逐步解禁,20日先重開公園、本月底零售業有限度復工,但學校停課至本學年結束。
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周五重開公園及海灘,沙灘重新開放僅僅十幾分鐘後,大批人涌往游泳、釣魚、滑浪、跑步,相互之間並沒有刻意保持距離。《今日美國》稱,“人們湧向佛羅里達海灘的速度簡直比發現薯條的海鷗還快。”
兩黨分歧不斷加大,特朗普的推波助瀾還在繼續,他向紐約州州長科莫開炮,稱其應多花時間做事而非抱怨,指聯邦政府向該州提供很多支援,對方欠一聲道謝;當提到各州尋求加快檢測病毒速度時,他卸責:“各州應加強他們的州內檢測!”科莫反駁指,特朗普應拋開情緒、政治及個人自尊。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是為共和黨在大選中造勢無所不用其極。
《紐約時報》分析,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等地出現抗議活動,要求放寬管制,令人想起保守的茶黨運動初期情況,當時怒氣沖沖的抗議群眾曾闖入民主黨籍國會議員在市政廳的會議,抗議時任總統奧巴馬的醫保改革。這兩者都出現激情的示威群眾,而且幕後都牽涉到重量級保守派人士和金主。
而特朗普支持民眾抵抗居家避疫令,旨在重獲保守派及工人的支持,維持上屆總統選舉時的優勢,確保今年成功連任。他亦嘗試把民眾不滿華府抗疫不力的憤怒情緒轉移至民主黨籍州長身上,並希望解封引致的死亡個案由對方承擔。
很顯然,隨着疫情的發酵和美國2020大選的臨近,特朗普不僅對外大潑污水,對中國和世衛組織出手,在內也開始跳動兩黨之爭,火上澆油下,一場混亂正隨之而起。

(Visited 106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