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歐洲疫情全面惡化,多國告急,引發全球關注。據統計數據顯示,歐洲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數量22日首次突破20萬,法國、意大利、克羅地亞等多國單日病例創新高。對此,歐洲多國都在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實行局部或全面的封鎖。
世界衛生組織(WHO)10月26日表示,全球過去一周的新增確診病例數目有46%來自歐洲,三分之一的死亡個案也來自歐洲。如今這裡已再次成為了全球疫情的中心。早在今年三四月 ,歐洲的疫情之嚴峻令全球民眾有目共睹,在經歷艱難漫長的抗疫戰後,歐洲的情況才逐漸好轉,並在夏季進入疫情的「平靜期」。但為何時隔不到半年,歐洲又迎來了比前一次高峰更為洶湧的新一輪疫情爆發?這無疑值得反思和警惕。
第二波疫情壓境 歐洲多國緊急封鎖
如果說今年春天是歐洲疫情最糟糕的時刻,那麼此次秋冬時節正在來臨的第二波疫情,再度將歐洲民眾拉回到了有關新冠的巨大噩夢中去。法國每日新冠死亡病例數達到四月份以來最高峰,每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3.6萬;德國每日新冠死亡人數也在逼近三位數,確診新增病例接近1.7萬,英國每日病死人數超過300,新增病例接近2.5萬。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直言歐洲「深陷第二波疫情」,預計「今年聖誕都將大不同於尋常」。
疫情大爆發的空前嚴峻,也迫使各國緊急出台各項措施。法國已在當地時間30日再次實施全國封鎖,民眾只被允許每日在住所1公里範圍內,外出 1小時,餐廳等其他商店要關閉。當局禁止朋友或家庭互相探訪和國內旅遊。在德國,從11月2日起在全國範圍實施部分封鎖隔離。當地的健身房、影劇院、餐館和酒吧將全部關閉,但允許外賣;學校和幼兒園不關門;社交接觸規定不能超過兩戶人家、最多10人;旅遊暫停。在西班牙,當地已在25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實行全國宵禁。國會還通過延長緊急狀態令至明年5月初。
有評論認為,歐洲在疫情初期得到的教訓已是很慘痛,但如今很有悲劇重現的意味。究竟歐洲為何在第二波疫情到來之際再度成為全球疫情的「震中」,這也成為了為外界持續討論的問題。雖然對此似乎難以給出確切的答案,但從各種分析總結來看,具體可梳理出三點原因。
1 邊境重開 跨國旅行增傳播風險
實際上,歐洲第二波疫情的襲來在某種意義上並非意外之事,在過去幾個月中的不少活動都已為此埋下了伏筆。尤其是今年6月,歐洲疫情剛剛趨向緩和,各國便立即解除封鎖措施、重開邊境,試圖重啟經濟。意大利、西班牙等疫情重災區都向鄰國開放邊境,導致人員流動更加頻繁,傳播病毒幾率大幅提升。
以西班牙為例,當地6月開放邊境、恢復常態時,單日新增病例仍有200例左右。本來每年夏季就是歐洲的旅遊旺季,然而,各國也都未對遊客的進出進行必要的健康檢測,無疑為如今的疫情重來埋下了隱患。意大利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地約有50%的新增病例是在暑假期間感染。
此外,大量來自疫情重災區的遊客前往歐洲各地度假,這使得早前並未受到疫情重創的一些國家也在第二波疫情下淪陷了。如今,在希臘、克羅地亞、波蘭等國,確診病例都不斷攀升、令人擔憂。
2 感染人口年輕化,群體爆發不斷
除了跨國旅遊成為疫情傳播的高危途徑,歐洲各國在第一波疫情緩和後,缺乏循序漸進步驟的解封措施,而是直接放開,年輕人群體迅速開展各種群聚性社交活動,也成為如今疫情再度爆發的導火索。
年輕人更是成為歐洲本輪疫情浪潮的主要感染群體。據《紐約時報》報道,第二波歐洲疫情患者的年齡中位數,已從第一波的60歲下降到37歲左右,20歲以下的年輕人成為感染人數上升最快的群體,而且一半以上為無症狀感染者。歐洲疾控預防控制中心數據同樣顯示,歐洲第二輪疫情整體感染患者趨於「年輕化」。
在第一波疫情後,歐洲年輕人口的流動性顯著增加,這一群體熱衷社交、群體聚集,也導致各地頻頻出現群體感染的病例,加劇了歐洲第二波疫情的程度。
3 民眾鬆懈,防疫規定形同虛設
雖然歐洲的年輕群體是本輪疫情的主要感染群體,但是首波疫情過後留下的「大流行疲勞症」整個夏季都在歐洲各國蔓延。尤其像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民眾天性熱情奔放,在首波疫情進入「緩和期」後,人們防控意識都有所下降,產生鬆懈。
不少歐洲國家的官員表示,儘管大部分人在公共場合民眾遵守規範,保持距離佩戴口罩,但親友間聚會或社交活動頻繁使得疫情居高不下。
法國早前的疫情重災區勃根地-弗朗什-康地(Bourgogne-Franche-Comté)醫療衛生署(ARS)負責人表示:「9月底10月初疫情開始飆升,這一定和運動、社交活動有關,人們開始移動,參加婚禮葬禮,不一會口罩就摘下來了。」當地醫療衛生署還指出,如今65歲以上感染的長者,大部分都不是療養院裡的,而是參與社交活動而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人。
可以看到,歐洲疫情再次出現驚人反彈,和疫情緩和期各國防疫措施上的漏洞和民眾的倦怠心理不無聯繫。如今新冠病毒成為常駐病毒,社會保持防疫常態化十分關鍵。對於歐洲各國來說,更需要及早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Visited 7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