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上世紀80年代隨家父投身祖國改革開放建設,親身經歷祖國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曆程。也因為家父的言傳身教,投身祖國的扶貧幫困事業,多年來,感受最深的莫過於孩子們的成長和變化。

李家傑先生與參加李家傑珍惜生命基金會夏令營的孩子們

2009年,我成立「李家傑珍愛生命基金會」,致力於貧困兒童的先心病醫療救助,截至2020年1月,基金會已累計完成救助2萬多名患兒,遍布全國31個省區市。

看到孩子們因病痛而愁苦的臉龐變成健康快樂的笑臉,便是我最大的欣慰。有一個叫陳夢的孩子讓我印象深刻,她是我救助的第10000個孩子,儘管心臟病手術很成功,但後來又不幸意外失去右手,她告訴我,她的夢想就是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樣畫畫,為了實現她的夢想,我找到哈佛團隊研發的智能控制機械臂,當她帶上機械手臂用力抱住我的時候,我由衷地感覺到生命的力量,當她給我寄來手繪的畫作,我由衷地感受到夢想的力量。她告訴我:「有了新的希望,夢想就像心中的太陽給了我們溫暖。」我想,孩子們有夢想有希望,我們民族就會復興,國家就會富強。

陳夢與機械手

我時常擔心所救助的孩子們,其學業及教育會因為患病及手術治療而受影響,並憂慮那些提早輟學的孩子們,是否能夠適應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因此,除了捐贈助學,也積極尋找教育機構合作,搭建人工智能英語學習平台,讓邊遠鄉村的孩子們也可以學習英語,並積極嘗試探索在教育方面為康復患兒提供多一些支持和幫助,特別是推動少兒編程教育方面。我給孩子們寫信,總不忘勉勵他們及早為人工智能時代做準備。

在救助先心病兒童之餘,我也時常在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改變孩子們的命運。基金會努力探索通過產業幫扶等方式,嘗試改變受助孤貧兒童的成長環境,希望可以對他們的成長多做出一些支持和關愛。比如,在雲南地區開展幫扶試點,為受資助的孩子家庭聘請農業專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同時在啟動資金方面提供支援,並對農戶的產品進行包銷。

在過去10年中,以家父名義成立的李兆基基金會也與中華同心溫暖工程基金會長期合作,通過教育培訓,幫助農村勞動力升級技能,實現自立自強。包括為貴州畢節初中畢業生提供職業教育的溫暖工程畢節項目,幫助少數民族青年掌握國家通用語言和一技之長的培訓項目,幫助山區農村貧困學生接受職業教育、走出大山的教育移民項目,幫助農村貧困婦女接受幼教、養老照料的培訓項目等。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四團十五連的農民烏麗切木·托胡提原本沒有工作,家庭越來越貧困,後來參加了溫暖工程的國家通用語言培訓,不僅較熟練地掌握了漢語,還提高了縫紉技術,註冊開辦服裝製作合作社,帶動30餘名維吾爾族信教婦女一起創業。她說:「我以前家庭生活困難,對社會不滿情緒越來越大。現在我的漢語水平與職業技能都提高了,跟其他民族同胞們交流越來越順暢,從手機、網上可以查到更多信息,視野越來越開闊,生意越來越好。我會用親身經歷,帶動更多的信教婦女學習漢語、學習技能、學習法律,做遵紀守法的公民,回報社會、回報政府的關懷與幫助。」

回首最近10年的慈善工作,我總是忍不住想起我救助的第一個孩子段舒婷,如今她已經考上大學,我也很高興資助了她四年大學學費。她告訴我,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她更身體力行加入了基金會的教育幫扶項目,成為愛心志願者,幫助其他小朋友學習英語。她說:「雖然人民教師這個夢想看似平凡,但我發現它與叔叔您的夢想有一點相似,就是可以為他人實現夢想做一點幫助。」我聽了真是又感動又欣慰,對我個人而言,我不過是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初心,力所能及地反饋社會,但孩子們讓我知道,他們好學肯干,知書達理,懂得感恩,更懂得奉獻。少年強則國家強,每當我看到孩子們健康成長,學有所長,我就由衷地感受到民族復興的振奮。有了這樣的青少年,中華民族必定世代繁榮下去。

習近平總書記說,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面對今年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脫貧攻堅戰更需要社會各界凝聚力量,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心中充滿信心和力量,這源自於對國家多年精準扶貧成績的信心,也源自於對這一代年輕人的信心。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香港恒基兆業集團聯席主席)

(Visited 435 times, 1 visits today)